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20日消息,根據國外媒體報道,作為全球第二大電腦生產商,宏碁公司本周三公布了其今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該公司第三季度實現凈利潤42.9億新臺幣(約合1.3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34.7億新臺幣漲幅達24%。
此前參與彭博社調查的11位分析人士的預期中值為41億新臺幣。自從更加關注業務贏利以來,這已經是該公司連續第五個季度實現利潤增長。
在第三季度,由于采取了不降價策略,宏碁在獲取高額贏利的同時損失了部分市場份額。而與此同時,零配件價格的下降和歐元的堅挺也從側面幫助宏碁實現了創紀錄的營業利潤率。
蘇格蘭皇家銀行駐臺北的亞洲區分析師曾緒良(Steven Tseng)表示:“由于沒有選擇介入電腦領域的價格戰,因此宏碁損失了部分市場份額。但其營業利潤卻超出此前分析的預期。歐洲是宏碁的最大消費市場,因此歐元的強勢也幫助該公司提升了利潤表現。” 曾緒良將宏碁的股票定為“持有級”。
宏碁表示,第三季度的綜合收益與去年同期的1672億新臺幣相比有了小幅上漲。而銷售收入則比今年第二季度上漲了11.3%,符合該公司年初制定的季度漲幅10%-15%的預期。
宏碁稱,第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利潤52.8億新臺幣,同比上漲11%。而營業利潤率則達到創紀錄的3.16%(營業利潤率是營業利潤與銷售收入之比)。
宏碁高級公司副總裁兼IT產品業務部總裁Jim Wong在今年1月22日接受彭博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過去兩年里宏碁憑借其低成本上網本迅速占領了市場,并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實現營業利潤率達到4%的目標。今年第二季度,該公司的營業利潤率為2.8%。
臺灣第二大內存芯片生產商南亞科技(Nanya Technology)今天表示,與今年第二季度相比,第三季度內存芯片的價格下降了15%。而第三季度歐元兌新臺幣的匯率又上升了7.9%,這極大地刺激了宏碁向歐洲的電腦出口。
總部位于馬薩諸塞州弗明翰市的市場調研機構IDC本月13日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宏碁在全球電腦市場的份額從去年同期的13.5%降至13%。在美國市場,蘋果也一舉超越宏碁成為第二大電腦供應商,宏碁位列第三。
在公布第三季度財報之前的臺北股市常規交易中,宏碁的股價上漲了2.7%,收于每股80.50新臺幣。該公司的股價已在年內累計下跌了16%。
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華碩以往主要關注個人電腦市場;按出貨量計,該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主板生產商。華碩和其他個人電腦生產商,如戴爾、惠普和宏基都在推出手機和其他移動互聯網裝置,以實現產品多樣化和提高利潤率。 精彩推薦 10月21日消>>>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3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