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發明了BT這項技術,布萊姆.科恩被譽為“BT之父”,和“萬維網之父”蒂姆-伯納斯.李、谷歌創始人布林和佩奇等人并列十大最有影響力的互聯網人物。但電影公司則稱布萊姆為“臭名昭著的發明者”。對此,多年來只看正版DVD的布萊恩.科恩,接受《外灘畫報》的越洋專訪時表示:“人們總是希望我 選擇一邊,當一個版權衛士或者反版權斗士,但我只是技術提供者。在我開發這一軟件的時候,版權侵犯并不是我要考慮的。”
2009年11月的一天,“BT之父”布萊姆.科恩(Bram Cohen)正參與錄制一個電視節目。
“有多少人憎恨這個男人?”主持人問現場的觀眾,舉手者寥寥無幾。當然,當天到場的觀眾大部分是網民而非電影行業的管理者。
2001年,布萊姆.科恩寫出BitTorrent這個程序。此后,他就一直面臨冰火兩重天的際遇:網民將他視為神明,電影公司則稱他為“臭名昭著的發明者”。
原因很簡單:任何人都可以用BitTorrent這個開源軟件從事盜版和非法下載的行當。過去8年,全球出現大量從事非法業務的 BitTorrent網站。這些網站在全球遭到圍堵,無論是在美國、英國、芬蘭、意大利還是日本。在中國,最近也出現很多關停BT網站的事件。對此,布萊 姆和他的BitTorrent公司拒絕做出評價。
“人們總是希望我選擇一邊,當一個版權衛士或者反版權斗士,但我只是技術提供者。”接受《外灘畫報》越洋采訪時,布萊姆表示,“在我開發這一軟件的時候,版權侵犯并不是我要考慮的。”
自閉癥患者開發出BT技術
1975年,布萊姆.科恩出生于紐約上西區的一個普通家庭,那時正是一個計算機技術步入繁榮的年代。
像許多偉大的程序員一樣,童年時代布萊姆就在某些方面表現出驚人的天賦。5歲時,他開始在父親那款新式的Timex Sinclair鍵盤上學習C語言;16歲時,他已經可以用三種語言編程。
1993年,布萊姆進入紐約大學主攻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并在技術上小有成績,特別是在網絡共享技術上有著獨到的見解。但由于對計算機技術過分癡 迷,大學一年級,他的數學課差點沒有通過。有一次考試時,他做完第一題就交卷走人,拒絕做剩余的49道題目,他說因為那些只是第一題的簡單變形而已。
布萊姆在編程方面的天分很驚人,但他對編程之外的事情卻不感興趣。還在大學時,布萊姆參加了學校里的一個計算機講座,主講人是來自著名的貝爾實 驗室的巴特.塞爾曼。布萊姆問了塞爾曼許多問題,這給塞爾曼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塞爾曼決定:向這個年輕人提供一個暑期實習的機會,并向他介紹一種軟件中 的新算法。但布萊姆卻興味索然,自顧自地離開了。幾周后,他找到塞爾曼說自己找到了一種比那種算法快100倍的方法。
對程序的癡迷讓布萊姆與世隔絕、痛恨學校,在翻了很多心理書籍后,他判斷自己得了自閉癥。于是,在大學就讀2年后他決定輟學。后來,他曾對《商業周刊》說,如果有機會重來,他連高中的時間都不愿浪費,應該早就輟學去開發程序。
輟學后,布萊姆混跡于一些小計算機公司。1996年,布萊姆開始為大大小小的網絡公司研究有關互聯網應用技術的軟件。之后的幾年,他不斷更換工作,雖然收入不低,但工作內容都不能讓他滿意。
于是,布萊姆辭職回家。2001年4月,布萊姆開始專心設計BitTorrent軟件。它把程序分成小塊,能夠從不同計算機快速地下載文件;一 個文件越受歡迎時,下載的速度就越快。這年夏天,布萊姆收集了幾部免費的色情電影來吸引更多的人來測試他的程序,引起了一定反響。
但直到2003年BitTorrent才得到第一次被推廣的機會。著名軟件公司Red Hat發布了它的Red Hat Linux 9操作系統供免費下載,很快服務器就被擠爆了。一個名叫福斯特的用戶下載到了一份,于是他用BitTorrent將Red Hat Linux 9發布在BBS里。人們蜂擁而至,短短3天內網友們共交換了高達21150G字節的數據,這相當于美國國會圖書館的藏書量。游戲廠商暴雪也發現并使用 BitTorrent發布新推出的魔獸世界游戲。
