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軟亞洲工程院院長張宏江
休假回來,聽到大家都在談論影片《阿凡達》,甚至不惜到影院排起長龍,就為一睹《阿凡達》的風采。我休假期間在美國與家人一起觀看了這一“驚世”大片,也確實為片中所描繪的氣勢恢宏的外星空間、美輪美奐的瑰麗奇景,以及蕩氣回腸的愛情故事所震撼。與此同時,也有朋友問我,片中所展示的人類2154年的科技場景——無處不在的多維屏幕、信手拈來的可視化信息等,到底什么時候能夠實現?
其實,大導演卡梅隆所展現給我們的未來科技并非只是杜撰與臆想,微軟的未來的研發呈現出這些技術的雛形,有些甚至已基本成熟。更讓人誠服的是大導演卡梅隆在14年前便已寫好該劇本,只是由于當時特技所限,才將心愛劇本擱置一旁;另外自小就沉醉于科幻作品的卡梅隆在科技領域造詣頗深——作為美國宇航局科學顧問,參與了火星探測計劃,并參加了火星探測相機的研制。作為科幻作家、大導演、技術專家的卡梅隆,對未來科技的預測與微軟所正在做的技術研究與開發,在某些方面竟如此不謀而合。由此可見,對于未來人類生活的暢想,人們都在沿著類似的內在規律去探索。
微軟眼中“未來的一天”
不久前,微軟發布了一組視頻,描摹了在“未來的一天”,人們的生活、工作與溝通正因突飛猛進的IT科技而發生巨大變化。
場景一:在辦公室,窗戶、墻壁、辦公桌和空間隔板隨時可以成為顯示屏,只需手指輕輕一點,就可以由云服務器里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通過幾個簡單的手勢或是聲音命令即可與朋友實時分享。
場景二:在家中,每天必看的報紙就像《哈利·波特》中的“預言家日報”一樣,其中的插圖可以以視頻形式播放,對于感興趣的短訊,也只需手指點擊進入,即可獲得更多詳細報道。
場景三:在一個陌生的機場,只需要一個信用卡大小、包含通信功能的手持設備,即可查詢當前航班狀態,還可實現智能化、動態化、人性化的路徑導航,甚至可以激活地板上原本隱藏的指示燈,自動指引用戶前往登機口。
場景四:在不同國家、操不同語言的兩個孩子,正透過如巨幅落地窗般的顯示屏和機器翻譯功能“面對面”交流,而無需介意空間和語言的壁壘……
對上述場景,如果用科普語言來來概括,可以歸結為“四個不在”,即:數據無處不在、互聯無處不在、顯示無處不在、應用無處不在。
四個“無處不在”
數據無處不在是“云-端計算(Cloud-Client Computing)”、“軟件+服務(Software + Service)”發展的必然結果--數據資源將集中在遍布全球的“云服務器”中,用戶可以透過PC、手機、電子閱讀器等各種各樣的“端”來隨時獲取所需的數據、軟件和服務。
而要實現“以數據為中心的計算”(Data Centric Computing),就需要無處不在的互聯,也就是更廣范圍、更大帶寬的互聯網接入--隨時隨地從“云服務器”中獲取各類數據,就像從本地PC/服務器上獲取一樣快速,同時信息量可遠遠超過本地存儲所能容納的體積。
無處不在的顯示則解決了呈現形式的問題。而今,包括微軟在內,許多企業都在研究如何將顯示屏變得更大/更小、更纖薄、更清晰,一些新技術(如OLED)已經顯示出較大潛力。未來,墻壁、窗戶、桌面都可以成為屏幕;另一方面,通過整合顯示技術、智能傳感網絡、數字墨水等領域的最新技術成果,可以讓各種計算設備更像一個Tablet、一張紙,乃至水杯外壁都能準確顯示出當下的室溫和水溫,手機也將具備刷新公共事務信息(如交通狀況、惡劣天氣預警、商場打折信息等)或是辨識周邊事物(如動植物)屬性的能力。
應用無處不在可以看成是前三個“無處不在”的必然結果,同時意味著更加簡潔、更加智能化的操作方式。生物識別技術可以準確識別用戶身份,讓任何人自由、安全地出入公共網絡與私人存儲空間,以保證計算安全;借助不斷進步的自然用戶界面(Natural User Interface),通過多點觸控、聲音控制、姿態控制等控制方式,人類可以更加輕松地與電腦互動。當前,Microsoft Surface、iPhone和一些采用Windows Mobile系統的手機都可以很好地支持觸控操作,而且微軟還在Windows 7中首次引入了該技術——只要液晶顯示屏支持觸控,用戶便可暢享指點操作的樂趣。
讓“未來”生活成真
“未來”生活看起來很酷,只要伸一伸手、抬一抬腿、張一張嘴就能夠得到想要的信息,感覺真是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甚至頗具“科幻”意味,所以也可能感覺離我們很遙遠。
但其實,這樣的生活已經是觸手可及,少則3、5年就可能變為現實。因為,所有的應用場景都立足于實驗室(如微軟中國研發集團)的現有技術,甚至于正在走向主流應用,如“云-端”計算、自然用戶界面、下一代顯示介質、數字墨水、智能傳感網絡等。如果不計成本,在現階段即可以搭建出文章開頭所描述的場景。
眼下,阻礙這些技術普及應用的惟一瓶頸就在于暫時居高不下的成本。但當越來越多的廠商投身相關領域、且用戶需求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時,成本的問題即會迎刃而解。
甚至,可以據此暢想一下未來辦公室或住宅的裝修:各種規格的顯示屏/顯示墻、應用了數字墨水技術的小家居用品、傳感器網絡、生物識別終端、遠程視頻電話系統等,都可以像購買標準建材一樣去購買。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今年1月8日英特爾在美國消費電子展(CES)上同時發布了近30款處理器,包括了適用于筆記本、臺式機的產品。深圳無疑是走在了科技潮流的最前線,在英特爾發布不到48小時,華強北各大筆記本賣場,不少柜臺聲稱采用新處理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微軟:云計算讓《阿凡達》式生活變為現實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5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