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凌晨消息,備受關注的惠普戴爾并購3Par在昨日晚間揭曉,戴爾正式退出了3Par的競購戰,惠普將最終獲得了3Par公司,經過雙方七次討價還價,3Par的收購價格由最初的11.5億美元上升到20億美元。業內人士分析,惠普競購3Par成功有兩大利好,一是并購后增強了在企業級市場挑戰IBM的實力,二是成功的排擠了戴爾,將雙方在企業級市場的差距拉大。
在IDC剛剛出爐的全球服務器季度排名中,惠普占據32.5%的市場份額,IBM占據29.8%,戴爾緊隨其后為15.3%。銷售額方面,惠普服務器為35.28億美元,IBM服務器為32.38億美元,而戴爾則為16.63億美元。但整個2009年,IBM在服務器領域一直排在首位,其將于今年下半年推出的新品也將刺激銷售。
惠普服務器的優勢在于中端市場,其高端服務器和IBM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而3Par則是一家定位于中高端的存儲廠商。此外,分析人士稱惠普也有意擺脫HDS在高端存儲的控制,真正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全系列存儲系統供應商。
HDS的全稱為Hitachi Data Systems,是業界領先的存儲廠商,《財富》100強企業中有一半以上的企業采用Hitachi Data Systems的存儲解決方案。惠普的高端存儲大部分由HDS控制。
實際上,3Par公司本身的價值并不高,這也不是一家具有強烈盈利能力的公司。戴爾第一次報價時的11.5億美金對3Par來說就屬于高溢價,這也是為什么當初雙方董事會有意向批準交易的原因。3Par的價值在于,可以同并購方惠普(或者戴爾)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并彌補對方在存儲方面的短板,這也是惠普戴爾競相并購的原因。
一直以來,惠普和戴爾面臨著相同的問題,在創新研發方面投入不足,因此無力在企業級市場同以IBM為首的對手展開競爭,因此,并購成了最常見的作法。
據媒體披露,存儲行業內的廠商思科和IBM都在研發領域投入了巨額資金,分別為50億美元和58億美元,而惠普投入只有27.7億美元,戴爾的投入更少,僅為6200萬美元。
一直以來,惠普和戴爾在企業級解決方案市場尤其是涉及到存儲領域存在軟肋,特別是同IBM公司競爭時,因此,收購3Par對惠普戴爾雙方都有重要的意義。
媒體人士分析,3Par的優勢在于自動精簡配置(Thin provisioning)技術,當有應用需要時,會分配相應的硬盤容量,從而大幅降低IT管理成本,類似于提供了及時、足量的存儲空間。
而對于惠普和戴爾而言,搶先于競爭對手得到3Par,除了能夠增強同IBM的競爭,還能將競爭對手甩到后面,是一舉兩得的交易。
長期專注于IT行業研究的孫永杰拿宏碁聯想競購PB對惠普戴爾的未來形式做了一個比喻。當初,聯想有意并購Packard Bell(簡稱PB),以進入歐洲市場。在被收購前,PB是歐洲第三大電腦廠商。然而,宏碁通過閃電收購Gateway,并根據Gateway有優先收購PB的合約將PB搶下。宏碁此舉除了穩固自己在歐洲的市場,同時阻擊了聯想。
如果惠普競購3Par成功,那么戴爾將在企業級市場和惠普的差距越來越大。
惠普戴爾競購3Par的原因,可以理解為純硬件市場利潤低而導致的企業戰略重心轉移。經濟危機暴發以及很長一段時間內,純硬件市場的利潤率已經相對較低,甚至有報道稱戴爾PC業務利潤大部分來源于英特爾的“補貼”。而縱觀整個IT行業,存儲市場受經濟危機影響較小,通過將存儲打包進入整體解決方案,有助于企業保證良好的利潤率。
因此,雙方你爭我奪的叫價,并不單純是大企業之間規模之爭,而要理解成企業未來戰略之爭。此次競購,甚至有可能改寫未來排名。根據惠普最新一期財報,惠普企業存儲和服務器(ESS)總收入為44億美元, 上一頁1 2 下一頁進入論壇>>
(責任編輯:看海)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 如果你對網站有好的建議請點擊網站建議發表你的建議。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9月2日凌晨1點蘋果在舊金山舉行新品發布會。騰訊數碼特派記者在美國現場直播此次發布會。蘋果官方也將首次視頻直播此次發布會,不過想要看視頻直播也并非容易的事情,具體操作可以查看收看攻略。 北京時間9月>>>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4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