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英特爾宣布以14億美元的現金收購歐洲第二大半導體廠商英飛凌的無線解決方案部,從而將英飛凌的基帶和射頻業務攬入懷中。
這是英特爾第二次收購基帶業務。第一次的收購發生在1999年10月,英特爾以大約16億美元的現金收購了數字信號處理器廠商——DSP通信公司,英特爾進軍通信領域的野心也就暴露無疑了。當時尚無智能手機,作為手機核心的基帶芯片DSP還是很引人矚目的。
到了2002年春季,英特爾在英特爾技術峰會上打著“擴展摩爾定律”的旗號,大張旗鼓地宣布進軍移動通信市場,希望將PC市場的成功復制到移動通信市場。然而,英特爾在移動通信市場的進展并不如意,以至于到了2006年不得不忍痛拆分了通信業務。
沒過兩年英特爾又忍不住要進入通信市場。2008年4月在上海舉辦的IDF上,英特爾推出了移動互聯網設備(MID)。
但是這已經不是簡單的輪回了。記得筆者問當時的英特爾高級副總裁基辛格,MID是否意味著英特爾又進入手機市場,他當即回答道:“是的。”但他馬上又說不是:“因為手機只是MID之一。”
除了市場策略的變化,在技術架構上,x86架構的凌動處理器替代了ARM架構,從而使得英特爾將PC和嵌入式系統都統一在x86架構上。
而手機市場上,IT廠商已經成為主角,傳統手機廠商仍不甘心。手機的市場狀況如同PC誕生的前夜,充斥著各種各樣架構的個人電腦。英特爾當然希望在手機市場重現基于x86平臺的PC一統個人計算機市場的舊夢。
還有一個重要的變化是由摩爾定律帶來的。摩爾定律常常被推論為芯片速度越來越快,殊不知摩爾定律原本是說芯片上的集成度每18個月增加一倍。當集成度足夠高時,可以將越來越多的電路功能集成在一個芯片上,亦即片上系統(SoC)。
SoC是集成電路的發展趨勢,這種現象在嵌入式領域愈發顯著。顯然,英特爾未來要想把手機電路放在一個芯片中,收購基帶和射頻業務是遲早的事情。而收購了McAfee后,英特爾必定會將相應的安全算法作為引擎放置到凌動處理器中。這樣,英特爾在手機領域的平臺未來將建立在嵌有安全引擎的單芯片解決方案上。
加之,英特爾CTO賈斯汀8月下旬放話,未來凌動處理器的功耗將低于如今壟斷手機處理器市場的ARM處理器,這就消除了英特爾在無線業務上最后的軟肋。
或許三五年間,不僅手機芯片市場現有格局將被打破,而且手機市場也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因為傳統手機廠商依賴的手機電路的復雜性和封閉性已經蕩然無存了。
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昨日,光伏行業門戶網站Solarbe發布消息指,當日上午11時,國內多數多晶硅廠商在Solarbe光伏行情信息中心更新了其太陽能級原生多晶硅報價,最高報價達55萬元/噸,最低也達到49萬元/噸。與一月前相比,單月漲幅達25%。>>>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英特爾無線業務并非簡單輪回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3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