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王小凡)有IT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為爭“市”奪利引發的紛紛擾擾,是是非非。
2009年,金融風暴的肆虐放大了人性的陰暗面。“贏者通吃”、“勝者為王”,已演變成時下各行業最基本的信條,仿佛沒有置對手于死地的謀略和勇氣,就算不上是真正的行業領袖。
“利”字當先,商業領袖也免不了縱橫捭闔,逢場作戲。馬化騰之于騰訊,郭臺銘之于富士康,張朝陽之于搜狐……都難免卷入人們口誅筆伐的漩渦之中。有人說他們是中流砥柱,力挽狂瀾,也有人說他們是道德淪喪、見利忘義,但這并不妨礙他們的風采。有爭議才彰顯是非,才能糾偏和矯枉,IT江湖也因此而更加異彩紛呈。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傳統的商業模式已經讓人生厭,IT精英們不斷修正和挑戰行業準則及游戲規則。為了江湖之利,他們置商業倫理于不顧,殺得分外眼紅,上演了一幕幕以鄰為壑的戲碼。但這本身就是一個商業悖論——不要迷戀一統江湖,那只是個傳說。
在此,我們記錄下這些爾虞我詐、神秘詭異的商戰,個中是非曲直,任由讀者和歷史公論。
郭臺銘:洗心革面求變還是貓哭耗子假慈悲
時間:2009年7月16日
地點:深圳
人物:郭臺銘
故事梗概:因為一部手機,年僅25歲的孫丹勇將自己短暫的生命終止在了富士康。
2009年7月16日,孫丹勇從深圳兆麗花園小區12樓跳樓自殺,成為眾人扼腕的頭條新聞。事件源起公司交其郵寄給蘋果總部的16部iPhone樣機,客戶只收到15部。
7月19日,網上一個帖子披露了他自殺前與同學最后的聊天記錄,引發了媒體的口誅筆伐。帖子透露,孫丹勇死前受到來自富士康的非人道對待,尤其是以富士康環安課課長顧欽明為首一幫人的毆打、非法搜查和拘禁等為最。孫丹勇在遭受非人折磨后,才選擇了跳樓自殺的方式,以證明自己的清白。
該帖子陳述:7月15日上午11點左右,孫丹勇被環安課帶走審問,下午環安課去孫丹勇家(女友在家)查抄,之后主管讓孫丹勇去查找一些資料。直到晚上,孫丹勇還在環安課接受訊問。
對此,顧欽明稱:在獲悉樣機丟失后,他讓孫丹勇模擬當時交接手機現場,孫說自己曾中途離開,且“不確定交箱時數目正確”。但從一女同事處了解到,產品交接時孫丹勇一直在場。經調查,孫將一箱產品放在設備室,這是違反規定的,他應將產品放在物料倉。顧欽明還表示,搜家是孫丹勇提出的,并極力否認毆打孫丹勇的說法。
7月20日,富士康召開了相關會議,當晚11時許,由行政總經理暨商務長李金明向總裁郭臺銘匯報情況。郭臺銘對事件作了口頭批示:“人家是個農村出來的孩子,家里培養個大學生很不容易,集團要盡全力做好死者家屬撫恤工作,從優處理善后事宜。如果發現員工有失妥當的行為,請集團工會第一時間介入調查。同時,要做好家屬的心理撫慰工作。”
隨后,富士康向媒體發表聲明,對處理孫丹勇事件提出5點意見:對發生此事表示歉意、對相關責任人立即停職、做好死者善后事宜、檢討富士康內部管理不足、加強對年輕員工的精神幫助。
正方:富士康一直是個是非之地,作為內地最大的出口企業,郭臺銘從未想過如何去提振公司形象,修正粗暴的管理方式,這是他需要反思和檢討的。富士康有數十萬年輕員工,他們是公司成長的基石和動力。孫的自殺,無論出自何種原因,都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富士康管理失當和人情冷漠。
反方:此次樣品丟失對富士康聲譽是一大打擊,很可能影響到其與蘋果的合作關系,孫丹勇對此事負有一定責任。盡管如此,郭臺銘聽聞此事后,依然要求從優做好孫丹勇家屬的善后事宜,已經體現出了他的溫情一面。孫丹勇選擇輕生之路,也與其處理問題的方式過于軟弱有關。
點評:《華爾街日報》曾這樣寫道:“幾乎在世人沒有察覺的情況下,郭臺銘已將他的公司變成了中國最大的出口企業以及世界最大的電子產品代工企業。”但《華爾街日報》只寫到了富士康華麗的表面,沒有觸及其背后的“血淚史”。這家企業從它誕生那天起,就一直在制造悲劇。
一部手機引發的一宗命案!這是很多人給這件事的定義。同情孫丹勇、聲討富士康,幾乎成了事件的主基調。事后,人們還為他建立了一個網上紀念館,默哀、悼念。
作為內地最大的出口企業,富士康的名聲與公司的規模和業績極不相符,血汗工廠、人情冷漠、人性泯滅,幾乎成了大多數人的共識。富士康等級森嚴,大陸員工地位低下,臺干一直占據著絕大多數要職。同時,由于資本在與員工力量對比中處于強勢地位,有恃無恐地侵犯員工的權益,導致部分員工出現心理異常,在不堪承受壓力之下,選擇輕生。從這個意義上說,不對等的公司文化與管理制度,將孫逼上了絕路。
通過孫丹勇自殺,可以看到富士康員工的辛酸與血淚。2007年6月,富士康一女工在廁所上吊自殺;同年9月,富士康一名員工在辭工2小時后猝死……這樣的悲劇一再上演。
郭臺銘在臺灣被人稱為業界的“成吉思汗”,這其中也含敬畏之意。他為富士康植入霸道的管理文化,再經過各管理階層的放大、扭曲和變異,對員工造成了強大的心理壓力。有員工自嘲,“在富士康干活就像一條狗”。追求利潤最大化是資本家的本能,但將巨大壓力拋給員工去承受,這種竭澤而漁式的盤剝和壓榨,遭人唾棄。
這些年來富士康事故不斷,郭臺銘卻未對公司落后的文化進行改良和反思。郭臺銘對“孫丹勇”事件的“檢討”,不過是貓哭耗子假慈悲。他常用這種伎倆來轉移公司的輿論危機,看多了,感覺他就是一個實力派演員。
相關鏈接:IT時代周刊:2009年IT10大爭議人物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樸根熙表示,最近三星也深切感受到沿海人力成本提高帶來的不便。而在和重慶接觸的過程中,也了解到重慶在物流上面的變化,航空、水運、鐵路的多方位發展,極大地改善了重慶的物流環境。這也讓三星開始關注起重慶的發>>>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郭臺銘被《IT時代周刊》評為2009年IT10大爭議人物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4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