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柳傳志在第八屆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上對境界進行了闡釋,柳傳志認為,做人的態度和看問題的高度構成了境界。
聯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柳傳志
在演講中,柳傳志回顧了聯想從創業之初到現在的發展,更強調了自己在聯想的角色的轉變,在2001年,聯想有一個重大的舉動就是建立了一個叫做聯想控股的母公司,柳傳志的角色也隨之轉變,由一個制造企業的管理者變成了一個投資管理者。
柳傳志還談到了2005年聯想并購IBM的PC業務之前自己并沒有足夠的信心,他表示,“所謂戰略高度也許就是所謂的境界,你要在高度做這個事之后才敢放手讓聯想集團一搏。”
此外,柳傳志介紹了聯想控股的新業務戰略,新的聯想控股有三塊業務,一是核心運營資產,二是資產管理,三是聯想之星孵化器。
對聯想控股的未來,柳傳志做了一個展望,他表示:“聯想控股有一個目標,最晚在2016年在香港上市。”
柳傳志稱:“這是聯想的愿景,我們是沖著愿景來的,愿景有四條,第一是產業報國,第二是值得信賴并受人尊重。我們做的企業一定要朝著這個方向走。第二就是多個行業領先,第四是具有國際影響力。什么是國際影響力,就是受人尊重。”
最后,柳傳志講到了自己退休后的聯想,他表示,我退下來之后控股這個管理層必須真正成為這個企業的主人,除了文化的傳承、成就感以外,他們必須要長期積累。我們做的是沒有家族的家族企業,是真正一代一代往下傳。家族企業就是把外人擠外邊了,家族企業是它的事業心,他的企業精神,沒有這個家族這個企業不能幸福。而是能夠靠長期激勵,靠文化把他維系下去,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以下是演講全文:
各位朋友,聯想是1984年成立,到今年有26年了,幾乎經歷了改革開放的全過程。在這個其中,我和我的創業的同事都是中國科學院的研究人員。出來的時候一個是沒有資金,再一個完全不懂市場,不懂企業管理,甚至也不懂生產。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摸索出一條路:讓我們先去給大家做代理,這個是基礎。因為那個時代,法制法規和想走市場經濟的道路發生重大碰撞的時候,當時有一條指導我們的想法就是有理想化做事情。這樣的話,在這個思想的指導下,我們該小心翼翼的時候非常的小心翼翼,需要突破的時候我們就敢于突破,這樣使我們越過了很多的難關。
在91、92年的時候,中國在PC領域打開了國門,相對在比較早的在這個領域進入了WTO。這時候國際的大企業全都進入了中國。我們在資金、技術、管理都遠遠沒有辦法跟人相比的時候,我們就認真研究我們行業和企業管理基礎的東西,然后歷時七年,94年的時候我們占中國市場2.7%份額,2001 年我們占到中國市場28%穩居亞洲第一位。到了2005年的時候,我們又進一步的并購了IBM的PC業務,從2005年到現在又5年過去了,經過了很多坎坷,但是現在我覺得可以比較放心的說這個并購應該說是成功了。 上一頁1 2345 下一頁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IT服務公司對經濟危機的敏感度要比IT制造業要好得多。這些表現較好的公司,像IBM和富士通,在十年前是硬件產品制造商,但是現在他們已經變長了規模巨大的服務類型的公司。 精彩推薦 11月2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柳傳志:聯想控股最晚2016年香港上市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1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