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陳伶帆、《IT時代周刊》記者王一水)英特爾最近好事連連。一是財報好過預期,二是因為AMD前高管的言論,使得其對FTC的指控反駁增加了更多底氣。
上星期四(1月14日),英特爾稱公布的第四季度財報顯示,英特爾第四季度銷售收入達106億美元,其股票周四上漲了2.5%,每股收益30美分利潤。
同在當日有報道稱,在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對英特爾的調查過程中,包括魯毅智(Hector Ruiz)和亨利·理查德(Henri Richard)在內的AMD前高管曾承認AMD的產品確實比較差。亨利-理查德2004年稱從客觀講,不但用戶不會購買AMD芯片而且如果自己不在AMD工作也絕不會采用AMD芯片。此外他還稱只銷售處理器而非平臺的AMD很可憐,外人對AMD的印象也是價廉質低的消費類品牌。魯毅智則曾說AMD采取的戰略使其無法“在移動領域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因為“AMD在開發筆記本適用產品方面的起步時間太晚了。”另在2005年,一位匿名AMD高管表示AMD在提高產品產量方面的執行力度一直很差。
那么,這如何與微軟能扯上聯系?眾所周知,微軟與英特爾已兩度組成“wintel聯盟”,但這并不是這件事的理由。
實際上,微軟在這兩件事中,并沒有真正起到直接的作用,準確地說,是微軟并沒有“主動”參與其中,然而,IT市場的運作規則與英特爾的營銷策略,使得微軟在其中起到了微妙的作用。
首先是第一件事,據MarketWatch網站市場觀察員Therese Poletti撰文稱,英特爾(INTC)好于預期的第四財季表現很可能是在傳遞一個信號,即根據英特爾提供的芯片銷售數據,預示著消費者在個人電腦消費方面的情況沒有太大起色,但是企業面的需求很可能正在逐漸增長,許多電腦公司都在重建新的服務器庫存。
而對這一切,市場觀察員Therese Poletti稱,不必說,這預期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應該歸功于微軟(MSFT)的操作系統升級。英特爾首席財務官Stacy Smith也聲明稱,在此條件與2010年經濟環境轉好的大環境下,預計2010年會是出貨量強勁增長的一年,消費者市場將繼續強勁增長。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大企業更換陳舊PC的跡象,但是他預計這個事情將在今年發生。
其次是第二件事。英特爾在17日對FTC的反壟斷調查作出的回應,它提出了抗辯,并批評FTC“試圖把英特爾變成一家公用事業公司”。英特爾在回應中表示,鑒于AMD前高管們的言論表明,即便是主要競爭對手也承認英特爾是微處理器行業無可爭議的主導者。AMD自身的問題才是導致戴爾拋棄與AMD的訂單轉用英特爾產品的直接原因,AMD在市場競爭中失敗都是咎由自取。英特爾還稱,加州反壟斷案的一些起訴證據不具備普遍性,是“經過精心挑選”的,而且引起這些爭端的因素純粹是由產品在價格方面的區別所引起。
英特爾稱公司并沒有主宰顯卡市場,也沒有阻礙競爭,反倒是FTC提出的救濟措施是在扼殺創新,英特爾對此表示批評。
英特爾的這種抗辯理由,很明顯,它是在效仿當年微軟與司法部的爭議。不得不說,微軟當年開了個非常經典的先例,而英特爾,也十分聰明地學習了這個先例。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盡管業界預計4-5月份深圳將有百家山寨廠商涌入電子閱讀器市場,然而,記者在與這些山寨主的交流中發現,不少山寨主對未來市場還存在不少擔憂。山寨電子閱讀器要想獲得成功,還面臨不少難題。 電子閱讀器的驟然火爆吸>>>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5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