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歲月年初,柳傳志在聯想控股內部發起了兩次討論:這個公司未來到底是干什么的?我們要往哪個方向走?
“放出這個話題來讓大家討論,實際上是帶有試探性的。”在此次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聯想控股董事長兼總裁柳傳志坦言:他自己當時已經明確“要形成自己的產業”。拋出問題旨在讓公司上下能夠步調一致。
2009年9月,聯想控股宣布新戰略,在已有的兩家股權投資機構之外,其自身也要“以資本為平臺,通過價值創造,在多個領域打造自己的核心運營資產”。
事實上,2001年4月成立聯想投資以來,歷經十年,聯想系已經形成了聯想投資、弘毅投資、聯想控股、融科置地四大投資平臺,打造了一個從實業資本延伸到“實業+投資"航母的成功典范。
“三步走”
所謂“新”戰略,其實是聯想控股實現其自身愿景地持續性探索的延續。2003年提出的聯想控股愿景,在多個行業打造領先企業。
這緣于柳傳志眾所周知的一個情結:他希望利用聯想多年做實業積累的經驗和資金,在現有的平臺上能夠生長出更多的成功公司。
2001年聯想投資的成立,也是柳傳志 “產業報國”計劃的一部分。“從總體做電腦到決心在電腦業務以外做專業投資,這是第一步。”柳傳志說,“這些都是實驗。”2003年擴大投資范圍是第二步,那就是弘毅投資的創辦。在將近10年前的籌備會上,柳傳志曾經說:惟有助跑才能更好地騰空而起。這句話或許不單單是對聯想投資審慎籌備地期望,或許也是對其在產業報國計劃中重要性的界定。
或許這是一代人的選擇。與聯想控股相類,諸多產業領袖都在往投資方向走,至少很多人都在探索投資控股公司的可行性。“中國公司若想做大,這是相對容易成功的一條路。”柳傳志分析:縱深發展難度太大。
“這樣就形成了今天的格局,恰恰也由于中國還有很多值得投資的領域。”但是柳傳志也指出:畢竟隔行如隔山,企業是否真的有能力投資?又是否有能力給與被投公司以幫助? 上一頁1 2 下一頁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據其中一名工人透露,該廠工人基本薪水為每月1100元,這名工人還說,這個基本工資水平低于最近富士康加薪時向工人們所做的承諾。工人們的工資加上加班費,在扣除社保等項目后的實得薪水約為每月2000元。佛山的富士康>>>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1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