根據業內統計,隨著iPad的熱賣,近幾個月來,電子雜志的下載量每月都以平均50%的速度增長。據國內三大電子雜志平臺之一的讀覽天下統計,目前該平臺的每月下載量已達到200萬本。隨著電子閱讀的流行,將來的看電子雜志和電子書,將有更多的樂趣。
隨著iPad的熱賣,電子雜志人氣急升。目前,國內訂閱電子雜志的平臺有龍源期刊網、悅讀網和讀覽天下,記者采訪了在廣州的讀覽天下。運營讀覽天下的華閱數碼公司總裁陳遲告訴記者,近幾個月來,電子雜志的下載量都在迅速上漲,每月以平均50%的速度增長。從讀覽天下提供的讀者資料,記者發現,電子雜志的讀者中,20歲~30歲的占了六成左右。
“2007年,我們是國內首家原版數字期刊發行平臺,但是一直到去年,每個月的下載量才大概30多萬本,可是現在這個數據已經達到200多萬本了。”各大刊社對電子閱讀市場的需求和認識也越來越重視,從2007年只有20家合作,到2008年150家,今年已經有1000多家了,“今年大概有180家刊社都是主動聯系到了我們,希望可以一起合作的,大概占到了新增刊社的30%左右。”
早期電子雜志成本過高難維持
陳遲告訴記者,早在2005年至2006年,曾經興起過第一次電子雜志的熱潮,當時比較著名的電子雜志平臺比如有XPLUS、ZCOM、POCO等。他說,當時的電子雜志大多是原創的電子雜志,同時代理發行其他品牌的電子雜志。“那時候,基本上是三四個人的隊伍,一個編輯、一個頁面設計、一個系統設計師,花上一兩個星期制作一期,成本大概在六七千元,很難收回成本,這是后來沒落的一個原因。”陳遲同時認為當時那種模式下的電子雜志內容是不能和如今的電子期刊相比的,因為現在的電子平臺不僅是完全呈現紙版原汁原味的內容,而且還在閱讀體驗上精益求精,比如圖片和文字的大小和版式的重新搭配、色彩對比的調和上都做了研究。
最新電子雜志普遍打六折
記者發現,大部分電子雜志的價格都普遍打六折,比如一本20元的雜志,電子版大概12元就能買到,而且三期前的過刊則免費居多,有些出版社的圖書電子版一兩折就能買到。“現在我們已經有近三年內的6萬多本期刊,還有國內六七家出版集團的所有圖書正版電子版。”陳遲表示,通過數字化傳播平臺,可以在紙張、發行和物流上節省下來很大一筆費用,從而在價格上極大地讓利給讀者,是電子期刊市場的一個優勢和趨勢。“現在,一年只要給468元,就可以整年下載1000多家雜志的任一期電子雜志。就算用戶是在國外出差或生活,也能方便地通過網絡購買到國內的中文雜志。”陳遲告訴記者,包年用戶也越來越多,這幾個月已經上升到4000多人了。
“未來的電子閱讀市場,盜版將會越來越少的。”陳遲分析說,隨著正版電子期刊和圖書的越來越普及,價格很多都是只要2元一本,就有非常專業的閱讀效果和版面優化,為什么還要去下載一些盜版圖書呢?
隨著電子雜志的興起,記者發現,蘋果、索尼、聯想和一些最新主推手機,紛紛把電子期刊的閱讀平臺作為附送給用戶的一大功能。而從讀覽天下的統計數據表明,自從上半年進軍App store, 客戶端下載已經連續幾周排行前三位,而iPad貢獻的用戶下載雜志總量貢獻達到了150萬。這種情形在前兩年基本上不可想象的。
雜志老總:電子閱讀將占50%份額
電子閱讀市場的逐漸成熟,也給傳統媒體帶來越來越可觀的利潤。《理財周報》是最早進入電子期刊市場的雜志之一。從2007年開始,該雜志就設立了專門的電子雜志部門。當年,該雜志的電子期刊訂閱收入僅兩三千元,但現在已達20萬元。
《理財周報》的梅波總經理告訴記者,積極嘗試電子版的媒體繁多,電子期刊的未來空間很大,iPhone和iPad的出現,更是將這種變化推向高潮。“據我判斷,電子閱讀將占據超過50%的閱讀市場。”對于電子閱讀潮流的到來,梅波認為,“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時刻掌握科技變化,適時調整電子閱讀產品與讀者的溝通方式,使我們的產品更容易獲取,溝通界面更友好。” 上一頁1 2 下一頁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RedHat稱,特別是Makara的技術能夠用作RedHat的PaaS(平臺即服務)產品組合的一部分。當與RedHat的JBoss企業中間件軟件一起使用的時候,這個Makara平臺允許實施額外的監視、回滾和升級工具。 精彩推薦 企業開源軟件廠商>>>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1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