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在中國一直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前有造假的“漢芯”,后有中科院支持艱難前行的“龍芯”,現在又有一家企業試圖從新的角度來探索“中國芯”之路。
怎樣的“中國芯”
9月13日,北京新岸線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新岸線”)推出這款被稱作“全球第一款基于ARM Cortex-A9技術的40納米雙核2.0G計算機系統芯片”,新岸線將其命名為NuSmart 2816。這款名字復雜的芯片背后有兩個重要的看點,一是基于ARM的“中國芯”,二是針對英特爾駐守的電腦市場;贏RM的通訊“中國芯”不是沒有,但是電腦市場的“中國芯”,確實是第一個。
對于建立在ARM芯片基礎上的新岸線芯片是否能被叫做“中國芯”,北京新岸線公司芯片研發總監、廣東新岸線計算機系統芯片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文笑稱:“這款芯片是我們的團隊拼出來的。”
“拼出來”的含義有兩層,一層是新岸線的團隊辛苦研發四年才推出產品。另一層含義就是這款芯片集成了ARM的中央處理器、顯示芯片、南橋北橋以及各種芯片技術。
這一技術及市場策略和“山寨手機之父”的芯片商聯發科有相近之處,聯發科通過制定集成低價的手機集成解決方案,可以讓很多山寨手機廠商以低廉的價格制造手機。
周文還表示,“中國芯”一詞要慎提,畢竟百分之百的自主產權很難實現。通過與國外先進技術結合,才能逐步實現“自主、可控、兼容、國際”。
ARM和新岸線的組合真的能殺入電腦芯片市場嗎?新岸線并非無名之輩。新岸線公司此前主要運營手機電視標準技術TMMB,但由于廣電總局支持創毅視訊公司研發的另一種手機電視標準技術CMMB,所以盡管新岸線還沒有在國內放棄TMMB的推廣,但是已經不得不轉戰海外,將更多精力轉向東南亞和非洲市場。
四年前,新岸線開始與ARM公司合作研發應用于電腦技術的芯片。
這款芯片到底能實現怎樣的功能?周文介紹,該芯片首次在單一芯片上實現了雙CPU核、多GPU核的架構,并同時集成了1080P高清解碼、DDR2/3內存控制器、USB 2.0等計算機系統功能,而整體功耗保持低于2瓦,僅為傳統計算機的五分之一。 上一頁1 2 下一頁進入論壇>>
(責任編輯:佳節)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 如果你對網站有好的建議請點擊網站建議發表你的建議。
推薦閱讀
微軟移動通信業務部門總監布蘭頓·沃森(BrandonWatson)在博客中寫道,“開發者如果想要上傳應用至Marketplace,就必須下載正式版的開發者工具,使用之前版本的工具開發的應用將不能通過Marketplace的驗證! 精彩推>>>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3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