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云計算這一信息技術第三次浪潮,上海急起直追,迅速規劃了“云海計劃”藍圖,時過僅幾月,這項引領信息產業創新發展、具有戰略意義的計劃邁出實質性步伐。繼閘北區國家級市北高新園區成為“上海市云計算產業基地”后,昨天楊浦區又被命名為“上海市云計算創新基地”。
上海市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在評價云計算時認為,這一新興產業已成為上海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新的增長點。今年1-9月份,上海信息服務業實現經營收入1879億元,同比增長19.2%,預計全年經營收入可達到2500億元。
記者獲悉,上海正以跑步的方式,不斷接近打造亞太云計算中心的目標。國內首個云計算創投基金將在上海成立,主導人是國內享有中國互聯網教父地位的網通創始人、前任董事長田溯寧,此舉將進一步完善本地的云計算“產業生態”,并吸引更多創新資源的集聚。昨天,相關機構就此簽約;同時,上海云計算創新基地也在楊浦區揭牌。副市長艾寶俊出席。
云計算這一新生概念從發端到被普遍認同,速度之快超出了多數人的意料。而上海名為“云海計劃”的云計算產業規劃,也以同樣迅猛的態勢,集聚起一批在國內外極具影響力的創新資源。根據規劃,上海在未來3年內,將在云計算領域形成1000億元的新增產業規模。規劃發布2個月來,該領域的幾大巨人級跨國企業,已紛紛決定加大在滬投入,其中既包括把自家最大的云計算研發中心放在中國的IBM,也有全球云計算操作系統的領先廠商EMC。9月,微軟中國作出部署,其云計算創新中心選擇上海落戶。此外,國內的華為、浪潮等云計算龍頭也正積極參與上海幾大云計算示范項目的建設。
但云計算并非只是“巨人的游戲”,它更為創業者提供了一個多年難遇的平等對話、競爭的舞臺,而這正是田溯寧在上海發起國內首個云計算基金的初衷。
據了解,該基金名為“云海產業基金”,初期募集規模為3億元,資金來自田溯寧任董事長的寬帶資本、上海市楊浦區政府、以及另一家上海政府背景的風投基金。目前距離正式成立,只剩一些事務性工作。
在接受本報記者 專訪時,田溯寧表示,云計算就同紙的發明一樣,其核心價值在于能極大地降低知識的獲取成本——通過云計算,昂貴的計算機硬件和軟件,將被廉價的上網終端所取代,用戶只要按需付費甚至免費,就可以接觸到海量的互聯網應用:“我的目標是打造一臺幾十塊錢的iPad。以一本書的價格,獲得超級計算機的能力。”
作為田溯寧的合作方,楊浦昨天公布了一系列大手筆的扶持計劃:新揭牌的云計算創新基地位于五角場創智天地內,目前已留出至少10萬平米空間,同時,楊浦區將為入駐企業注入2億元政府資金,并與周邊幾所著名高校合作培養云計算人才。區長金興明表示,希望在5年內,培育并集聚300家企業,包括初創、成長和成熟企業,形成年收入150億元的產業集群。
上海云計算產業聯盟的徐宜領告訴記者,上海云計算產業聯盟已擁有近80家會員,許多會員都是以中國總公司而非上海分公司的名義參與的,這體現出業內對上海云計算規劃的認同。
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自從今年發布以來,Windows7操作系統的銷量已經達到了破紀錄的2.5億套。但是低于預期的PC銷量仍然制約著該產品的增長,而部分業內人士擔心,這款旗艦產品正在受到iPad以及移動計算長期轉型趨勢的威脅。 精彩推薦 北京>>>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2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