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在月初的CES上展出了兩款IdeaPad家用娛樂新本Y460和Y560,搭載了Core i7/i5/i3系列處理器和Mobility Radeon HD 5000系列顯卡,性能相當引人注目。日前,聯想“全球競爭力分析師”Matt Kohut又在公司博客上披露,這兩款機型還將有一項殺手锏,那就是融合固態硬盤和傳統硬盤優勢的“RapidDrive”智能混合硬盤技術。
Matt Kohut在博文中表示,在固態硬盤剛剛興起時,曾有不少企業提出了搭載閃存作為緩存的“混合硬盤”技術,能夠兼顧成本、速度和容量。這種技術雖然至今也 沒能在實際產品中獲得成功,但部分喜歡嘗鮮用戶已經在自行實踐著這樣一種理念。比如他本人的工作用機ThinkStation S20,使用了一塊256GB SSD作為系統盤,安裝Windows 7和所有軟件,一塊300GB萬轉西部數據VelociRaptor作為交換分區,存儲文檔、圖片等,最后還有一塊750GB 7200rpm硬盤存儲其他文件。
根據他的分析,混合硬盤技術沒有在市場中獲得成功的原因只要包括:首先,盡管價格一直在下降,但閃存價格相比傳統硬盤仍然高得多。第二,閃存的容量 不夠大。由于用戶買不到(也買不起)2TB的固態硬盤,因此即使選擇了固態存儲,安裝軟件時還是要斟酌究竟是否把它裝在空間寶貴的固態硬盤上。況且這種選 擇只能給那些“懂行”的玩家來做,普通用戶可能根本不清楚C盤/D盤或是SSD/HDD的區別,讓大多數人選擇這種固態硬盤+傳統硬盤的配置肯定是不現實 的。
正是因為這種原因,聯想開發出了RapidDrive技術,并將首先應用于IdeaPad Y560/Y460筆記本。采用這項技術的機型會在Mini PCI-E接口上安裝一塊32GB或64GB的固態硬盤,同時依然使用一塊傳統HDD硬盤。RapidDrive技術的獨特之處在 于,用戶并不需要考慮哪些文件存儲在SSD上,哪些文件存儲在HDD上。從用戶的角度來看系統中只有一塊硬盤,RapidDrive算法 會自動優化完成速度和容量協調的工作,凡是需要經常讀寫的小塊數據都會被移至固態硬盤,而需要長期存儲的大文件則會在傳統硬盤上保存, 兩者之間隨時進行數據交換。
聯想表示,RapidDrive和Intel曾經提出的TurboMemory迅盤技術完全不同,不需要人為進行干預,更加自動化。另 外,RapidDrive中的固態存儲空間也要比迅盤大得多。根據聯想的測試,兩臺同樣配置的IdeaPad Y560筆記本,一臺使用RapidDrive混合硬盤,一臺則只有傳統硬盤。當同時載入一組大型程序時,RapidDrive機型只用了13 秒,傳統機型則用了大概30秒才完成。
目前聯想正在申請RapidDrive技術的專利,預計3月初IdeaPad Y460/Y560上市時,該技術將作為一項可選配置推出。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IBS是愛爾蘭當地最大的數字成像與打印解決方案獨立供應商。 據國外媒體報道,打印設備商施樂今日宣布,公司將斥資3100萬美元收購愛爾蘭商業系統公司(IBS),以擴大其在該國的業務范圍。 IBS是愛爾蘭當地最大的數字成>>>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5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