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國際IT巨頭加入“云”的行列,意圖占據先機。聯盟成立也旨在消除企業在使用云計算托管服務時存在的障礙,“云計算”概念越發深入。今后的趨勢則是:當今世上最強大最具革新意義的技術已不再為大型企業所獨有,云計算將讓每個人都能以極低的成本接觸到頂尖的IT技術
隨著“云計算”概念逐漸深入,越來越多的國際IT巨頭加入 “云”的行列,意圖占據先機。據國外媒體報道,微軟、思科、IBM等科技界著名公司于近日成立了“企業云服務買方理事會”(EnterpriseCloudBuyersCouncil),希望消除企業在使用云計算托管服務時存在的障礙。
英國電信首席研究員格雷-布魯斯(GaryBruce)表示,該理事會希望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當前對賣方市場相互封閉的擔憂。布魯斯說,該理事會或許會在云計算服務的各個層面提出一些基于標準的解決方案,以便企業更加便捷地將自己的項目由一個云服務賣方轉移到另外一個賣方。
IT企業參與結盟云計算市場更進一步
據悉,此次成立的“企業云服務買方理事會”的最初成員包括一些提供云計算托管服務的公司和部分使用云計算托管服務的公司,具體來說有微軟、IBM、惠普、思科、AT&T、英國電信、EMC、德意志銀行、阿朗、Amdocs、CA、諾西、意大利電信和Telstra。同時,分布式管理任務組(DistributedManagementTaskForce)和IT服務管理論壇(ITServiceManagementForum)這兩個行業組織也加入其中。
格雷-布魯斯表示,該組織的一個重要宗旨就是為了解除企業用戶對云計算服務供應商之間互相隔絕的疑慮。ECBC將對云計算服務的各個層面制定一些標準,包括虛擬化、Layer層管理與控制,方便客戶將自己的項目在不同的云計算服務供應商之間遷移。換而言之,這也可看做是對買方市場的整合。“結盟”后的IT企業,將形成更加龐大的買方市場,最終推動計算市場的整體發展與前進。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云計算的運用方面,各個IT企業都推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業務。一方面,亞馬遜(Amazon.com)作為首批進軍云計算新興市場的廠商之一,早在兩年多以前,就已經為嘗試進入該領域的企業開創了良好的開端。另一方面,谷歌(Google)則在今年4月推出了應用軟件引擎(GoogleAppEngine),緊接著,又公布了提供可由企業自定義的托管企業搜索服務計劃。此外,微軟也在今年推出了首批針對中小型企業及普通用戶的服務產品。
不難看出,如今的云計算市場雖然方興未艾,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然而,相對封閉的賣方市場難免讓人為之擔憂。如何建立一個互通的環境,讓各方資源融合規整起來,是整個云服務市場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因此,無論是IT企業通過“結盟”的方式進入云計算市場,還是服務賣方的資源整合,總的來說都是必然之舉、大勢所趨。
“云”式唱腔唱出多方“利好”
云計算意味著什么?面對這樣的問題,企業、市場和用戶給出的答案也許并不相同,但所有答案都能用“利好”來作注解。美國國際數據公司(IDG)預測稱,到2012年,全球“云計算”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約420億美元。如《21世紀經濟報道》所言,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無論是IT界的大佬,還是新冒出的“菜鳥”,都在為“云計算”做著注腳,并擁有各自的“云”式唱腔。
據國外媒體報道,微軟日前宣布,將WindowsAzure事業群組和Windows服務器及解決方案事業群組合并成新的“服務器和云計算”部門。此前,IT巨鱷戴爾也宣布與“云計算”服務提供商Salesforce達成銷售協議,目前雙方已合作試水企業服務市場。
如果說云計算給大型企業的IT部門帶來了實惠,那么對于中小型企業而言,它可算得上是天賜“良云”了。就小公司而言,人力資源不足,IT預算吃緊的窘境足以讓動輒數百萬美元的IT設備所帶來的生產力遙不可及。現如今,云計算為它們送來了大企業級的技術,并且先期成本極低,升級也很方便,開發新應用的機會勢必大大增加。
在公共事務領域,“云計算”也證明了其成本降壓能力:最為直觀的案例是美政府網站的改版,傳統的做法需要花費6個月的時間和250萬美元的預算,如果使用“云計算”方案,則只需要一天就完成升級,一年也只需花上80萬美元進行維護。
據《現代快報》報道,截至2008年底,中國中小企業和其他私營企業家數已近5000萬家。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表示,“伴隨中國經濟從制造型向服務型導向的轉變,大量服務型企業以及數量眾多的新興網商,迫切需要一個有力的交流、溝通與信息平臺或工具,以和客戶實現互動,提供服務”,他認為,分擔成本的云計算IT服務,為中國中小企業快速成長創造了低成本機會。
簡單地說,當今世上最強大最具革新意義的技術已不再為大型企業所獨有。云計算讓每個普通人都能以極低的成本接觸到頂尖的IT技術。
拿什么說服用戶云計算何去何從?
諸多事實告訴我們,云計算創造了一種不同以往的全新的商業模式。即用戶不再需要關心如何根據自己的業務需求來購買服務器、軟件和解決方案,只是根據自己的需要,通過互聯網來購買自己需要的計算處理資源。但隨之也為用戶帶來了疑惑。
首先,對于用戶來說,將原本保存在本地、為自己所掌控的數據交給一個外部的云計算服務中心,這樣一個改變并不容易。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帶寬將不會成為主要障礙,安全性依舊是最重要的顧慮。
同時,企業用戶對云計算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也十分關注,格雷-布魯斯指出,完整全面的技術方案以及培訓是十分必要地,ECBC將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并尋找最佳解決方案,此外還會開發一些軟件來解決云計算的性能和潛在問題。
其次,目前推出的云計算方案各有不同,這也就面臨著連接各種計算機系統的技術標準、維護云計算正常運作的軟件技術標準的問題,如果這一問題不能很好解決的話,服務的穩定性也就無法得到保障。而后,用戶在云計算的選擇上就會出現該選擇誰的困惑,尤其是對于業務種類繁多的用戶,能否做到不同廠商的云計算方案的協同至關重要。
不過,目前還只是云計算發展的初期,期待賣方提供完善健全的IT資源服務還只是愿景。計世資訊認為,在云計算的初期推廣中,IT廠商應抓住兩大著力點,即市場的兩端:高端企業級用戶和消費級個人用戶。一方面,對于高端企業級用戶來說,接受云計算基本上就是接受一種新的技術和解決方案。另一方面,對于消費級個人用戶來說,這一群體更易于接受“云計算”服務。因此,如何在保障安全性及穩定性的基礎上逐步推出“對位”的服務,也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云計算成為主流技術的時代還沒有到來。一切還需假以時日,讓我們對云計算的未來拭目以待吧。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據微軟以及第三方專業技術公司進行的兩次盜版調查顯示,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的盜版Windows7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安全隱患,如光盤中含有高危木馬病毒,劫持IE主頁,修改注冊表等。 為響應廣大企業級用戶的正版化需求,微軟>>>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6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