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已經成為社會生活的中心;商人,必須被當做最偉大的職業。”《時代》與《財富》創始人亨利·盧斯的這句名言告訴我們,商人,之所以偉大,就是他們創造了一種模式,而模式,恰恰是經濟發展中最為稀缺的。尤其是在摸著石頭過河的中國改革開放經濟浪潮中,“首創”顯得尤為珍貴。
柳傳志、王石、李開復、尹同躍、王正華、黃光裕,細觀這些人,雖然來自不同領域,甚至有的已身陷囹圄,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都用自己的方式開創了某一領域的先河,其中的一些模式已被企業當成“范本”,而他們敢于開拓的精神也成為中國經濟文化的一部分。我們知道,還有更多的產業“導師”們在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努力創新,而正是因為這些人的存在,才推動中國經濟一步步發展。
PC業精神領袖
網上搜索柳傳志的簡介,高級工程師經常會成為他的第一描述,之后才是聯想控股總裁、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人大代表等一系列更為外界熟知的頭銜。或許這是柳傳志有意提醒自己技術工作者的身份,盡管他現在經常被稱為是聯想的精神領袖乃至整個PC行業的精神領袖。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海外PC巨頭殺進中國市場,并一度占領中國市場70%的份額。市場競爭開放后,競爭力不足的國內PC企業遭遇慘敗,聯想也出現首次銷售不達標的情況,國內PC業危機四伏。柳傳志親自帶著聯想高層找有關部委領導下軍令狀,要與海外競爭者全面開戰。調整戰略,升級技術,聯想、方正、同方等一批國產PC品牌最終擊敗壓境大敵,基本控制中國市場,并締造國內PC市場的繁榮,中國信息化普及由此提速。
誰也無法否認聯想在國內PC領域的龍頭地位。2005年,柳傳志帶領聯想收購IBM全球PC業務時,也遭到外界質疑。多年之后,當方正PC業務易手宏碁、國產PC企業滑落市場邊緣、更多二線品牌生存岌岌可危之時,IT行業分析師葉磊感慨:“聯想當年收購IBM全球PC業務,借力拓展國際市場實在高明之極。”他認為,聯想已完成從“國產PC”到國際品牌的成功轉身。而柳傳志的布局思路更像是對國內IT高科技行業敲響的警鐘:不做強,毋寧死,閉門造車沒出路。
而聯想老帥“淡出聯想又復出救場”更增添了柳傳志的傳奇色彩。2005年聯想收購IBM全球PC業務后,柳傳志卸任董事局主席;2009年柳傳志火線復出,一年時間讓聯想扭虧為盈,再度震驚業界。
點評:中國PC產業20多年,繞不開聯想,繞不開柳傳志,締造中國第一個國際化PC企業的功績,無人能出其右。
住宅產業化先行者
提起中國房地產業,大家一定會想到萬科地產,而作為萬科地產的創建者和領導者——王石,不僅締造了中國第一大房地產企業,而且也一直是中國房地產業新技術、新變革的倡導者。特別是他在住宅產業化方面的貢獻,引導著整個行業向著更為現代化、更為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前行。
住宅產業化是一種住宅建造方式的變革。1999年,我國提出加快住宅建造方式轉變、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的發展方略。對于當時剛剛起步的中國房地產業,住宅產業化幾乎是天方夜譚,地產公司對此“嗤之以鼻”,消費者更是聞所未聞。
而王石卻提出了“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的思想,并于1999年底成立萬科集團建筑研究中心,啟動萬科的住宅產業化戰略。隨后幾年,萬科地產在王石的帶領下默默地進行住宅產業化的探索,用王石的話來形容,“在萬科多年來堅守的諸多雄心中,住宅產業化之路可能算是走得最辛苦的一個”。
回憶在住宅產業化上遇到的困難,王石深有體會:缺乏政府支持,缺乏借鑒經驗,摸著石頭過河。直到2007年,萬科住宅產業化研究基地才正式落成,并獲批成為“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萬科開始了技術成果向實踐轉化的住宅產業化推廣應用階段。而當萬科嘗試向全國大規模推廣的過程中,卻不得不一次次扯緊韁繩:上下游配套不足、技術工人缺乏、產品成本造價過高等因素,都讓萬科欲快不能。
直到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召開,才讓萬科的住宅產業化道路迎來轉機,在綠色住宅方面努力了10年的萬科住宅產業化,成為行業內競相學習的榜樣。
點評:行業領軍人物不應只把目光局限在企業銷售額和盈利上,更多的是引導整個行業向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萬科作為地產業的領導企業,其一舉一動將對行業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上一頁1 23 下一頁進入論壇>>
(責任編輯:佳節)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 如果你對網站有好的建議請點擊網站建議發表你的建議。
推薦閱讀
360安全瀏覽器3.5 beta2發布 全面支持主流網銀、支付工具
據了解,360安全瀏覽器原有的360充值服務也被納入到網銀無憂安全體系中,幫助360用戶快速方便地為手機充值,購買游戲點卡。 精彩推薦 9月9日傍晚,360安全瀏覽器發布了3.5beta2測試版本,該版本實現了網銀無憂功能的>>>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3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