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IT時代周刊 記者 王小凡)近期關于惠普公司的消息,可謂鋪天蓋地,公布財報好于預期、收購3Com布局云計算、董事長、CEO兼總裁馬克·赫德獲IT市場最具影響力高管,種種事件表明這位IT巨人正在朝著更高的目標邁進。但不可回避的是,惠普電腦“質量門”的問題依然存在,并且尚未得到良好的解決。
消費者在溫度過高的惠普電腦上煮雞蛋
惠普失去民心 被斥質量差服務差
在中國,很多消費者都是沖著牌子和售后選擇的惠普,而惠普電腦頻頻爆出質量問題,讓消費者對其大失所望。據消費者描述,部分惠普筆記本產品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機器溫度迅速上升,導致硬盤、內存等硬件不能正常工作,甚至主板被燒毀。除此之外,投訴惠普筆記本閃屏、黑屏的信息也不少。幾個月來,消費者關于惠普筆記本電腦的投訴激增。截至目前,投訴已近200例。而同期,維權網和315消費電子投訴網提供的數據顯示,惠普筆記本電腦的投訴用戶已經超過700例。消費者自發組織的惠普維權用戶QQ群也已達到20個之多。不少網友戲稱惠普(HP)電腦為黑屏和很破的代名詞。
在國外,惠普電腦的口碑沒有想象中那么好。日前,著名售后質保提供商SquareTrade公布了一份數據,其中便顯示了惠普、Gateway、宏碁、聯想、戴爾、蘋果、索尼、東芝、華碩等9大品牌筆記本電腦的故障率。在這9大品牌中,惠普筆記本的2年與3年故障率均為第一,分別為16%和25.6%。
2009年9月,維權網開展的“惠普筆記本使用情況大調查”活動中,1568位網友填寫了調查項。其中對于惠普金牌服務是“玩太極功夫的高手”的看法很集中,有38.0%的網友認為“金牌服務態度推諉”。
原中國惠普產品部的一位知情人士認為,“這是惠普把金牌服務外包給服務公司帶來的惡果,惠普高層并非能完全聽到下面的聲音。”
但IT界一位觀察者并不這樣認為:“根子應該來自惠普高層的決策——很多跨國公司都是服務外包,但惠普為何會受到消費者廣泛質疑不可思議”。
據315消費電子投訴網統計,今年1至8月期間,其共受理了惠普投訴1297宗,但截至目前,惠普似乎仍然“巋然不動”。
壓縮成本致使質量不過關
作為全球出貨量最高,坐在頭把交椅上的惠普為什么會深陷“質量門”呢?無疑是為利益最大化所致。隨著PC市場的回暖,對手增勢迅猛競爭愈加激烈,壓縮生產成本導致電腦頻頻曝出質量問題。
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筆記本市場競爭激烈,廠商為了將產品的價格“一降再降”,進行產品成本壓縮,是造成質量問題出現的原因之一。也有廠商坦言,近年筆記本市場競爭激烈,筆記本的利潤空間已大不如前,為了在市場占有優勢,不僅產品要跟得上,價格也要有優勢,要便宜,成本上有一定的控制。
打價格戰已經成了各大廠商的共識,為快速占領市場、消化庫存壓力、擠垮競爭對手、讓流動資金快速回籠,大打價格戰的方式似乎也是廠商的無奈之舉。
其他廠商也出現過打價格戰產品出現問題的事例,但與惠普不同的是處理問題的方式和態度。據了解,惠普筆記本問題已經長時間在315消費電子投訴網等網站被曝光,但惠普公司至今沒有給出令消費者滿意的答復。記者在24日17時15分登陸惠普中國官方網站查找有關問題筆記本的相關信息,惠普中國官網卻不停刷新無法打開。
在全球,如今宏碁已經趕超戴爾成為銷量亞軍,王振堂表示明年要搶下筆記本第一的寶座,惠普壓力不小。在中國,惠普最大的對手就是聯想,而聯想新戰略也開始奏效實現扭虧,更是對大本營嚴防死守。如果以惠普現在的態勢,不重視產品質量忽略售后服務失去民心,想在中國取得立足和發展可謂雪上加霜。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11月14日,在中關村計算所一間辦公室,70歲的倪光南接受了專訪。11月16日,聯想集團前身、計算所公司首任總經理王樹和也對表示,“一些書里的聯想創業史很片面,我們過去集體創業的歷史,現在都變成‘一個人打天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惠普被斥質量差服務差 在華發展前景堪憂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7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