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展出的電子書閱讀器
CES會場展出的電子書閱讀器琳瑯滿目,但令人質疑的是,想買的人究竟有沒有那么多。
Amazon(亞馬遜)宣稱Kindle是該公司最暢銷的產品,但這個電子書閱讀器市場龍頭不肯透露實際賣出多少臺。索尼的閱讀器行銷多年,連鎖書商邦諾公司(Barnes &Noble)挾著Nook加入戰局。但其他競爭對手也接踵而至,市場勢必有一番激戰。
Gartner分析師Allen Weiner說:“只是在設備上提供圖書閱讀功能,已成為平價商品化的產品。”
的確,在CES特別開辟的電子書專區充斥著形形色色外觀類似Kindle的閱讀器。其中有一些比較突出,例如屏幕比Kindle大的Plastic Logic的Que和Skiff,或者具有彩色液晶屏幕,像是Spring Design的Alex和Entourage Edge。
但采用尺寸較大或彩色屏幕的閱讀器,售價也跟著提高。Spring Design的雙屏幕設備要價359美元,Plastic Logic的Que售價從649美元起跳,而且這些機型都不能無線上網。更高端的Que提供AT&T 3G上網功能,但定價高達799美元。
除了價格問題外,如何在眾多廠家電子書閱讀器中殺出重圍、吸引消費者的目光,也是個問題。
邦諾公司可以運用自家的品牌名氣和眾多的實體書店宣傳Nook,其他廠商也紛紛借合縱連橫,努力爭取賣場陳售空間和加深消費者印象。Que將通過邦諾書店銷售;Spring Design與另一家連鎖書店Borders合作,日后Alex閱讀器日后可望在Borders書店上架。Skiff則借助電信運營商Sprint旗下的1,000家門市銷售產品。
更令人屏息關注的,是來自蘋果的威脅,因為各界盛傳蘋果1月將宣布一款平板電腦。Weiner說:如果蘋果真的推出平板電腦,而且功能與預期相符,當然會立刻改變游戲規則。
因此,電子書閱讀器制造商絞盡腦汁,要凸顯自家與眾不同的特色。出版商Hearst支持的Skiff強調軟件功能,目標是打造理想的期刊平臺與絕佳的購物體驗,希望有朝一日能支持眾廠商的閱讀器。
部分廠商干脆跳過電子紙閱讀器、直接利用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的威力,提供結合文字、影音與網絡內容的數字圖書閱讀體驗,例如數字閱讀先驅Ray Kurzweil的Blio。Blio商店預定數周后上路,初期將支持PC與iPhone。
Kurzweil認為,單一用途的閱讀器市場不大,消費者想要的是多用途的設備,既能觀賞電影,也能收發電子郵件等等。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傳統工業的快速升級改造給信息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市場契機,“兩化融合”的政策性引導究竟能讓國產軟件得到什么?而國產軟件又能否在找到自身出路的同時為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添磚加瓦? 從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子書閱讀器紅海一片 吸引消費者難度頗高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5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