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精倫電子(600355)發布預虧公告,預計公司2009年將出現較大幅度虧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減少100%左右。同時,公告中表示公司會因2008年、2009年連續兩年虧損被上交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
2008年度精倫電子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723萬元,這意味著公司2009年將虧損1.4億元左右。對于巨額虧損的主要原因,精倫電子解釋稱:2009年公司業務全面向方案設計、IT服務方面轉型,現有資產中有較大部分不再為公司未來發展方向所用,經過減值測試,相應進行了報廢或計提減值準備處理,導致全年業績同比有較大幅度下降。
精倫電子上市8年,不但花光了4.78億元的募集資金,業績也是連年下滑。并且自2002年派發過一次現金紅利之后,連續多年既不分紅又不送股。如今又走到了將被“ST”的境地。
變更募投項目收益甚微
2002年精倫電子在上交所上市,募集資金4.78億元,主要投向公用通信終端項目。上市以后,公司的電子通信類產品的主營業務收入呈現逐年下滑的態勢,由3億多元下滑至2006年的9848萬元,下降幅度達70%。2006年,全部4.78億元募集資金使用完畢,產生的收益共計2.6億元。
而公司變更的募投項目就更加讓人失望。一個是稅控收款機產業化項目,投入4998萬元,未產生任何收益;另外一個是二代身份證閱讀機項目,投入 3520萬元,僅產生324萬元收益。這意味著8500多萬元打了水漂。
經過記者粗略統計,精倫電子自上市以來,2002年至2009年,累計虧損達1.9億多元;至2009年上半年,經營性現金流為負1.63億元。
在公司主營如此“不景氣”的情況下,精倫電子氣派的關南工業園綜合大樓卻蓋起來了,主體結構于2005年封頂。公司稱是使用自有資金1.5億元,總投資1.95億元建設的。
7年未分紅靠政府補助度日
精倫電子上市之后,投資者得到的回報少得可憐。
公開資料表明,公司只在上市之初的2002年,實施過每10股派4元的分紅方案,之后連續7年未進行分紅派息。即使在未分配利潤最多,達 1.34億元的2004年,也未進行分紅。隨后,未分配利潤逐年被虧損所吞噬,至去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潤為負6940萬元。
不給投資者回報,精倫電子卻想方設法開口向政府要補助。
2008年,精倫電子虧損7723萬元,如果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則虧損7850萬元,在非經常性損益中,獲得政府補助210萬元;2007年,盈利691萬元,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1860萬元,這年獲得政府補助53萬元。
據知情人透露,為了避免公司股票被ST,去年年末,精倫電子高層也曾開口向相關政府部門要補助,一開口就要數千萬元,但被政府方面拒絕。這也直接把精倫電子推向了ST的邊緣。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教授喬新生則表示,“中國的上市公司先天不足,許多上市公司長期不向股東分紅,這在任何市場經濟國家都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根本原因就在于企業缺乏社會責任。”
兩次“轉型”
項目生命期不超3年
精倫電子最早的定位是生產電話計費器、IC卡電話,2005年,精倫電子宣布轉型,進軍稅控收款機產業化項目以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證閱讀機具產業化項目,但這一轉型在第二年即宣告失敗。
2006年,精倫開始謀劃向消費電子領域轉型,選擇車載導航系統GPS。
2007年,GPS產品的銷售收入4228萬元,實現利潤700多萬元。對此,精倫電子似乎充滿信心。2007年的董事會報告說,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汽車類消費電子產品形成可觀的需求。2007年是公司進入民用消費類產品市場的第一年,就有了一個良好的開局。并稱公司“開始進入二次發展的良性軌道”。
《證券日報》記者當時參加了公司2007年的年度股東大會。會后,公司董事會秘書張萬宏與投資者溝通的時候,向投資者描繪了公司的發展前景。張萬宏當時說,2007年公司的民用消費類產品銷售收入4200多萬元,獲得了市場的初步認可,2008年將繼續產品開發和市場渠道的建設。
可是好景不長。第二年,也就是2008年,精倫電子的消費類電子產品的經營業績卻開始下滑。營業收入3633萬元,實現利潤535萬元。去年上半年則開始虧損,營業收入1274萬元,利潤-50萬元。
第三次轉型
董秘稱目前不重組
精倫電子進軍GPS車載導航系統市場是作為轉型的重要一步,但短短兩年時間,即告虧損,轉型并不成功。在2009年半年報中,精倫電子分析原因把虧損的原因歸結于轉型,稱“是從傳統銷售渠道轉向網銷的過渡過程中,銷量出現了較大的下滑”。
張萬宏上周五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說:“GPS市場競爭太激烈,利潤又薄,公司將不再開發新產品,僅銷售已有的幾種產品。”
看來2007年選擇的以生產消費類電子產品為主的轉型已經舍棄,精倫電子又開始新的轉型,全面向方案設計、IT服務方面轉型。
張萬宏說:“公司原是電子產品的全能型企業,包括設計、采購、制造、銷售、服務兼備。現在看來這樣一整套體系,精倫電子有些環節能力有限。但我們的優勢是技術,所以將其他環節弱化,突出設計環節。”
將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精倫電子怎么應對?張萬宏說,虧損3年才暫停上市,公司還有1年的時間,2010年的努力方向是確保盈利。今年一季報還可以,主營扭虧還是有希望。至于市場上盛傳的重組,他說,公司將立足自身,引進戰略投資者、資產注入最近一兩年還不會考慮,如果立足自身不行,也不排除對外合作的可能。
而喬新生教授對記者分析道:“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上市公司的整體素質。首先,上市公司沒有知名品牌,徘徊在來料加工、多元化經營的泥沼之中不能自拔;其次,企業缺乏核心產品,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公司的經營業績忽高忽低;第三,單純依靠外力尋找經濟的增長點,缺乏企業發展的原動力;第四,公司的經營者普遍存在僥幸投機心理,試圖依靠政府擺脫經濟危機。”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在聯想和浪潮之間,聯想目前處于領頭。但即使是中國最好的聯想,其云計算研究成果也只是在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之后做的一些改進,而沒有真正的自主創新。 云計算,這個讓很多人感到云里霧里的新名詞正在成為自物聯網之>>>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4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