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創新、產業升級成為時髦的口號,各地招商引資紛紛瞄準高端研發、上游芯片及軟件時,近年來在IT產業急追猛趕的西部重鎮成都,卻選擇了主動“向下”。
“之前招商引資都強調吸引研發中心、半導體等,現在則是下游制造企業紛至沓來。”10月29日,聯想集團宣布在成都設立產業基地的發布會上,一位成都IT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幾大IT制造巨頭密集落戶成都背后,成都市正悄然修正自己在IT產業上的發展思路。
設立在成都高新區的聯想(西部)產業基地宣稱包括生產、研發、銷售運營三個中心,但其生產臺式機、筆記本等產品的內容表明,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產業鏈下游項目。而在此之前進駐成都的富士康、戴爾電腦、仁寶集團等項目,也無一例外都是IT制造。
從“高”到“低”,從“上”到“下”,成都經歷了怎樣的掙扎和思考?
猛攻IT制造
“打個可能不是很恰當的比喻,以前吸引企業來設立研發中心只是熱戀,制造基地則是要結婚,意味著成都在大企業集團的戰略布局中地位更為重要。”在成都高新區發展策劃局局長湯繼強看來,目前IT制造確實是成都在重點打造的領域。
記者獲悉的成都高新區一份內部材料更是明確提出,“當前國內電腦代工制造產業轉移傾向明顯,要加大對產業中的龍頭企業和大型央企的招商力度。”
而在這種思路下,呈現在公眾面前的則是,重量級的IT制造企業高管頻繁到訪成都,以及不斷傳出的大項目落戶消息。
除了10月29日聯想宣布的西部產業基地項目外,與其同為全球前四大PC廠商的戴爾已經捷足先登。自2009年11月以來,戴爾電腦高管就多次到成都考察。今年9月16日,戴爾正式宣布要在成都建立集生產、銷售和客服為一體的戴爾(成都)旗艦基地。此前,該公司僅在廈門設立了生產基地。戴爾成都項目預計將在2011年完工,其具體產能一直未對外公布,但該基地的用工規模將達到3000人。
不管是戴爾還是聯想,在自身進駐成都的同時,都表達了通過訂單轉移等方式,帶動PC代工廠商進入四川的意愿。
全球主要PC代工商仁寶集團便是戴爾、聯想的主要代工企業之一。今年9月26日,仁寶集團已經就制造基地及總部項目正式與成都市簽約,按照規劃,其將在成都雙流打造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生產基地的產品包括筆記本電腦、PC一體機電腦、PAD平板電腦、電視等電子3C相關產品。規模方面,仁寶的成都項目爭取2011年底前筆記本電腦產能實現1000萬臺,2013年產能達到2000萬臺以上,項目預期投資總額達5億美元以上(含配套)。
成都市政府知情人士透露,今年5月下旬,四川省委書記劉奇葆率領龐大經貿團訪臺期間就與仁寶集團就合作內容達成共識。
另一個大手筆則是與正謀求生產功能向內陸遷移的富士康。2009年10月,富士康正式在成都投下其在四川的第一大單。這個龐大的計劃包括LED—TV、LCD模組、LED背光模組及LED封裝和照明光源生產線,總投資達10億美元。
今年10月22日,富士康科技集團旗下的鴻富錦精密電子(成都)有限公司一期項目開業投產,首期投資2.99億美元,注冊資本金1億美元,主要生產新型便攜式電腦。同時,二期建設項目已經啟動,預計項目建成后,總投資將達到20億美元。此外,四川省招商局在今年3月份發布的信息顯示,富士康集團將投資50億美元的成都液晶面板生產線及電子產品生產基地項目。
清一色的“制造大項目”落戶,與此前成都屢屢欣然對外公布的研發高端項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比如在一向被譽為IT業核心的半導體領域,此前成都就在招商引資方面付出了極大努力。根據成都高新區的資料,截至目前,其已聚集了英特爾、友尼森、美國芯源、德州儀器等80多家IC企業,擁有2條8英寸芯片生產線和5座封測廠,吸引了莫仕、BOC、林德、梅塞爾、聯華、空氣化工等配套企業落戶投產,形成了IC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的“完整IC產業鏈”。 上一頁1 2 下一頁進入論壇>>
(責任編輯:佳節)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 如果你對網站有好的建議請點擊網站建議發表你的建議。
推薦閱讀
設備的多樣化在提高,電子讀物,平板電腦,上網本,筆記本電腦,移動導航設備和游戲設備都可以互相連接。當4G網絡可以提供更高的帶寬以及具備流媒體能力時,他們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精彩推薦 北京時間10月29日,據>>>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2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