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葉子青)惠普在9月13日宣布達成收購 ArcSight的交易,價格是15億美元,被業界普遍認為偏高,同時也被認為這是惠普為實現增長而不惜支付高價的意愿。而讓業界更擔憂的是,惠普這種接連收購的行為背后缺乏一個整體的整合戰略,更深層的緣由是惠普研發不利缺乏創新力。
接連高價收購
為了在ArcSight的競標戰中取勝,惠普同意支付每股43.50美元的價格,較其當時的股價高出56%。而兩位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說這還是惠普至少擊敗了兩家競爭對手“搶來”的價格。摩根大通的分析師質疑說,相對于ArcSight的銷售額和利潤,這個價格顯然過高。摩根士丹利指出,惠普開出的價格相當于ArcSight公司 EV/Sales(企業價值與銷售收入的比率)的6.2倍;而在過去15樁針對安全軟件制造商的收購交易中,報價與被收購方EV/Sales的平均比值僅為2.7倍。
而據彭博社編纂的數據顯示,在截至7月為止的12個月時間里,ArcSight的營收為1.95億美元,而惠普所支付的收購價格約相當于這一年度營收的7.6倍;與此相比,在10樁可比交易中,收購價格與被收購方年度營收之比的平均值僅為1.3倍。
分析師更擔憂,惠普對ArcSight的抬價可能會導致另一場競標戰的展開。印證這一擔憂的是ArcSight已有表態稱,如果他們收到更高報價而惠普不提升此前報價,他們可提前3個工作日告知惠普并終止與惠普的兼并合約。其股東托馬斯·圖伯格(Thomas Turberg)甚至以惠普出價過低的理由于上周四向特拉華州威爾明頓法庭提起了訴訟。
在收購ArcSight之前,惠普還進行了其他并購,其中包括9月初以24億美元收購數據存儲公司3PAR;8月份收購軟件安全產品解決方案供應商Fortify;此外惠普還收購了數據中心軟件公司Stratavia,并以27億美元和1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3Com和Palm。以色列科技網站Globes透露說網絡安全公司Radware目前正以60%的溢價在與惠普就出售事宜進行談判。
而其中對于收購價格過高的質疑一直未曾歇止。彭博社數據顯示,惠普競購3Par所支付的溢價創下該社自2001年開始追蹤的、交易價值在5000萬美元及以上的19063樁美國市場已完成競購交易中的最高水平。
被指缺乏創新與整合戰略
在過渡CEO凱西·雷斯賈克(Cathie Lesjak)的領導下,惠普正在并購交易中支付高價,目的是在數據中心設備市場上清除來自于思科、IBM和甲骨文的威脅。業界認為,以惠普的財力而言,這些競購雖然價格偏高,不過并非負擔不起,但是“如果惠普不停地進行高價并購交易,那么對投資者來說可能就是一個問題。”市場研究公司ISI Group分析師阿貝·蘭巴(Abhey Lamba)說。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分析師阿米特·亞納尼(Amit Daryanani)更進一步指明理由,投資者擔心:赫德離職后惠普在收購方面失去了理智。
在赫德時期,惠普一直都會避開成本高昂的并購交易,只有在2007年收購數據中心軟件公司Opsware的交易是個例外。“然而在赫德離職后,惠普雖然口稱會繼續遵守赫德時期的戰略,但實際上卻正在摒棄其財政約束政策。”蘭巴說。
而富國銀行分析師杰森·梅納德(Jason Maynard)對收購之后的整合表示擔憂。他認為惠普需要證明它能有效地在市場上出售收購整合得來的產品。“自赫德離職以來,惠普曾進行了很多并購交易,但仍舊未制定出一項全面的戰略。”
有分析認為,接連高價收購的背后彰顯了惠普研發能力下降創新力缺乏的實質。IBM公司CEO彭明盛日前就批評說惠普已不再是一家創新的公司所以不得不進行收購,因為該公司沒有在研發上投入足夠的資金。據了解,惠普在前CEO馬克·赫德時代就已裁減了用于研究和開發的費用,在截至去年10月為止的上一財年中,惠普的研發支出為28.2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35.4億美元下滑20%。
國外媒體TheStreet也發表分析文章稱,這種高價收購意味著收購方承認了失敗,因為這顯示出了他們創新缺乏,希望其他公司冒這個險,自己坐享其成,令人羞愧。該文章還批評說,這種收購不但是推動業務發展的最昂貴途徑,也是低效率的途徑。
自年初以來,惠普股價已累計下跌15%。“惠普需要向投資者解釋其計劃。”巴克萊資本的分析師本·雷特茨(Ben Reitzes)說。
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據上述知情人透露,盡管雙方在價格上還有爭議,但Novell很可能將Linux業務出售給VMware。業內分析人士表示,收購Linux業務將會鞏固VMware在云計算領域的地位。而一旦出價過低,Novell可能不會將剩余資產出售給Attach>>>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惠普接連高價收購被指缺乏創新與整合戰略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3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