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曾經宣布退出的微軟Kin手機第四季度要卷土重來。對于在目前全球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市場的份額已跌至5%(據Gartner數據)的微軟來說,Kin手機的象征意義遠大于實際意義,它很可能會重返市場。
消息說,Verizon將重新銷售之前的Kin One和Kin Two,唯一的差別是,重新上市的Kin手機將不再被要求綁定數據套餐。這確實可以降低用戶的購機成本,遠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微軟宣布不再繼續開發后續的Kin系列手機時,連線網站曾撰文評點Kin敗北的原因,認為重要一點是Kin缺少配套的應用軟件和游戲。Kin并不像iPhone那樣擁有開放且開發者眾多的平臺,能夠讓Kin發揮更大作用。
在外觀和功能上,Kin有其可取之處,承擔設計和制造任務的夏普讓這兩款手機的外觀不俗。Kin的用戶定位也很清晰:特別希望通過Facebook等社交網站與人交流的用戶。不過,它還有一個定位——希望手機操作簡單的用戶。
這樣問題就來了,很多經常上社交網站的用戶希望手機應用豐富,對微軟手機寄予厚望的用戶也往往對裝卸各種程序樂此不疲,Kin顯然與他們的要求背道而馳。
因此,Kin之前的銷量不佳也實屬正常。可想而知,為了此次復出,微軟一定花費了極大力氣說服合作伙伴Verizon——后者之前已經認識到推廣這款手機不易。現在的問題是,Kin是否值得微軟花這么大力氣?
微軟曾一度在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市場占據重要地位。然而,風光早已不再。Gartner的統計數據顯示,微軟當前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僅有5%,較去年同期的9%又有所下降。而同一時期,Android操作系統的市場份額則從2%上升到17%。微軟在10月推出Windows Phone 7操作系統時,有分析師評價:“這是微軟在智能手機市場最后的機會。”
不過,Windows Phone 7離成功還很遠。首批發布的10款Windows Phone 7手機中有一半來自微軟的老牌合作伙伴HTC,其他廠商應和并不積極。Windows Phone 7手機的首日上市銷量僅有4萬臺。
在等待Windows Phone 7成長的時刻,Kin存在的意義,更像是一種市場手段。擺在柜臺內的Kin會向用戶發出這樣一個信號:微軟一直在努力。如果Kin不能滿足用戶的要求,用戶可以去選擇Windows Phone 7。等到Kin下架的那一天,微軟要么已經成功,要么徹底失敗。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馬特森表示,“這是一種可以不斷增加核心數的架構,理論上最高到1000個。”這款45納米單芯片云計算機(SCC)處理器由英特爾TeraScale研究項目研發,擁有6*4方格陣列,每個陣列擁有兩個IA核心。這些核心基于英特爾1994年>>>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1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