BitTorrent的前景超過了任何人的預期,也包括布萊姆自己。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BT的使用人數就超過了2000萬人。一時間BT成為下載MP3、電影、游戲、軟件的首選軟件。
爭議中的BT
正如布萊姆最初設想的那樣,他尊重互聯網共享權,BitTorrent被放在他的網站上供免費下載,且永遠是開源的。任何人都可以對它進行改編,把它嵌入進自己的程序,利用它提供免費的電影。
問題也隨之而來。很快,美國電影協會盯上了BT,協會曾經采取一些措施,企圖干擾用戶通過BT下載電影等但收效甚微。此后,美國電影協會曾對美 國、歐洲等地的多家BT網站發起訴訟,“海盜灣”、“Torrent Spy”等著名網站不得不被迫關閉。布萊姆本人也曾遭到警告,原因是他曾利用BT與人交換了一款電腦游戲。
但布萊姆從未被美國電影協會起訴。為了防止被起訴,布萊姆堅持“只提供技術而不是內容”。正如他的妻子所言:“布萊姆可能是BT使用者中唯一不 用BT下載任何影音和非授權軟件的人。他知道那些反盜版組織正在尋找機會在法律上教訓他,他不想有任何把柄落入他們的手中。他觀看的電影全部是從商店里買 來的正版DVD,或者在線租來的正版DVD,這簡直太滑稽了。”
為了從BitTorrent日益廣泛的使用中獲益,2005年,29歲的布萊姆與來自雅虎戰略企劃部的阿希文.納文在舊金山聯合創辦了BitTorrent公司,對他的軟件進行商業開發。但他的自閉癥并未因此而好轉。
同年7月,布萊姆以BitTorrent公司CEO的身份主動約見了美國電影協會主席丹.基利克曼。沒有人知道他是如何說服后者的,但會談后基利克曼對他贊不絕口:“他是一個聰明絕頂的家伙。好萊塢已經認識到現在是時候擁抱這些新技術了。”
這次會面后,BitTorrent公司與美國電影協會達成協議,在其網站上過濾掉所有非法盜版下載鏈接,并表示“將和電影公司一同努力為用戶提供安全、合法的視頻下載服務”。
布萊姆似乎找到了BT的盈利模式:與內容提供商合作。2006年,華納兄弟電影公司與布萊姆達成協議,通過BitTorrent的網絡發行自己 的200部正版電影、電視劇,這意味著BitTorren將成為首個向用戶提供正版下載內容的“P2P技術平臺”。隨后,21世紀福克斯、米高梅等也加入 這一陣營。
獲得各大內容提供商的支持后,布萊姆有了一個更雄心勃勃的計劃,他打算開辦一家在線商店,向付費用戶提供視頻和音頻內容下載服務。
2007年,在線商店開張,當時它被視為蘋果iTunes、微軟Xbox在線商店的有力競爭者。
根據規則,電視劇將在下載后的24小時到30天內自動失效,電影則只能通過微軟的Windows Media Player在線觀看,以防盜版。但這個商店只經營了一年,便黯然結束,公司為此裁員20%。
布萊姆對記者承認,“我們對這個視頻庫的設計和建設都沒有做好。”有分析認為,BitTorrent向用戶收取的費用和廣告收入不足以填補購買版權的費用,盜版的競爭也使其喪失了很多用戶,所以才被迫關閉。
在線商店的業務失敗后,聯合創始人阿希文.納文選擇了離開,他與YouTube創始人陳士駿等人成立了一家新公司。
如今,BitTorrent的雇員仍只有30余人,是硅谷的一家邊緣企業,其大部分的精力在2008年推出的“BitTorrent DNA”上,該服務面向企業用戶,但目前仍未給公司帶來可喜的商業利潤。
有商業媒體評論說,BitTorrent一直缺乏一個清晰的發展模式。此外,布萊姆也不適應CEO的角色,與其為公司設定長遠發展目標,他更愿意編寫一個電腦程序。
B=外灘畫報
C=布萊姆.科恩(Bram Cohen)
“網上盜版”與BitTorrent完全無關
B:最近,中國關停了近百家BT網站,你對此有何評論?有分析認為BT技術在中國已走到盡頭,即便關停也有新技術會取代它,你怎么看?
C:對此,我真的不是很清楚,我們只專注于技術領域,而不是每一項具體技術的應用。我們不敢妄為中國問題或互聯網政策方面的專家。
B:在中國,受歡迎的BT網站提供的下載內容大多是免費的,你覺得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對互聯網和娛樂行業的發展有何影響?
