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消息,《日經在線》今日刊發評論文章《不可小覷的微軟,前路卻不平坦》,作者北鄉達郎,文章認為微軟已經在云計算上落后谷歌,在智能手機上落后蘋果。而在微軟強勢的操作系統領域,微軟已經感覺到業務將會很困難。
因市場形勢轉變,微軟將通過著手云計算及客戶端方面的軟件開發支持服務以及工具銷售等,應對操作系統的無償化趨勢。
以下是評論全文:
筆者與出席展會以及國際會議等的硅谷企業人員交談時發現,出乎意料地有許多企業并不在意美國微軟的動向,F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微軟是)沒有創新的公司”。
事實上,筆者的印象中,微軟的強項是模仿他人。即便其主力商品——PC操作系統“Windows”,大部分GUI系模仿美國蘋果的 “Macintosh”。即使是最新的“Windows 7”操作系統,也有人指出,其新采用的以同一任務欄圖標啟動及選擇應用程序的功能也與Mac OS X的“Dock”相似。而另一主力商品“Microsoft Office”,稱其為當時占據較大市場份額的文字處理軟件(Word Processor Software)“WordPerfect”以及表計算軟件“Lotus 1-2-3”的模仿之作亦無不可。尤其是,當時還有適用于Windows用戶界面的辦公類軟件尚未面世這一背景原因(進一步說,據說如果不使用只有微軟產品才采用的隱藏API,系統的運行速度就不能提高)。
微軟目前大體在兩個市場上落后。即:美國谷歌領先的云計算(Cloud Computing)以及蘋果領先的智能手機市場。特別是后者,由于在嵌入式操作系統“Windows CE”難成氣候的背景下,“Windows Mobile”經過了大約10年終于得到某種程度的普及,但在走向成功的階段市場卻一下子被搶走,因此,微軟想必是心有戚戚焉。而且,且隨后谷歌的 “Android”又以一舉趕超Windows Mobile之勢普及。
筆者的印象是,在這種狀況下,微軟在云計算方面一舉展開了攻勢。即“Windows Azure”。雖然Windows Azure是作為云計算用的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s)來開展的,但令人感到其充分發揮了將企業系統建立在云計算之上的作用。在這上面,微軟的路徑與谷歌不同,令人深思。微軟果然不容小覷。給人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印象的微軟此次將與谷歌鏖戰到何時,是值得關注的焦點。
另外,在“三屏一云(3 Screens and Cloud)”戰略下,微軟已著手進行客戶端方面的變革。其思路是,使Silverlight 4不僅可運行在PC上,還可在手機及電視機等所有與云計算有關的終端上運行,力爭借此統一運行平臺。
細讀之下可以看出,微軟已感到Windows的業務將會很困難(當然,當事人并沒有這樣說)。這是因為,以谷歌提供的“Chrome OS”為代表,面向Linux等平臺的操作系統日益大眾化和無償化。在這種狀況下,通過在Windows中增加功能來吸引消費者汰舊換新的商務模式很難行得通。
因此,微軟考慮到了強化作為工具提供商的定位。Windows Azure就是該舉措的一環,客戶端方面,也打算用微軟開發的基于Web的運行平臺“Silverlight”予以統一。這意味著,微軟將通過著手云計算及客戶端方面的軟件開發支持服務以及工具銷售等,應對操作系統的無償化趨勢。
只是從這一角度來看,在理應占據重要位置的手機軟件方面,微軟給人以明顯落后的印象。雖然據說2010年春季微軟將通過“Windows Mobile 7”的面世以圖東山再起,但從目前已知的信息看,坦率地說微軟也許有些力不從心。的確,在Windows Mobile 7的前身——Windows Embedded CE 6.0R3中,首次具備了Silverlight應用程序的運行平臺,但其定位并不在“三屏一云”之中。這是因為Windows Embedded CE 6.0R3的版本太老,而且不能用作互聯網應用程序的運行平臺。如果不切實解決這些問題,微軟的發展規劃很有可能只是畫餅而已。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深圳一家外包企業的程序員表示,從法律上來看,外包員工及承包商應該承擔主要責任,而微軟由于監管不嚴也難逃干系。 12月18日,針對微軟MSN聚酷一事,部分國內外包商程序員在接受采訪時稱,微軟存在監管不嚴的責任,>>>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外媒稱微軟操作系統舊模式將轉變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6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