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歲的保羅·歐德寧推動了公司史上最大一筆收購案,華爾街驚呼IT行業的又一場革命可能即將到來。
8月19日,英特爾宣布同意以約76.8億美元現金并購安全軟件公司邁克菲(McAfee)。該交易尚需得到公司股東的同意和監管機構批準,英特爾高管預計今年年底前完成這項并購。
英特爾CEO保羅·歐德寧稱,該交易能更好地保護互聯網用戶及其設備的安全,“過去,能效和網絡連接是計算機性能的核心指標;而未來,安全性將成為決定計算機性能的第三大因素。”邁克菲CEO大衛·德沃爾特隨后在官方博客上表示,在完全互聯的世界里,安全正變得越來越重要,將邁克菲的安全基因注入英特爾,有助于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他還不無夸張地指出,“從合作伙伴的角度講,沒有比英特爾更好的選擇”。
這場芯片制造商和安全軟件公司之間毫無征兆的聯姻,令許多分析師深感意外。美國的資本市場分析師丹尼爾·艾維斯說,目前軟件行業還處于大規模重組的早期階段,尤其是在安全軟件領域。他認為這筆交易證明了硬件和軟件的結合越顯重要。
對于用戶是否愿意為尚未實現的安全保護買單,資本市場還是持謹慎的態度。當日收盤時,英特爾股價下跌3.5%至18.90美元;而邁克菲股價上漲58%至47.01美元,創199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賭注過高?
英特爾發起的并購案,是有史以來外界針對安全軟件公司規模最大的一起交易。
根據協議,英特爾將支付每股48美元的現金給邁克菲,這一價格較后者在8月18日的收盤價溢價60%。據悉,該收購價也是邁克菲2010年按美國會計準則(GAAP)預期收益的40倍。
華爾街方面有分析認為,收購價格有些偏高。彭博社的數據顯示,過去5年171筆網絡安全業務收購交易平均溢價22.3%。另外,英特爾支付的費用也是邁克菲年營業收入的3.29倍,而過去5年的平均數值是2.07倍。
“英特爾所獲得的安全基礎專業知識的確值不少錢”,安全軟件公司Sophos首席營銷官賴納·加夫利克說,“但我不知道這些知識是不是值77億美元。”
顯然,英特爾斥巨資收購邁克菲后,面臨如何整合陌生的安全軟件業務的問題。英特爾公司在電話會議上表示,目前還沒有削減邁克菲成本的計劃,也沒有將對方的安全軟件與自己的芯片捆綁銷售的打算,對方將繼續作為一家獨立公司運營,并由現任的CEO領導,這意味著英特爾暫時無法依靠節約成本來實現上述溢價水平的合理性。
由于芯片和安全軟件分處沒有交集的領域,到目前為止,很少有公司能成功地同時經營這兩項完全不同的業務。路透社的一篇文章說,在無塵實驗室研發復雜儀器的英特爾工程師與能識破黑客伎倆的邁克菲極客,把這兩類人組合在一起似乎不太妥當。
一些人認為,這筆交易可能只是一場資本運作。Gartner分析師彼得·費斯布魯克稱,“我看不出邁克菲與英特爾之間有任何企業合并后的協同優勢”。他補充道,最大限度來講,這次收購對于英特爾來說,也許是一個很好的風險資本投資。
《福布斯》也不太看好這項交易,該雜志認為,兩家公司不會產生任何營收的協同效應,不會在渠道方面讓英特爾受益,不會帶來營收的大幅提升,不會為英特爾開辟新市場,因此這是沒有實際意義的戰略。
英特爾方面稱,在與邁克菲在達成此項協議之前,雙方已經合作一年多時間,并且成果還不錯。實際上,邁克菲或許會幫助英特爾實現更大的利潤率,英特爾預計今年第二季度的毛利將達到67%,邁克菲的同期毛利更可高達73.3%,明顯高于前者。在過去15年中,英特爾的毛利潤在46%到65%之間浮動。
不過,這并不能打消悲觀者心中的疑云。《商業周刊》撰文稱,邁克菲的利潤必須增長一倍以上,才能使英特爾的這筆投資獲得經濟上的回報。
“很明顯,目前很多人都不喜歡這項收購計劃,尤其是在溢價這么高的情況下,”科技博客MarketWatch援引摩根證券分析師帕特里克·王的話。但從戰略角度分析,他認為還是有意義的,“對于計算機用戶而言,安全性確實日漸成為重要考量標準。”
能否把握未來
目前,英特爾九成銷售收入都是來自其計算機芯片產品。該公司希望邁克菲的技術能增強其芯片的安全性,以吸引其他設備制造商。英特爾軟件部門負責人里尼· 詹姆斯表示,在英特爾所有增長領域中,IT采購經理和消費者持續關注的購買標準就是安全,所以收購邁克菲是公司走出的很自然的一步。詹姆斯認為該收購將在明年上半年看到收益——邁克菲將幫助英特爾實現“兩位數”的銷售增長。
在英特爾看來,未來幾年里,將有數十億新終端設備接入互聯網,安全將成為一項關鍵性需求。歐德寧指出,僅2010年上半年,邁克菲就向其安全威脅數據庫添加了1000多萬新的惡意軟件變種。據稱,將安全軟件與芯片融合后,由于不需要通過其他程序,運行速度將得到大幅度提高,黑客攻擊也變得更加困難。
