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芯的事情總算有了明確的說法,我們董事長、總裁都去了武漢,等好消息吧。”昨日,中芯國際(00981.HK)一位市場人士在電話里對《第一財經日報》說。
今天,武漢市政府將聯手中芯國際召開發布會,宣布雙方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共同運營武漢新芯。這意味著此前試圖并購新芯的美國美光夢已破碎。
新芯是中部首個12英寸半導體制造項目。該廠一期工程總投資達100億元,2008年正式投產。此前,它一直由中芯國際代管運營。
臺積電、美光出局
“還是挺曲折的。”武漢新芯一位高管昨日對本報表示。
他透露,美光之前,臺積電已談過一輪。年初以來它一直跟武漢市政府互動,由于它是全球半導體代工龍頭,不缺資本、技術、訂單,而新芯重要客戶飛索那時恰恰申請破產保護,加上原托管方中芯國際運營局面不樂觀,因此,武漢確實仔細考慮過與它的合作。
但這有政策風險。臺灣地區一直嚴控半導體業西進大陸,至今未開放12英寸項目。此外由于臺積電去年迫使中芯國際簽訂城下之盟,導致其在大陸落下霸道印象,業內多名權威人士反對這一交易。最終,它沒能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核。
臺積電談判時,美光也在活動。幾年來它一直尋找外部資源,拓展亞洲市場。之前在與日企爭奪臺企戰略合作中沒占到便宜,困境中的新芯成了最好機會。
美光提出了優厚條件,答應雙方成立一家合資公司,以重金與技術入股,期望能控股運營,雙方一度接近簽約階段。
但這同樣引起半導體產業人士警惕。同一時期,美國德儀正操作收購中芯國際另一托管工廠成芯,其他外資也在滲透設計業,本土半導體業似乎陷入被外資瘋狂抄底的危局。
“《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與振興規劃》強調了這一產業的自主可控性,‘十二五’規劃中,也是重點編制的戰略產業之一。”半導體產業研究專家顧文軍說,由于美光不是代工模式,如果新芯賣給它,本土設計業將喪失制造平臺。
他透露,身兼半導體行業協會理事長、中芯國際董事長的江上舟,以及其他業內人士,多次與武漢方面溝通,并向更高主管部門陳情,力主新芯繼續由大陸經營,主管部門也意識到產業風險,最終終止了與美光的談判。 上一頁1 2 下一頁進入論壇>>
(責任編輯:佳節)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 如果你對網站有好的建議請點擊網站建議發表你的建議。
推薦閱讀
微軟ProcessMonitor和360隱私保護器都顯示,這個名單里共包含685款軟件,用戶能接觸到的幾乎所有互聯網軟件都納入其中。 精彩推薦 10月28日, 360公司在北京宣布,通過微軟的Process Monitor和360隱私保護器,發現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芯國際囊中羞澀 聯姻武漢新芯恐無力注資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2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