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思洋 劉佳 葉子青)11月24日,歷時四年之久的甲骨文狀告SAP侵犯版權案有了初步結果。美國加州奧克蘭地方法院陪審團做出裁決,判德國軟件巨頭SAP侵犯甲骨文版權罪名成立,SAP必須賠償甲骨文13億美元損失。
這一判決創造了迄今為止侵犯版權案中陪審團做出的賠償金額最高判決記錄。據悉,由于賠償金額不是甲骨文期望的40億美元,也不是SAP要求的5000萬美元,雙方都表示對判決結果不滿。
分析人士指出,在甲骨文和SAP用盡上訴機會,罰金真正轉手前,一切都難以下定論。但甲骨文在對賠償金額大費周章的同時,更應該想好如何防范對SAP虎視耽耽的潛在競爭對手。
SAP中國原專家顧問 劉古權
原SAP(中國)專家顧問、現金算盤軟件公司副總裁劉古權在接受IT商業新聞網記者采訪時表示,“13億美元的賠償當然會在經濟上對SAP造成影響,但最主要的是直接沖擊其信譽度和品牌影響力。軟件行業有高度的知識產權保護,當全世界都知道SAP的頂級技術是從甲骨文那里竊取的,這會直接引起客戶及投資者對SAP研發能力及信譽度的質疑。”
品牌受損,SAP被收購的分析再次浮現。
目前,蘋果的再次輝煌崛起,讓IT軟硬件巨頭看到了“軟硬兼施”,穩賺不賠的趨勢,打造全產業鏈運營已經勢在必行。雖然SAP公司現在市值570億美元,但硬件大佬中卻不乏能收購它的實力派。
劉古權表示,SAP目前的狀況無論對于IBM還是惠普都有利。但他認為相比惠普,IBM收購SAP的可能性更大。因為,SAP收購Sybase之后,他的高端客戶群以及中型數據庫對IBM很有吸引力。IBM收購SAP之后,同時擁有大、中型數據庫,通過優勢互補完善其產業鏈從而對抗甲骨文。
Gartner美國高德納公司亞太區IT服務高級分析師湯彤妹認為:對于SAP這樣一家大公司而言,13億美金的賠償屬于正常范圍,對SAP不會有太大影響。判決是依據了國外法院正常程序,應該比較合理公正。
關于收購傳聞她表示,業界收購隨時可能發生,但是短期內惠普收購SAP不太可能。惠普現任CEO李艾科牽涉在SAP盜竊軟件案里頭,不會對惠普產生不利影響,也不會給惠普以可乘之機收購SAP,最后她也表示收購SAP,IBM可能性更大。
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李艾科作為案件關鍵人物,發生侵權案期間任SAP首席執行官,現接任投奔甲骨文的馬克.赫德任職惠普CEO。無論出于個人原因還是公司發展考慮,對SAP的收購都勢在必行。
近日李艾科曾公開表示,“惠普的一個增長領域是軟件,目前軟件收入僅占惠普總收入的3%。但使用軟件能夠使我們為客戶增加許多價值和實力。惠普將把軟件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提高二倍甚至三倍。”從幾個月前惠普對3Par公司的收購中可以看出,惠普為提高業績而對做出重大決策的預算從不含糊。
華軍軟件園主編米曉彬
“李艾科入駐惠普,的確讓惠普對SAP的收購更具可能性”,華軍軟件園主編米曉彬在接受本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官司不會這么快結束,罰金也不會如此之高,但SAP長期糾纏于官司,其估值將大幅縮水,惠普則有機會用較低的價格收購SAP股權。
惠普是一家硬件公司,需要軟件業務平衡企業的風險。伴隨硬件速度不斷提高,企業對于軟件的需求將更多,在未來企業管理中,具有強大分析功能的軟件,能為軟件帶來更大的效益。惠普收購巨額現金流的軟件企業在情理之中。因此,如果同樣具有巨大穩定的現金流,面向企業服務的軟件公司,一樣可能成為惠普的收購目標。”
無論,SAP是否被收購,其品牌影響力與信譽度大打折扣是事實。而無論收購SAP的是惠普,還是IBM,甲骨文的勝訴無疑是為他人做了嫁衣。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昨天,惠普全球副總裁兼信息產品集團總經理張永利表示,惠普收購Palm公司后,明年會在這個平臺有較大發展,包括基于這個平臺的軟件,這也是惠普未來比較重要的發展方向。明年,惠普平板電腦和Palm智能手機在全球上市>>>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1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