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用友收購重慶邁特以拓展其PLM業務之后,來自社會各界的質疑聲從未間斷。
重慶邁特科技公司被用友并購前,雖然手上握有一些重慶當地的客戶資源,但全年營業額僅逾百萬,凈利潤僅為29萬元,規模和市場影響力都很小。
并購發生后,重慶邁特成了用友旗下的PLM事業部,用友也將挺進國內PLM市場的雄心表露無遺,但用友PLM看起來風風光光的背后,卻隱藏著一場人才危機。
邁特團隊分崩離析
并購
發生后,邁特公司原來的總經理郭鋼繼續留在大學教書,并未參與實際的運營。不僅如此,并購之后邁特公司也只有一部分留在用友PLM事業部工作,很多員工都紛紛離開,自謀發展。而以重慶大學在校學生為班底的技術團隊,也無法委以重任。
作為應對,用友組建了PLM事業部后,聘請原IFS中國區總經理胡彬擔任副總裁,分管PLM事業部。
但好景不長,僅僅三個月之后,胡彬就極少在用友PDM相關的市場活動出現,外界未經證實的猜測認為,胡彬此舉是因為對用友PLM事業失去信心。果然,去年年底胡彬就卸任PLM事業部總經理職位,轉投用友其他部門任職。
此后,用友不得不匆匆換將,派出深圳分公司的總經理姜生喜上陣統領。不過,讓業界頗為擔憂的是,姜生喜此前完全沒接觸過PLM領域。為了鞏固團隊,近期,用友開始為PLM事業部大肆招兵買馬,主要集中在開發和實施人員等領域。據悉主要是為了應對日益嚴重的交付問題。
這從另一個層面表明,用友實施服務的隊伍尚不成熟,可能直接影響用友所簽的項目合同的能否順利“落地”。因為PLM實施對實施顧問的要求很高,需要有很強的工程背景與信息化經驗。
正在經受團隊分崩離析考驗的用友PLM,不知道其未來在何方?
進入論壇>>(責任編輯:沐木)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一直以來,國內企業都在努力縮小代工量,增強自有品牌實力,然而目前代工量的逐漸擴大是不是意味著倒退呢?羅清啟認為,對于國內企業來說代工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制造能力增強,而在全球范圍內消費電子企業的>>>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4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