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上周報道《行李超5000元需繳稅 海關新規“誤傷”一大片》,對海關54號令提出質疑,認為新規可能抑制了居民出境購物需求。昨天,海關總署作出回應稱:iPad 5000元的完稅價格合理,主要就是為方便旅客,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旅客的通關時效。
iPad定價5000元
“為方便旅客”
本報在上周的報道中指出,iPad不到4000元,但入境的時候海關卻要按5000元征稅,需要繳納的稅額高達1000元。很多消費者不解:稅基標準如何制定?
昨天,海關總署監管司負責人黃熠在《海關總署就進出境旅客所攜物品驗放標準答記者問》對此作出回應。黃熠表示,由于對個人行郵物品的管理是以便利和簡化為原則的,為了避免在通關環節因審定個人物品價格給旅客帶來的不便,海關依據《歸類表》和《完稅價格表》對相關物品確定商品類別和完稅價格。由于商品購買地點、購買時間、具體型號的不同,即使是《歸類表》中的同稅號商品,實際成交價格也會出現差異,有的高于價格表中所列價格,有的低于價格表所列價格,這都是正常的。
黃熠解釋,目前根據《完稅價格表》規定,筆記本電腦適用的一般完稅價格是5000元,這一價格兼顧了有的筆記本電腦價格略高于5000元,有的筆記本電腦價格略低于5000元的情況。
“個人物品免稅限值
與發達國家相當”
對于出國掃貨的游客、海外歸來的留學生,隨便一件東西價值就超過5000元了。因此,針對5000元個人物品免稅限值額度被認為過低的問題,海關總署監管司負責人黃熠回應稱,考慮到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目前我國確定額度與發達國家規定的免稅限值水平基本相當。
他解釋說,對進境旅客攜帶的行李物品規定免稅限值的做法是較為普遍的國際實踐,對超出限值物品實行按全部價值征稅也是各國普遍采用的方法。
黃熠表示,據海關了解,澳大利亞對進境個人物品的免稅限值是900澳元,英國是390英鎊,德國是430歐元,美國對進境居民旅客的個人物品的免稅限值是800美元,對非居民旅客的個人物品的免稅限值是100美元,韓國對進境個人物品的免稅限值是400美元。目前,我國對居民旅客攜帶的個人物品的免稅限值為5000元,對非居民旅客擬留在境內的個人物品的免稅限值為2000元。
網友不滿意回應解釋
對于此前iPad不足4000元卻要繳納1000元關稅,商務部相關部門也曾向海關總署發出了咨詢函。商務部人士對iPad千元稅提出,海關規定與WTO規則有不相適應之處,體現在兩點:首先,WTO《信息技術協定》要求IT類產品逐漸降低關稅至零,目前我國增值稅稅率最高為17%,而計算機現在關稅是零,也沒有消費稅,因此iPad的進口稅率為20%明顯過高;其次,iPad產品在國外只要3000多元,海關對iPad計為5000元完稅價格的規定與WTO《海關估價協定》不符。
在海關昨天的回應中記者看到,內容并未涉及是否和WTO規則不一致,也沒有回應匯率的質疑,對完稅價格等問題的解釋。
今天上午,當《海關總署就進出境旅客所攜物品驗放標準答記者問》在網站上轉載,很快就引起了網友關注跟帖。從內容上看,多數網友對海關的回應并不滿意。網友“guangji”表示:“回國探親,自帶自用的物品也得繳稅,那叫什么自用?難道我們從國外只有裸奔回國才像話嗎?”網友“tutu555”:表示 “稱iPad定價5000元主要就是為方便旅客,那免檢豈不是更快更方便?”網友“小澄”認為:“現在消費水平和前幾年有了很大提高,5000元在國外就能買一件東西。發達國家居民消費的水平早在多年前就完成了,現在對奢侈品需求不如國人強烈,而我國正處于消費更新換代的階段。如果說此舉是為了打擊走私,恐怕對普通消費者打擊面會更大一些,將來誰還敢出國購物?”
有話要說
方便旅客還是方便海關?
邢勝利:方便了海關。
莊少評:多收點稅,他們應該有提成吧,不然怎么會那么積極。
黃家強:不該收,違反WTO規則。
五花馬:搶錢啦!買得起iPad的都是有錢人,搶啊!
悟禪:早就見怪不怪了。
古稀老頭:找個借口從旅客的口袋里整點兒花唄。
じ☆ve:對我們消費者很不公平。
酷客非非:是不是應該出示購買發票,按發票上的金額收稅。
謙:海關年底的獎金沒有著落了,所以……
王琳:比起要繳的很多種稅來,這還真是個小小小小的問題。
一比一:進口稅該收,但相關部門應在這方面進行產品征稅分類細化,減少這種低買高稅的尷尬。
常丹丹:越這樣征稅,越會有人偷運水貨,因為利潤更大了啊。
(以上觀點摘自參與今日話題討論的開心網和QQ網友發言)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孟鼎銘表示,TomorrowNow并未帶來大量軟件銷量。孟鼎銘稱:“TomorrowNow不僅沒有大幅推動軟件銷量,而且其本身也并不成功。”孟鼎銘表示:“我對甲骨文表示道歉。” 精彩推薦 北京時間11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2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