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今年的54號公告規定:自8月1日起,入境旅客攜帶超出5000元人民幣的個人自用物品,需繳納關稅。其中目前熱銷的iPad最搞笑,成了這項新規定中的尷尬角色。美國蘋果公司出品的這款名為平板電腦實為超大屏幕的玩意,價格在5000元以下,卻在征稅名單之中,因為其被海關歸類在要征稅的電腦產品類別。這里頭的邏輯怪圈,聽說讓許多蘋果粉絲和急于購入iPad者,在哭笑不得之余,忍不住翻白眼之余,還冒出了為蘋果投擲番茄的沖動。
顯然明白事理的人,都知道翻白眼無濟于事,也不文雅;扔番茄解決不了問題,禮儀之邦不屑這類抗議方式。所以,立即就有許多海外游子和海內粉絲腦筋急轉彎,為所有熱愛價廉物美且有境外購物便利的人制定了一套攻略,為一邊物價急速上漲,一邊省錢之路被斷,總之不能有一點便宜可占的現實,添加了一點黑色幽默的味道。這些辦法,無外乎由以次充好、以假冒真、李代桃僵、暗度陳倉之類的傳統智慧的現代版,以保障以最優的價格享受到最好產品的終極目標。
這是一個蘋果暢銷的時代,也許番茄該為此負責?在我看來,凡是以咬了一口的蘋果作為商標的產品,其流行程度都足以用黯然神傷來形容:你沒有iPad,決不能說你在聽歌,你沒用iPhone,打手機話也說不利索;你不買iPad,都不好意思說自己要上微博……諸如此類,雖然夸張,貴在生動。我見過的許多蘋果粉絲都很自得,想來這并非中國特色,而是全球現象。粉絲們中文名叫“蘋果控”,顯然是“被蘋果從容控制”的簡稱。
蘋果產品確實好,但也有缺點,控制欲太強,近乎專制與獨裁。這點我很不喜歡,愿意冒昧扔點爛番茄:多數中國的蘋果控好像都有點喜歡受控被虐的傾向。簡單而言,除了對蘋果技術上的霸道俯首帖耳頂禮膜拜之外,消費蘋果產品的過程也被很多煩惱騷擾和操控。比方說,蘋果每一款新品種出來,內地總是要慢上一拍,享受不到與世界級蘋果控同步的待遇;其次,粉絲們收入一般,但蘋果產品在內地的售價卻名列世界前茅;再次,蘋果產品明明多是made in china,卻偏得去境外購買;最后,自然就是上述境外購買省點小錢的渠道被堵塞———怎么可能不心有千千結呀。
海關新規剛頒布時,蘋果控們抓耳騷腮的模樣值得同情,但我比較佩服的是其中最樂觀的猜想:網絡海外代購的快捷,以及CEPA協議后到香港購物的便利,使多年來橫行的水貨飽受摧殘。海關的新規出臺,或許是水貨再戰江湖之時,只要不斷貨……夢就在,只不過是從頭再來。然而猜測畢竟是猜測,沒有人料到,蘋果控的守護神疑是商務部。該部日前發函海關總署:詢問和質疑iPad千元關稅問題。商務部認為:WTO后,中國遵守承諾,2005年計算機類產品已經實行零關稅。需要提醒的是,蘋果控們在歡欣鼓舞之際,別忘了為商務部加加油,人家正在為咱們獲得的市場經濟地位努力,海關總署在回應時卻沒提WTO規則。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在談到谷歌和蘋果給微軟帶來的壓力時,她透露,微軟在業界面對的競爭壓力一直是非常嚴峻的,在消費者產品和服務方面,我們面臨著谷歌和蘋果巨大的挑戰,以及競爭的壓力。為了改變這種競爭的格局,微軟希望通過我們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蘋果產品近乎專制獨裁 蘋果控似有受虐傾向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2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