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記者 劉佳)“事實上,中國大陸消費者對蘋果ipad的認同度一直很低,叫好不叫座,是導致ipad上市銷量未得到提升的原因之一”,中信證券分析師張兵分析認為。
蘋果ipad在美國上市首日賣出30多萬臺,而在中國卻因水土不服而銷售平平,據業內人士介紹,蘋果ipad中國首發日銷售量并不理想,只有北京和上海兩個城市的銷量還可以,但北京的銷量也不超過3000臺。
一項關于ipad為何在中國發售不夠火爆的在線調查顯示,51%的人認為大多數果粉已經買到水貨,15%的人認為價格不夠便宜,還有12%的人在等待3G版。不到10%的人則認為,能賣成這樣,已經不錯了。
蘋果4月4日在美國首發,內地水貨市場便看準商機,wifi版16GB價格一度高達8千,就在ipad7月登陸香港市場之后,水貨價格也一直堅挺在4800元的位置。但曾有調查顯示,相比“水貨”iPhone在內地的熱銷,水貨ipad在內地也受到冷遇,僅僅是炒得比較熱。電信評論家項立剛也表示,“水貨也僅僅是一些蘋果發燒友去購買,實際上對當下的ipad銷售量并不造成太大的影響。”
在價格上,相比美國、香港地區的售價,WiFi版iPad16G、32G、64G售價分別為3988元、4788元、5588元。相比美國、香港地區的售價分別約貴600、700、800元。究其原因,蘋果方面并未作出解釋,有分析師稱是因為在中國要多繳納17%增值稅的緣故。Gleacher & Co公司分析師布來恩·馬歇爾曾在郵件里表示,“盡管中國市場很大,但由于人均收入相對較低,有多少人會買帳將十分有趣。”可見購買力的確是影響因素之一。
但價格并非是影響蘋果ipad銷售的關鍵因素,張兵解釋說,中國平板電腦市場還沒起來,人們對蘋果ipad的認同度低,這是蘋果ipad銷售平平的關鍵,就他自己而言,他說蘋果ipad不就是一個大的iPhone手機嗎?而且wifi網絡在中國使用受限,如果是3G版ipad,他倒會考慮購買。
電信評論家項立剛詳細分析了蘋果ipad不被中國用戶所接受的原因:一是網絡的限制,免費的Wi-Fi熱點只有星巴克、麥當勞、一些大的酒店及機場可以使用。(WIFI是一種無線上網協議,需要通過WIFI與無線路由器連接使用寬帶上網。內地Wi-Fi熱點絕大部分都是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三大電信運營商所設,進入需要申請注冊和收費)二是封閉的系統使其實用性大大降低,用戶在使用時非常麻煩,他舉例說ipad的輸入法,中國用戶使用起來就很不方便。另外ipad需要更新很多軟件,這就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也提高了普通用戶使用ipad的門檻。
蘋果所倡導的iPad+A PPStore的內容、應用付費購買模式,對于國內用戶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艾媒市場咨詢首席執行官張毅曾對媒體表示,國內iPad消費者絕大部分是沖著好玩的軟件應用和游戲去的。但目前蘋果App Store軟件商店的好玩免費軟件很少,絕大部分都要1~2美元,“對國內消費者來說還是太貴,而一部沒有應用程序的iPad可能還不如一部上網本”。
雖然蘋果ipad首發并不火爆,但張兵、項立剛均對平板電腦市場持樂觀態度。
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主要產品產量持續增長,整機升級趨勢明顯。1-8月,生產彩色電視機7133萬臺,增長8.6%,其中液晶電視增長35%,占比達69%;微型計算機14339萬臺,增長25.8%,其中筆記本電腦增長28.9%,占比達82%。集成電路419億塊,比去>>>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蘋果ipad水土不服 中國首發銷量平平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3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