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器巨頭英特爾的辯解越來越蒼白。面對美國聯邦公平貿易委員會(FTC)的最新指控,英特爾再次說了些幾年來一直說過的話:自己一直公平合法地競爭,一直都讓消費者受益。
但新指控顯然有著新意味。它發生在英特爾與AMD達成和解之后。雙方協議顯示,英特爾以12.5億美元代價,換取對手停止訴訟,并達成5年交叉授權協議。
加上之前,它已被歐盟罰款14億美元。但不要以為掏錢后,就可以過上太平日子。FTC的指控理由,與AMD、歐盟、韓國等地的反對理由完全一致,英特爾已身陷“訴訟接力賽”。
這證明了什么?顯而易見,AMD只是受害者之一,全球PC消費者更是受害者。AMD停止訴訟,并不意味著英特爾對消費者的傷害消除。10多年來,它操縱了一個畸形的PC市場。
用戶幾乎沒有選擇,看看目前有多少PC企業使用AMD或者本土廠家的芯片就一目了然了。
英特爾操縱市場,早已引發市場怒火。尤其是近5年多來,借助所謂平臺化,它不斷向主板、網卡、顯卡滲透,吞噬著合作者的利益。而這5年,也正是它遭遇訴訟的密集期。
這背后的現實是什么?是因為處理器價值已不像幾年前那樣高。宏碁董事長王振堂說,處理器價值大約僅剩20%。因為,人們已不再過于追求先進工藝,而更講求消費體驗,尤其外觀與顯示。
獨立顯卡巨頭Nvidia持續點著英特爾的穴道。3年來,創始人黃仁勛一直炮轟對手。在個人PC消費趨勢中,顯示體驗已成為關鍵要素之一。英特爾幾年來雖拼命布局,但至今沒有創新型產品。
黃仁勛昨天再度抨擊了英特爾。他說,這正是英特爾一直想“扼殺”Nvidia的原因,而FTC的行動將能“徹底改變PC業格局”。
事實上,微軟也早已對英特爾不滿。2007年,美國西雅圖聯邦法院曝光了多封秘密郵件。內容顯示,發布Vista前,英特爾平臺的筆記本無法在Vista環境下執行任務,但迫于英特爾壓力,微軟還是給它貼上了“支持Vista”的標簽,最后遭遇客戶投訴。
當時,微軟部門經理Mike Ybarra氣憤地說:“我就不明白,推動用戶體驗的潛力就在面前,為什么我們屈服于此?”
英特爾也許會再度花上10多億美元結束訴訟。但筆者更希望,英特爾不要再很傻、很天真地繼續訴說自己很清白、很無辜,而是拿出點實際行動來。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為了應對全球的需求,市場上盛傳筆記本電腦大廠可能取消2010年春節假期。臺灣PC代工廠廣達、仁寶表示,農歷年假期是法定假期,不會強迫員工放棄休假,但可能提供相當于平常薪水3倍的加班費,給愿意留在產區加班的工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英特爾身陷“訴訟接力賽”壟斷者開始裝無辜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6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