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位于多倫多的一家小型軟件開發公司——i4i公司在與微軟的法律訴訟中經過漫長的等待,終于等來了勝訴判決,法院還判處微軟向這家公司支付2.9億美元的賠償金。
i4i公司的董事長勞登·歐文(Loudon Owen)在得知美國聯邦上訴法院的判決之后激動的表示:“這是每一家小公司的勝利,也為每一家小公司吹響了戰斗的號角。”
兩年前,這家只有30名員工,主營文檔共享的i4i公司向微軟發起了法律訴訟。i4i認為微軟Word2003和Word2007侵犯了自己的一項專利權。這種冒犯性的行為使得用戶要使用可擴展標示語言(Extensive Makeup Language XML)進行編輯,XML是一種電腦程序語言,其可以專門為用戶設定文件內容顯示的方式和對其內容的解釋。
在2009年8月,一個德克薩斯的陪審團支持了i4i的訴訟請求,要求微軟支付2.9億美元的賠償金,并且在美國停售含有該侵權內容的Word。本周二,一家美國聯邦上訴法院支持早先的判決,其禁止微軟銷售帶有違反專利權技術的Word,聯邦上訴法院的判決將在2010年1月11日生效。
這樣一家小公司是如何“戰勝”微軟這樣的巨頭的呢?看看他們i4i是怎么做的吧:
1.預先保護好資產——i4i在1994年就向美國政府提出專利權的申請,但是一直到1998年才獲得批準。歐文表示:“申請專利權這事兒很難、很花時間,還很花錢。但是如果你事先就申請到專利權并擁有一個書面的正式文件,并且保護好你的知識產權——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辦法。”
2.好好準備訴訟過程——當你打算要和微軟這樣的大公司打官司的時候,別指望正義與公平能完全的站在你這邊。歐文解釋說:“我們事先詳細地對于相關的文件、背景以及歷史資料做了搜集和分類。我們在與首席大律師(leading counsel )以及行業中的領頭人物會見之前就已經獨立完成了相關的訴訟準備工作。”
3.不要影響公司日常的工作——大規模的、長時間的訴訟過程將大大影響公司的員工的工作,并且還會大量消耗公司的資源。為了穩定住公司日常的工作,i4i的首席技術官、也是公司創建者的米歇爾·沃普(Michel Vulpe)讓員工每天都能得知最新的消息,但是不會透露更多的細節。
4.選擇合適的“戰場”——i4i將訴訟的地點選擇在了位于德克薩斯州東部的美國地區法院,i4i和微軟的總部都不在這里。這樣對于雙方來說都是公平的。蒂姆•亥克納(Tim Hickernell)是一家信息技術研究集團的分析師,他表示:“位于德克薩斯州泰勒市(Tyler)的這家法院常常收到許多高科技技術公司的訴訟申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泰勒市的民眾大多不會被科技公司左右。”
5.準備好錢——兩年多的訴訟花費了i4i公司1000萬美元的律師費,這其中還不包括訴訟中產生的其他費用。歐文表示:“和微軟打官司可一點也不輕松,所有我們遇到的問題每一個都是巨大的挑戰。”
對于這次的判決結果,微軟方面發表聲明稱:“我們需要考慮我們的司法應對措施,包括要求聯邦上訴法院對該案件重新進行審理等。”
與此同時,歐文也表示:“我們還是會繼續關注事態的發展,等到我們‘真正’取得勝利的時候,我們再慶祝也不遲——或許等到我們收到2.9億美元的支票時,才是我們真正勝利的時候。”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目前公司拆分已經有公司法可循,客觀大環境已經比過去宏碁和緯創時好了很多。 12月24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道,針對華碩與和碩的分家,宏碁集團創始人施振榮今日以過來人的身份指出,目前公司拆分已經有公司法可循,客>>>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外媒揭秘被侵權公司訴訟微軟成功的法寶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6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