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中心在成都開通運行
超級計算能力運用到汽車模擬碰撞試驗等領域
總投資3.5億元的云計算中心在蓉開通運行,明年底達到峰值運算能力每秒200萬億次
昨日,云計算中心在成都開通運行,這是國內第一個以企業投資、運營、管理,政府購買服務形式投入運營的商業化超級計算中心。
今年4月,成都市政府與曙光公司簽署合作協議,由曙光公司投資建設成都云計算中心,總投資3.5億元,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設。建設目標為明年底達到峰值運算能力每秒200萬億次。屆時,天氣預報、災害預測、工業設計、游戲測試等當地的各類需要“超級計算能力”的領域將迎來技術進步。
明年底達到每秒200萬億次
成都市信息化辦公室主任劉勇透露,作為成都西部通信樞紐的重大工程,成都云計算中心與成都國際數據通信直達電路、數據存儲災備中心等一起,構成西部通信樞紐的基礎技術承載體系。“該中心總投資規模約3.5億元,目前已經完成一期工程建設,共有300個節點,達到每秒30萬億次的計算能力。”劉勇稱,成都云計算中心建設目標為明年底達到峰值運算能力每秒200萬億次。
該中心原本打算一次性建好后才投入使用,但成都目前的信息化處理需求實在太大,使得該中心提前啟用。和國內其他超級計算中心不同,成都云計算中心在為本地科學計算提供商業服務的同時,還將為成都市政府的電子政務提供10萬億次的服務能力,加快當地信息化建設的速度,提高政府辦公效率。“比如物聯網的建設,大量的城市傳感器數據都將放到這里進行集中的運算處理。”劉勇說。
解了成都動漫公司燃眉之急
在云計算中心的機房里,記者見到了工作人員利用超級計算能力完成的汽車模擬碰撞試驗、飛行器流體設計等應用。工作人員稱,實際上,目前超級計算應用于各行業的創新研究,在工業設計、節能環保、新藥研制、氣象分析、地質災害預測、物聯網應用、軟件開發以及仿真模擬等方面都有廣泛的應用。
以成都打造的數字娛樂產業為例。成都數字媒體產業化基地副總經理鄧偉稱,游戲和動漫企業在產品設計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渲染處理,這十分耗費計算資源。之前,國家軟件產業基地(成都)公共技術支撐平臺曾搭建了計算能力約4萬億次的渲染集群,但現有渲染平臺已經超負荷運轉。“要滿足目前成都120多家數字游戲、動漫企業的需求,以及吸引更多大型數字游戲、動漫企業進駐,迫切需要更大規模的計算能力支撐。云計算中心為我們解了燃眉之急。”
云計算中心工作人員介紹,一個數十G的渲染處理數據文件,如果用一臺普通家用電腦來運算,需要8年,放在國家軟件產業基地(成都)公共技術支撐平臺的渲染集群上,只需要6分鐘時間,如果在云計算中心的平臺上,則1分鐘的時間都用不了。
3年內建千萬億次超算中心
近兩年,全國各地正在掀起一股興建超級計算中心的高潮。如最早行動的上海超算中心目前已經達到230萬億次主計算節點規模,并有進一步升級計劃;山東濟南計劃2010年投資6億元開始建設千萬億次超級計算中心,深圳、天津也將建設目標鎖定在千萬億次超級計算級別上。
昨天,成都市市長葛紅林也力邀成都云計算中心的投資方曙光公司,在未來3年內于成都建設千萬億次計算的超算中心。
作為“曙光”公司大股東代表,中科院計算所所長李國杰院士昨天承諾,該所將全力以赴支持成都云計算中心的建設,為成都云計算中心提供核心技術,使成都云計算中心在技術上處于領先水平。
行業人士認為,擁有超級計算的資源,不僅可用于成都本身的城市建設,周邊很多其他城市都將利用超算的計算能力,這將為成都帶來一筆資源財富。按照規劃,成都云計算中心將面向西南甚至整個西部提供計算服務,致力于建成國家級的超級計算中心。記者羅曙馳攝影報道
□相關鏈接
什么是“云計算”
云計算就是將商用高性能計算平臺的計算能力“打包”提供給有需求的用戶,用戶將計算任務通過互聯網提交到高性能計算平臺,平臺運算完成后用戶再通過互聯網取回計算成果。由于云計算屬于新興產業,目前還沒有出現既定商業模式和占據絕對優勢的服務商。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這一軟件由日本金澤工業大學研究院杉光一成教授和ANK軟件公司共同開發,名為“不要復制粘貼”。 為杜絕學生在互聯網隨意抄襲他人論文,日本一教授和軟件公司合作開發出一種可以識別復制粘貼行為的軟件,眼下已投入使>>>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6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