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規劃5000萬臺筆記本電腦的產能讓國內其他城市不得不“打起精神來”。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生活在昆山的人們并不知道,自己使用的筆記本就出自身邊工廠。對于這些筆記本公司而言,“微笑曲線”仍然是經典理論。
1月26日,美國惠普公司在重慶筆記本電腦基地生產的第一臺筆記本電腦下線,這臺筆記本電腦屏幕大小為14英寸,外殼配上了喜慶的紅色。該基地產出的第一、第二臺筆記本電腦贈送給了重慶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博物館做藏品。
惠普在渝的筆記本電腦基地位于重慶西永微電子產業園管委會東側大致800米,占地1800畝。這個筆記本電腦基地在外觀上并不太起眼。
惠普重慶基地為其第一臺筆記本電腦下線請來了一批重量級客人,包括鴻海精密集團董事長郭臺銘、英業達集團董事長李詩欽、廣達集團董事長林百里。
重慶一直不掩飾要打造成為亞洲乃至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基地的想法,但一切僅僅是一個開始。
“筆記本之都”的概念外延
這幾家全球一線代工企業均追隨惠普而來,在過去8個月內,先后與重慶市政府簽署協議,計劃在重慶投建筆記本電腦代工廠,其中富士康在渝工廠的年產能為2000萬臺,英業達與廣達的高層人員在記者的輪番追問下,均對其在渝工廠的年產能及總投資秘而不宣。
此前,當地部分官員私下披露的信息曾顯示,英業達和廣達在渝工廠的年產能分別為1200萬臺及4200萬臺。
在廣達赴渝前,重慶市市長黃奇帆曾自己對媒體做了一個匡算,惠普、富士康、英業達赴渝后,如果算上富士康、英業達在渝生產的非惠普品牌的筆記本電腦,則該市的筆記本電腦年產能將達到5000萬臺——黃奇帆認為這一產能已經是全國最大,因為此時全國的筆記本電腦總產能不過9000萬臺,上海松江的筆記本電腦總產能也不過3800萬臺。
重慶市外經委主任李建春1月19日披露的信息顯示,本月內還將有“兩大”筆記本電腦代工企業在該市落戶。
重慶計劃在2015年前將當地的筆記本電腦產能做到8000萬臺,占未來3年全球新增的1.6億臺筆記本電腦的一半。
不過,目前的信息顯示,惠普、富士康、英業達、廣達等全球知名筆記本電腦企業及全球重量級代工廠落戶重慶后,當地還要順勢收納一批尾隨而來的零部件生產企業。
全球最大的硬盤生產企業希捷公司全球執行副總裁大衛·莫斯里(Dave Mosley)1月26日在回答《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提問時稱,該公司有在渝投資建廠的想法。
“真正笑起來”的基地?
富士康此前主要是做筆記本電腦零部件的,該公司2009年8月與惠普公司在渝投建年產2000萬臺筆記本電腦的消息公布后,意味著本來該屬于廣達、英業達等筆記本電腦整機生產廠的蛋糕被富士康“跳起來”叼走了。
富士康的“撈過界”刺激了其他幾家筆記本電腦代工巨頭。就在惠普、富士康在渝投資30億美元的筆記本電腦項目公布后一周,廣達方面即派出5位高管悄然赴重慶考察,并在今年1月21日與重慶市政府簽署初步協議,也要在渝投建筆記本電腦代工廠。
廣達集團總裁梁次震1月21日還表示,廣達在渝將并不只生產筆記本電腦,還會生產有CPU芯片及軟件支持的其他消費類電子產品。梁次震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他們會介入一些零部件行業。
黃奇帆1月26日稱,重慶的筆記本電腦基地與世界各地的筆記本電腦基地相比,有三個顯著特色,一是重慶基地中的筆記本電腦廠商將整機與零部件生產進行整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筆記本電腦的生產成本;二是重慶基地中的加工產品與研發相結合;三是加工基地與結算中心相結合。
由于上述三個結合,加工貿易中最經典的“微笑曲線”高端是研究、科技、銷售、物流、金融結算,低端、中端是生產加工,現在都集中在重慶,黃奇帆說:“重慶是真正笑起來的加工基地。”
重慶盲點
但是就在重慶的筆記本電腦基地看上去一片形勢大好之際,來自非官方部門的信息卻透射出重慶市對代工基地的一絲隱憂:英業達方面對重慶市這個筆記本電腦代工基地的物流問題持有疑慮。
一位消息人士1月27日對本報稱,英業達方面曾表示,其在上海松江的基地每天進出的貨運量需要1000多輛重型大貨車運輸,僅僅是英業達一家的貨運量放到重慶,當地的交通及道路系統就很難保證其順利運行。
重慶市西永微電子產業園負責媒體事務的工作人員1月26日表示,目前該市規劃的從該園區到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和寸灘保稅港區的專用高速公路正在專家論證階段。
“規劃很漂亮,但是還沒有落到實處。” 重慶市社科院研究院李勇1月27日稱,他個人感覺目前重慶市主要領導的主要精力放在引進這些筆記本電腦巨頭上,“主要精力不在解決物流問題上,這是目前重慶市筆記本電腦基地最大的瓶頸問題。”
希捷公司全球執行副總裁大衛·莫斯里1月26日也對重慶的物流成本表示了擔憂。
韓國三星集團大中華區總裁樸根熙1月26日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稱,由于該公司在華生產的產品95%用于出口,因此該公司會考慮“更方便”的地方來投資。在他看來,中國東部沿海城市的物流成本相對更有優勢,但是在25日聽取了重慶市主要領導介紹該市的物流發展計劃后,他的這種成見有了一些改變。
重慶市筆記本電腦基地面臨的另一個瓶頸問題是零部件企業嚴重缺位。廣達集團總裁梁次震1月21日稱,重慶市接下來需要考慮筆記本電腦零部件企業的問題。
在這方面,惠普可能將充當重慶“招商大使”的角色:1月26日應邀到訪惠普重慶基地的全球筆記本電腦產業鏈的企業中,三星電子、京東方、群創廣電、日本爾必達公司、AMD、仁保集團、南亞科技、偉創力、希捷、LG集團等20多家公司大人物齊聚重慶。但接下來的談判和落實目前尚不得而知。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去年12月22日,嘉盛集團宣布,將收購中聚雷天公司應用于交通工具的鋰釔電池業務,收購代價預期27.5億港元。受此利好推動,12月23日嘉盛集團復牌后,股價繼續一路上漲。 比亞迪在港股創造出股市神話之后,另一個鋰電池>>>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4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