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對于很多國企人員來說,都是職業生涯的終點。不過,對于外企的職業經理人來說,卻有可能成為另一番事業的起點。
自從惠普退休以來,惠普原總裁孫振耀一直都沒閑著,比如,作為一名有執照的飛行員,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學開飛機上面,但從他目前的狀態來看,他找到了另外一片大的天空。
孫振耀曾經很享受那種作為一個“沒有名片的人士”的輕松和快樂。如今,他的名片變成了海輝軟件(國際)集團公司執行董事長,顯然這是他的另外一種追求。
選擇何時退休很重要
作為外企的職業經理人,往往有兩種選擇,被公司炒掉或者炒掉公司。所以,我們往往會看到職業經理人不停地在不同的公司之間更替,能夠在正值壯年的時候以退休的方式選擇急流勇退是一種勇氣。孫振耀就做出了這樣一種選擇。
自從1982年加入惠普公司,孫振耀從一名系統工程師最終成為惠普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孫振耀走出了一條讓所有外企人士都羨慕的職業路徑。不過,在2007年,孫振耀只有44歲的“黃金年齡”,他卻選擇了退休。這曾經讓很多人都錯愕不已。
“我要感謝HP的EER提前退休優惠政策。”宣布退休之后,孫振耀發表了一篇名為“心愿”的博客,對自己選擇退休的心態做了闡述。
與很多國企老總不得不到55歲或者65歲才能退休不同,外企在體制上給職業經理人更多的選擇和保障。
孫振耀提到的EER提前退休優惠政策,正是指惠普公司對選擇提前退休,并且工作年限達到一定時間的員工,給予一定的補償,而這筆補償甚至不低于其繼續工作多年獲得的薪水。這是所有國企老總都無法享受的“獨特福利”。
到退休時為止,孫振耀已經在惠普工作了25年,25年的時間足以讓他可以驕傲地寫在自己未來的墓志銘上,“個人曾經服務于一家全球最大的IT公司(HP)25年,和她一起經歷過數次重大的變革,看著她從以電子儀表為主要的業務變革成全球最大的IT公司。”
但是,在孫振耀看來,人生有很多關鍵節點,正如他喜歡的一本書“Trigger Point”,人生最需要的不是規劃,而是在適當的時機掌握機會,采取行動。所以他才會放棄他當時所擁有的,所熟悉的環境及穩定的收入,轉到一條自己未曾經歷過,存在未知風險的道路。
“我25年的時間都花在運營(Operation)的領域,兢兢業業地做好職業人士的工作,它是一份好工作,特別是在HP。但是我不想一生都陷入在運營的領域,只是執行總部制定的戰略。我想像企業家或專業顧問一樣,有機會靠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去決定或影響整個公司的發展方向,有時甚至是靠個人的投資眼光和對市場的判斷賺錢,雖然比起做職業經理人來需要承擔更高的風險,但是值得一試,即使不成功,也不枉走一回。”他表示。 上一頁1 2 下一頁進入論壇>>
(責任編輯:佳節)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 如果你對網站有好的建議請點擊網站建議發表你的建議。
推薦閱讀
鄒勝龍還說,迅雷明年會上市,應該是在海外。“目前員工持股已經接近15%,這點上我比李彥宏做得好。迅雷依靠技術創新起家壯大,我知道人的重要性。” 精彩推薦 從位于深圳南山軟件園的迅雷公司總部向西南望去,不到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惠普原總裁孫振耀:人生最需要的不是規劃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3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