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iPhone4等蘋果系列產品在內地“一機難求”,深圳人紛紛前往香港掃貨,一來可以買到現貨,二來價格更低。但如今香港的這兩款產品貨源也十分緊俏,即使港人也需要用身份證預約購買,而內地人購買還被搭售其他電子產品,否則就休想拿到現貨。因此,在香港關口附近,還出現了專門倒賣iPad和iPhone4的香港人。據了解,每賣出一臺iPad,他們可以賺取400元,而且生意很好。
同時,也有市民反映,近期赴港購買iPad時被海關征收1000元的高額稅費。深圳海關提醒市民,iPad被歸為電腦,屬于國家規定必須征稅的商品之一,無論購買iPad的價格是否超過5000元都應當繳稅,市民赴港購買應計算這一成本。
貨源告急:
買“蘋果”搭售“鴨梨”
一位從事電子產品售賣的香港老板告訴記者,由于大批外地人前往香港購買iPad、iPhone 4代等蘋果系列產品,目前在香港也出現貨源告急的現象。
記者上周末專程前往香港的電器店和蘋果專賣店,發現已經很難拿到iPad、iPhone4的現貨。“如果你想買的話,最好先采取官網預定,一周后再到香港拿貨。”一位店員對記者說。記者隨后來到百老匯、豐澤等香港的知名電器店,發現大部分都無現貨,但如果有貨,店員也一定會要求消費者搭配購買其他的電器產品。
“目前在香港能立刻買到這兩款產品就純屬運氣好。” 在關口,一位專門賣iPad和iphone4給內地游客的“水客”France聲稱,現在港內的電器店都暗自規定,賣給來港游客這兩款商品必須同時搭配其他電器產品。而如果是本港人購買,雖然明碼實價,也需預約,大概1~2周后才可到貨。
“水客”商機:
港人關口兜售iPad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由于“一機難求”,在香港關口出現了許多像France這樣專門賣給內地人iPad、iPhone4的水客。記者了解到,在香港,iPad售價3888港幣,而內地售價為3999元人民幣,加上匯率差價,利潤接近400元。目前這種生意很不錯,有的“水客”一天就能賺幾千元。
上周日,在深圳灣口岸、皇崗口岸、羅湖口岸等地,記者看到很多背著雙肩包,手上拿至少兩部iPad的香港水客。水客Eden告訴記者,他們每天往返香港關口和市區,每次轉手成功至少可賺500元港幣,而他幾乎每天都能轉手3部iPad或者iPhone4,賺足1500元。記者見到,水客交易時,都會非常小心地協助購買者拆掉外包裝。“近來各關口查得嚴,只要海關查出攜帶 iPad入境,將繳納千元稅款,因此我們會建議內地人扔掉產品的包裝盒,盡量直接隨身攜帶。”Eden說。
而France則告訴記者,目前很多內地人都是通過網絡和香港的水客獲得溝通,并在網上付款。“在付款后3天,他們會相約在關口交貨,而香港水客根本不用出關過深圳,所有的交易都在香港關口完成,因此即便被海關查收,水客也可逃罰。”
海關提醒:
iPad屬于必征稅商品
上周三,深圳的姚先生專門到香港買回一部iPad準備自用,可在返回深圳入境檢查時,卻被海關告知繳稅后才能過關。1000元的稅款讓姚先生著實“嚇了一跳”。“去香港買就是圖個便宜,再繳了稅,比在內地還貴了。”
海關工作人員解釋說,根據海關總署的規定, 對進境居民旅客攜帶的在境外獲取總值超過5000元人民幣的個人自用物品,對超出部分征稅。但是,對電視機、攝像機、錄像機、電腦、無線尋呼系統等20種物品不予免稅,實行全額征稅。
iPad被歸于電腦一類,無論價格是否超過5000元,都應當繳稅。按照相關規定,普通電腦完稅價格為每件5000元,稅率為20%,因此一部iPad所需繳納稅款為1000元。“赴港購買iPad雖然比內地便宜,但也需算進稅費。”此外,iPhone 4屬于無線尋呼系統,攜帶入境每部也需繳稅150元。
海關提醒市民,為免不必要的麻煩,攜帶自購的貴重物品出入境時,最好在現場向海關進行申報。
小鏈接
20種商品不予免稅
根據《海關總署公告2004年第7號》,20種不予免稅的商品分別為:電視機、攝像機、錄像機、放像機、音響設備、空調器、電冰箱(電冰柜)、洗衣機、照相機、復印機、程控電話交換機、微型計算機及外設、電話機、無線尋呼系統、傳真機、電子計數器、打字機及文字處理機、家具、燈具和餐料。
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埃里森在聲明中表示,甲骨文打算傳訊李艾科,但由于李艾科目前居住在舊金山聯邦法院管轄的范圍之內,因此甲骨文還無法對其進行傳訊。一旦李艾科出任惠普首席執行官,且前往公司總部任職,甲骨文便會傳訊李艾科。 精彩>>>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2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