C:互聯網的發展帶來很多新的商業模式,也向舊的商業模式發起挑戰。進步就是進步。我們評判它是否給相關行業帶來發展就好像在討論萬有引力是否 必要一樣,萬有引力是好東西嗎?如何讓人們可以得到大量的內容?怎么才能盡快得到它?如何才能隨時隨地得到它?這些技術仍在發展,在我看來都是好事。
B:你認為如何才能限制通過BT去侵權的行為?
C:人們稱之為“網上盜版”(或“網絡侵權”)的事情,與BitTorrent完全無關。BitTorrent沒有發明這種“海盜行為”,即使 BitTorrent技術沒有被我發明出來,這種“侵權”也將以別的形式而存在。BitTorrent不過是眾多通過互聯網傳輸文件技術中的一種而已。如 何限制侵權,這樣的“解決方案”必須建立在整個互聯網的水平之上,也許是社會道德總水平之上,而不是某一個具體的互聯網協議。
B:有一種說法:BT生來就有原罪,即它就是為非法下載而生的工具,在你寫這個程序時是否考慮到版權問題?它在全球的發展超出了你的預料嗎?
C:不,我設計BitTorrent的目的僅僅是把它作為一種內容傳輸協議,這個創意絕對與網絡侵權無關。當然,它受歡迎的程度和擴張的程度大大超出我們每一個人的預料。
B:你認為自己的這項發明給互聯網帶來哪些影響?
C:它使很多人能夠把他們的單機設備聯合起來,使他們的電腦可以做一個有大型服務器和超多預算的公司才能做的事情,它賦予千萬的普通網民更大的力量,也讓互聯網更民主化。
B:單就這項技術而言,還有改進的空間嗎?
C:當然,還有很大的空間。我們正致力于用多種不同方法改進BT下載,同時也用BT做流媒體傳輸。我們希望流媒體內容能直接被傳輸到網頁上—— 讓這些網頁能像YouTube、Hulu一樣受歡迎,但又有不同的盈利模式。我花了大量的時間,來進行和實時P2P相關的流媒體技術工作,盡管這個工作幾 乎就是從頭做起。所以,嚴格上講這是一個新事物,而不是一個“改進”。
“我不知道有影響力會帶來什么好處”
B:你曾經開設了在線視頻商店,初衷是什么?又為什么關閉了?
C:我們試圖建立一個圍繞BitTorrent的商業模式。但是,我們對這個視頻庫的設計和建設工作都沒有做好。正因為如此,我們覺得與其努力改善它,不如直接將它關閉了。
B:你有何新的規劃?請介紹一下你現在的工作。
C:我正在研究一個新類型的實時P2P協議,它與現在的BitTorrent是完全不同的類型。關于它的想法是,用戶將能夠實時把流媒體內容分 發成小塊,并在最短的時間里把它們分發給數百萬用戶。如今,類似的技術已經存在了,但這些技術都帶有幾分鐘時間的延遲,或者需要大型服務器的支持。這項新 技術將消除對服務器的需求,延遲也低于5秒鐘。
B:你被評為影響互聯網的十大人物之一,關于你的傳說也很多,聽說在發明BT技術之后你還靠舉債為生,是真的嗎?
C:是的,我曾用信用卡的免息期來補另一張卡的帳。即便是現在,BitTorrent已經成為一個成功的、廣受歡迎的技術,但它仍沒有轉化成一種有意義的商業成功。
諸如“最有影響力”這樣的頭銜,我認為真的很愚蠢。當我開始研究BitTorrent的時候,我還沒進入任何“最有影響力”的評選名單,但我現在則比以前有了更多的影響。
作為一個發明家,他有任何影響的前提是,他靠自己的天賦和向上攀登的努力真正發明了一個東西。我不知道有影響力會帶來什么好處,如果我是互聯網之王,我可以把大家的網頁都變成紫色,但這有什么意義呢?
B:在中國,有很多程序員是你的追捧者,但他們卻不太可能享有你這樣的聲望,你對他們有何建議?對程序員來說,什么最重要,天賦、努力,還是好運氣?
C:最主要的事情是做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做真正服務于人們的東西。開發程序不是終極目標,為人造福才是最本質的。你不應該把代碼當成一種藝術,代碼的行數應該是少而精。
同時,你應該熟讀《算法導論(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這本書,而且要知道不要只使用花式技巧。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以往,一款新筆記本若是采用全新的處理器,而這款處理器又根據全新的英特爾微架構,通常售價都很高昂。不過,內建Corei3處理器的新型筆電售價卻很平易近人。 北京時間1月5日消息,最新型的筆記本價格一定最昂貴嗎?未>>>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6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