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是經濟發展的動力,企業不論大小,都能為社會和所在的地區作出貢獻。”IBM大中華區首席執行總裁錢大群在“用友2010經營與管理創新年度峰會”上表示。
而作為即將滿100周年的全球最大的信息技術和業務解決方案公司,IBM與用友的“幸福企業”目標不謀而合。錢大群感慨:“IBM從中小企業到今天以科技為導向的公司,其中很重要的動力,就是如何能繼續為員工、客戶和所在的地區和國家創造更大幸福,將這個百年老店持續經營。”
關注服務和創新成就“幸福企業”
錢大群首先用IBM對企業的調查研究,解開了“幸福企業”的成功奧秘。
IBM走訪過全世界1500位企業領袖,其中將近100多位是香港和臺灣地區的一把手領導人。根據從2002年就開始問卷調查的結論,這1500位企業家們對企業在解決復雜的挑戰時使企業更成功的信心差距是不同的。在這受訪的企業里,有很多是香港和臺灣企業,他們使得企業做大做強的信心在全世界排在很高的位置,并且在金融危機之前甚至之后表現得非常亮麗,獲得了更高的企業效率。這些企業雖然各有不同,但卻有著同樣的特質。
眾所周知,客戶是企業的衣食父母。隨著大環境的改變,客戶的結構也發生著一定程度的變化,這種變化甚至都很難預料。例如,電信運營商在以前隨時了解自己的客戶是誰,而今年電信運營商的客戶流失率達100%。如何重新塑造我和客戶的關系,不管是電信運營商或者銀行,或者是制造業都是一個已經發生的普遍問題。而這些成功的企業,都將環境的變化看成重新塑造企業和客戶的關系的機會,尋找新的辦法維護和服務客戶。
很有意思的是,IBM在全世界調研發現,越來越多的網站,比如開心網,吸引了眾多的人群。在這樣的網站里,意見領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通過網站的技術找到意見領袖,影響他對產品和服務的看法,將節省很多傳統營銷的費用建立新的客戶關系。
另外,IBM注重培養有創造力的企業領導力。IBM今天市值達900億,而在十幾年以前,卻同國內很多制造業的公司類似,包括從生產到行銷的一系列工作完全是制度化的。在2003年,IBM把30萬的員工一起找來,在72小時內對制度化的工作討論,收集員工回饋建議,重新塑造一個不一樣的IBM。這僅為一個小例子,這樣的做法帶來了以創造力和服務為導向的IBM,塑造出今天IBM新的企業文化。
“幸福的”責任感
在IBM創造“幸福企業”的過程,感動著身為大中華區首席執行總裁的錢大群。在會上,他與大家進行了分享。他說:“IBM過去和現在的成功,并不代表未來會成功,企業長久經營必須要有能力造福員工和客戶。” 王文京董事長指出,這種“綠色”的觀點不只是指環保,還包括了對社會的責任。
在IBM的文化里面有一條,創新的專利不在于數量的多少,而在于專利所帶來的創新能力和為人類帶來的福祉,光是這一創新領導力的改變,就改變了很多領導者的做法。
如今IBM在國內致力于如何在感知的環境里搜集信息。例如,在物聯網和互聯網連通以后,任何一個城市的交通不只是被動的交通輸導,而是出門之前只要選定你要去的地方,就會獲得交通情況的預報。在一些先進的城市,例如斯德哥爾摩,就有這樣智慧的交通警示。還比如,能夠協調水資源的運用來防治水污染。利用發電到用電的過程,節約70%的電力浪費。這些就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發揮以前沒有的能力,造福社會的能力。
IBM在過去兩年提出并推廣了 “智慧地球”的概念。不只是因為這樣可以促進經濟發展,為客戶解決問題。同時,事實上,因為IBM提出這些理念以后,IBM員工都對公司有了更深切的感情,甚至更深層的驕傲。
企業要更成功,需要面對社會的大挑戰,不只是要看商業創造的價值,還要看如何回饋社會。IBM在全世界有上百萬臺服務器,很多沒有被利用,只要透過云計算,可以使用到全世界百萬套的電腦。而清華大學用納米技術對水資源有很深厚的研究。IBM與此技術結合起來,就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將清華大學的科研技術更大范圍內回饋社會。以前IBM用同樣方式,在別的國家,致力于艾滋病的治療和研究。IBM將為創辦一個更美麗的地球、一個更幸福的企業、一群更幸福的員工和更快樂的客戶而不斷努力。
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瑞星安全專家介紹,往往黑客為表達愛國之情時,會通過涂改對方網站的形式,但掛入Google廣告,借機賺錢的行為還比較少見。黑客成功入侵日本網站,也就意味著可以在被入侵網站中植入任何信息,包括最新病毒。 精彩推薦>>>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IBM大中華區首席執行總裁錢大群:從成功的企業到幸福的企業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3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