一直以來,英特爾在PC芯片市場的地位不可撼動,但隨著智能手機和蘋果iPad等手持設備的廣泛應用,英特爾在同高通、ARM等芯片廠商競爭中有些力不從心。投資機構分析師斯泰西·拉斯崗表示,“英特爾在這一市場的份額有限,因此無法實現長期營收和收益增長的目標。”
眼下,接入互聯網的移動設備逐漸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邁克菲或能幫助英特爾把硬件安全嵌入下一代移動設備。市場研究公司麥格理證券分析師布拉德·澤爾尼克稱,這樁交易與我們的觀點相一致,即安全軟件的需求正拓展至PC和企業數據中心以外,至日常網絡和移動設備領域中,這一領域正日益擴展,因此更易受攻擊。
不過,業界也有質疑聲提出,眼下對移動設備安全性擔憂有些過早。電腦正飽受病毒和黑客的騷擾,但對于移動設備來說,面臨大規模安全威脅的證據還比較少。基金經理亞歷克斯·瓦勒奇羅認為,收購的邏輯是移動設備安全市場必須存在,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聽說過在智能手機或者iPad領域發生的大規模病毒襲擊事件。
要想說服那些不相信移動設備面臨與電腦同樣安全威脅的客戶,可能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有分析人士指出,從長遠來看,英特爾和邁克菲必須做出根本性的改變,并提出全新的安全模式來安撫那些持質疑態度的投資者。
美國《eWeek》雜志認為,英特爾收購邁克菲的意圖遭多方質疑。畢竟英特爾的核心業務是芯片業務,現在卻闖入軟件安全市場,如果不能很好地經營邁克菲,英特爾很有可能會迷失方向。
事實上,無論英特爾此次并購初衷如何,硬件廠商向軟件和服務轉型趨勢越發明顯。IDC分析師克勞福德·德爾·普萊特說,“投資者顯然還不能理解這筆奇怪的交易,但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能看到,在下一代移動業務增長的浪潮中,英特爾能否繼續拔得頭籌。”
值得關注的是,這次收購并不是英特爾涉足軟件行業的“開胃菜”。此前,它已經進行了多筆與軟件相關的收購交易。去年夏天,英特爾以8.84億美元收購嵌入式系統開發商風河(Windriver)系統公司,緊接著又收購Cilk和RapidMind兩家小規模軟件公司。3年前,英特爾還花費1.1億美元收購愛爾蘭一家專門為游戲開發商提供物理仿真技術的軟件公司。
安全軟件行情見漲
這項交易可能不是英特爾在安全領域的最后一次出手。瑞銀分析師布倫特·希爾表示,英特爾還會有更多的收購。有分析師甚至為英特爾列出了一份長長的潛在收購名單。
《eWeek》認為英特爾此舉可能招來AMD的效仿。分析指出,從AMD近期財務狀況來看,該公司或許會選擇收購一家較小規模的安全軟件公司。不管怎樣,英特爾已經給AMD發出明確的信號:安全將是未來一大重要業務。根據Gartner的數據,今年全球安全軟件市場規模達165億美元。
此外,甲骨文、IBM和EMC等公司都希望進一步擴大各自硬件和軟件業務,這些業界大佬都可能開展重大收購交易。全球最大安全軟件公司賽門鐵克就被認為是科技巨頭眼中的獵物。瑞銀將該公司股票評級從“中立”升級到“買入”。該機構分析師稱,預計下半年將有大量涉及安全軟件業務的并購活動。
而在英特爾宣布收購邁克菲之后,安全軟件廠商的股票行情頓時紅火起來。賽門鐵克、趨勢科技、安博士等公司股票立刻大漲。當日,賽門鐵克股票股價上漲了 43美分,增幅3.2%,報收于13.8美元。今年以來,賽門鐵克的股價下跌了23%。趨勢科技股價一度大漲8%至2358日元,是去年6月以來的最大一次漲幅。
實際上,就在英特爾宣布收購邁克菲前兩天,另一大硬件廠商已經出手。8月17日,惠普宣布將收購軟件安全產品解決方案提供商FortifySoftware。惠普表示,Fortify暫時獨立運營,但最終被整合進其軟件和服務部門。據悉,雙方已經在聯合開發先進的安全分析技術。
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鴻海除了在廠區的建筑物裝置防止墜樓的大網及大幅調薪,更史無前例地委托著名的公關公司來為其公關策略掌舵。目前富士康已經開始新一波的轉型。在具有城市規模的廠區內,公司不再提供食宿。郭臺銘說,1990年代到深圳>>>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英特爾史上最大并購案震驚業界 全球安全軟件行業面臨再洗牌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3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