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蘋果果真如各界預期推出平板電腦(tablet),這將是繼音樂播放器和智能手機之后,蘋果從PC廠商手中奪下主導權的另一個龐大的設備市場。
情勢已經很明顯,微軟在智能手機市場的市占率正逐漸縮小中。
不是說微軟、Compaq(康柏后來并入惠普)和英特爾沒有機會,記得2000年推出的康柏Compaq iPAQ PDA嗎?這款個人數字助理(PDA)搭載英特爾StrongARM芯片和Windows Mobile軟件,曾經被視為極具“潛力”的產品。iPAQ本可能演變成iPhone,或至少是iPod或黑莓機(BlackBerry)。然而,事實不是如此。
時間快轉到2010年,也許蘋果1月就會宣布一款平板電腦,然后,突然間,人人都渴望擁有一臺平板電腦(據說稱為iSlate)。
這令人質疑,這些年來,微軟、英特爾、惠普等PC軟硬件廠商有的是機會,為何不能推出轟動市場的平板電腦? 相反地,他們提供的盡是不吸引人、笨重、笨拙的可變身(convertible)筆記本電腦,在PC市場激不起什么火花。
這些科技業巨人,不論是微軟、英特爾、惠普或戴爾,個個財力雄厚,研發人才濟濟、市場影響力強大、科技資源豐富,為什么竟一直沒能推出一款令人一見鐘情、無法抗拒的薄型平板電腦或多媒體觸控器(media pad)。
答案恐怕是:因為蘋果有能力這么做。
很可能發生的情況是,蘋果推出一款平板電腦或多媒體觸控器,令美國甚至全世界驚艷,狂賣成千上萬臺,然后引起微軟、英特爾、惠普、戴爾等公司紛紛跟進,市場上于是紛紛推出仿制的設備,但銷售量無法與蘋果的原創產品相提并論。
這正是近年來新設備市場的成功模式:由蘋果開創新的市場,然后其他廠商瘋狂跟進。
另一個因素是英特爾。英特爾也想跨足這個領域,但英特爾及其PC盟友甩不掉傳統筆記本電腦設計的束縛,而且英特爾在打造省電型system-on-a-chip移動設備處理器方面仍落后Qualcomms和Texas Instruments,而這類智能手機用的處理器很可能會進駐平板電腦。
因此,我想問英特爾等公司:如果蘋果真推出平板電腦,那么到2011年,究竟還會有多少人想買上網本(Netbook)或搭載英特爾芯片的MID(移動上網設備)?答案是:大幅減少。
同時,亞洲廠商可望在2010年推出采用Nvidia Tegra 2芯片的平板電腦。事實上,Nvidia已經開始制造一款具競爭力的system-on-a-chip,用于小型設備。六年前,英特爾本有機會讓XScale (前身是StrongARM)大舉進駐小型設備,但卻錯失良機,F在,英特爾設法把即將推出的"Moorestown" Atom芯片塞進智能手機。
英特爾可能相信Moorestown是很棒的構想,但現在時機可能太遲,蘋果這方面的技術領先英特爾大約三年。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美國市場研究公司BroadpointAmTech分析師布賴恩·馬歇爾(BrianMarshall)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當用戶不在Wi-Fi熱點區域內,蘋果平板電腦將使用Verizon的數據網絡接入國際互聯網。 1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知情>>>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微軟、英特爾將把平板電腦市場讓給蘋果?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5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