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軟件通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從早期做低端到現在形成的格局,本土廠商壟斷低端市場,中端市場國產也占據顯著優勢,高端市場份額上平分秋色,還有超越之勢,因為我們市場份額增長得很快。”用友公司副總裁鄭雨林如是說。
那么,國產軟件跟國際品牌相比有哪些優勢?鄭雨林表示,首先是技術層面,本土廠商除了在技術上具有的后發優勢外,國產軟件還有一個優勢是在中國國情下, 大用戶數使用環境,這是中國信息化的國情。例如人力資源管理軟件的客戶,很大的用戶量在使用系統,對系統的可靠性要求很高的。而本土這些系統,無論是管理軟件還是金融交易系統,都能經受住惡劣的信息化環境的考驗,在技術上肯定是很先進的。
其次,國產軟件比較強調的是管理思想,管理軟件就是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加軟件技術、網絡技術等等。中國的國產管理軟件能不能裝載先進的管理思想,這是大家關心的,甚至是懷疑的。“我可以自豪地說,要在十年前不敢這么說,在今天,中國已經有很多代表先進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的客戶。”
此外,在服務上本土廠商響應更快,比如說本土廠商需要加強咨詢、產業鏈的建設,這是本土廠商下一步在發展過程中需要關注和著力推動的,特別是咨詢。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不用說大企業,一兩百萬單子的企業都要IT規劃,甚至流程咨詢。
最后是性價比,鄭玉林表示,單就產品解決方案來說,現在國產軟件跟國際軟件有一點差別,但差別不是很大,如果考慮總體應用成本,特別是后期不斷的支持服務升級,本土廠商更有競爭優勢。金融危機之后,客戶出現一個現象,很多原來用SAP、甲骨文的客戶,有的轉向使用本土廠商的,有的是新機構再選型時就不用 SAP、甲骨文了,而選擇用本土軟件。他們主要考慮兩點,一是國際廠商的產品,業務模式是先進,但比較僵化、固化;二是后續支持服務費是很沉重的負擔,金融危機以后,這些趨勢更加明顯。
鄭玉林認為,國產管理軟件發展的社會價值,不僅僅是軟件產業本身,對整個中國社會都產生了比較大的價值。“現在講環保低碳,軟件產業是100%的環保低碳,我們解決了大量大學生的就業,對社會價值是很大的,所以我們希望能夠得到媒體、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持,更好地推動國產管理軟件的發展。”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巴克萊資本指出,盡管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上周將英特爾告上法庭,不過英特爾仍將受益于市場對PC的需求反彈。 北京時間12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英國投資銀行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周一將英特爾>>>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用友稱國產管理軟件擁有四大競爭優勢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6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