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吳雨 《IT時代周刊》記者 周劍)北京時間1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西門子周一宣布,由于無法與前首席財務官海因茨-喬奇姆·紐伯格(Heinz-Joachim Neubuerger)和前通訊業務主管托馬斯·甘斯文特(Thomas Ganswindt)兩位公司前董事達成庭外和解,該公司已將上述二人告上慕尼黑法院。
西門子是世界上最大的電氣和電子公司之一,業務涉及信息通訊、自動化與控制、電力、交通、醫療、金融、照明和家用電器業。但2006年11月曝出的行賄丑聞使西門子名譽掃地,西門子公司核心最高層陸續受牽連,包括西門子當時的監事會主席馮必樂及首席執行官柯斯菲爾德相繼主動辭職,更有西門子總部一高管被拘捕認罪。
2006年11月,德國警方突襲了西門子總部,揭開了西門子腐敗案調查的序幕。據西門子內部調查顯示,1999年至2006年期間,共非法動用20多億美元進行賄賂,以獲得訂單。西門子在2008年12月同意向美國和德國支付近16億美元罰金,從而結束持續已久的行賄案調查。
分析稱,海外行賄在西門子不是個案,而是系統性的、制度性的全面行賄,其深度和廣度相當驚人,有著悠久傳統,有法律根源。德國法律在1999年之前并不把海外行賄認定是刑事犯罪。這樣的法律環境鼓勵了大部分業務在海外的西門子上下形成了行賄成風的公司文化。
德國媒體曾報道西門子五成訂單通過商業賄賂的形式取得,而在中國情況更嚴重。據報道,西門子醫療的經銷商向記者透露,“事實上,在中國遠不止這個比例,以我和身邊的同行為例,基本上這樣(通過商業賄賂的方式)來取得訂單的比例達八成以上。”
16億美元結束了外部壓力,但西門子內部斗爭還未結束,該公司在2008年7月對公司11位涉案前高管提起訴訟并要求賠償。
2009年12月初,西門子與包括前兩任首席執行官馮必樂(Heinrich von Pierer)和柯菲德(Klaus Kleinfeld),以及約翰內斯·費爾德梅爾(Johannes Feldmayer)、居爾根·拉多姆斯基(Juergen Radomski)、烏里爾·沙里夫(Uriel Sharef)和卡爾-赫爾曼·鮑曼(Karl-Hermann Baumann)在內的6位董事就賄賂丑聞賠償達成和解。
其中,馮必樂和柯菲德將分別向西門子支付500萬歐元(約合755萬美元)和200萬歐元的賠償。沙里夫同意支付400萬歐元;費爾德梅爾和拉多姆斯基同意支付300萬歐元;鮑曼同意支付100萬歐元。此前,西門子已同克勞斯·烏赫勒(Klaus Wucherer)、魯迪·藍普新(Rudi Lamprecht)和愛德華·克魯巴西克(Edward Krubasik)等三位董事達成了和解協議。
但西門子無法與海因茨和甘斯文特達成庭外和解,于是將二人告上法院,并在訴訟中分別向海因茨和甘斯文特提出了1500萬歐元和500萬歐元的索賠。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并購、“畫皮門”、SaaS、服務四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賄賂賠償和解不成 西門子起訴前高管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5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