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當下最炙手可熱的電子產品,一個是目前最被廣泛使用的個人電腦(PC)。面對以蘋果公司iPad為代表的平板電腦全面興起,市場觀察家和專家正在展開一場爭論,其中一個話題就是平板電腦是否會最終損害到大芯片公司的利益——后者之前一直被視為個人電腦 “大腦”的提供者。甚至有華爾街分析師提出,平板電腦銷售每增加兩到三部,個人電腦的銷售就會減少一部。
“目前最炙手可熱的iPad引發平板電腦熱潮,這是否將對英特爾這類大芯片公司帶來挑戰?”“iPad出來了一年,為什么英特爾沒有相應的產品出來?PC行業到底會走向何方?”11月26日,在五洲賓館的媒體見面會上,作為世界重量級芯片公司英特爾在中國的掌門人,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楊敘面對記者提出的“iPad未來會否打敗PC”一問,脫口而出:“這只是華爾街的分析。”
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楊敘。(照片由本人提供)
在英特爾內部,楊敘的職業生涯被奉為樣板。在國內PC業界,他從一名實習生做到全球副總裁的發展路線也廣為人知。在英特爾工作了24年,親身經歷了PC產業在中國的起步和崛起,基于他對PC產業的深刻認識,楊敘很堅定地告訴現場記者:“永遠不要低估PC應用,現在行業已經進入穩定增長期。”
面對iPad等“新貴”們的挑戰,他判斷,當下PC產業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機會很多。但是,各個公司對未來都要有自己的認識和戰略決策。
而iPad在他眼中,這個“大玩具”無論從視覺還是應用都給人們帶來震撼,包括他自己。只是,使用這種產品的人們更多傾向娛樂功能,而很少會讓其承擔之前筆記本承擔的職責。
產業正處于一個十字路口
記者:目前平板電腦、智能手機、車載設備等熱點產業紛紛涌現,有人預測會對傳統PC產業造成巨大沖擊。對此,你有何看法?
楊:我覺得產業處在一個十字路口,機會很多,蘋果公司對整個產業形成了很大顛覆性,但最起碼蘋果是在創新,蘋果這一公司從產品到應用,到服務方式和業務模式的創新,實際上對產業是一個很大的啟示。
今天發生的一切變化,都是互聯網引起的,就是互聯網惹的“禍”。2000年全世界門戶網站獲取信息方式是一樣的,那是共享的時代。后來是互聯網2.0,這個時候的特點是有共同興趣的人共同分享內容,參與性、互動性很強。到了第三代互聯網,我覺得現在是越來越個性化,已經走到個人。互聯網個性化了以后,人們在追求個性化互聯網的內容和體驗時,不希望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只是在電腦上用,會極不方便。
記者:在個性化時代來臨的時候,您認為哪個市場最大?
楊:中國。從手機到智能電視、CE,到今天的電腦,到未來的汽車,汽車里面的車載電腦等等,未來英特爾會朝智能手機和多樣化的、不同尺寸的移動終端走。舉個簡單例子,云計算。我認為云計算很簡單,世界上就兩塊大的“云”,一塊是美國,一塊是中國,把這兩塊云研究透了,我相信占了全球市場很大一塊。
未來在中國所發生的變化,不但是只“跟進”成熟市場的模式。如果只是緊跟,那是PC時代,是標準化時代。到了個性化的互聯網時代,在互聯網等眾多新領域,產品、服務等等,中國可能會引領。 上一頁1 23 下一頁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11月28日,以“天河一號”為計算設備的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在湖南大學正式奠基。中心選址湖南大學校區內,采用國防科技大學“天河一號”高性能計算機,按每秒1000萬億次運算能力規劃建設,總投資7.2億元。 精彩推薦>>>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英特爾楊敘:不懼怕蘋果 機會仍在芯片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1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