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跑數據的時候,饒有興致的看了chromeOS的發布會。很佩服Google在web方面的設想和創新工作,我個人以為,chromeOS是目前為止最有特色的一個linux發行版吧。
我覺得chromeOS一定會至少在上網本市場對Microsoft造成沖擊,至于效果,謹慎的說,很難講。因為linux的歷史其實是一個叫賣不叫座的歷史,對于非專業的用戶來說,對于非IT狂熱的人來說,chromeOS究竟能帶來哪些改變呢?我抱有一些疑問:
1)為什么ChromeOS一定需要firmware和SSD呢?SSD可以理解,因為其實他們并不太想利用本地硬盤,但是SSD的市場占有率有多大呢?以后會有多大呢?為什么不采用成本更低一些的EFI呢?windows7使用EFI可以做到10秒開機,已經有筆記本這樣做了。7秒和10秒有多大差別呢?
2)google展示了一些有趣的web apps,但是這些僅僅是有趣,離實用還有一定的距離。比如,要打開一個word文檔,還是需要使用Microsoft的Office online。且不說Office online本身的局限性,如果我需要寫篇paper,你指望我用google docs?如果我想用latex,你要提供我latex online?試問,即使是在open source的世界里,google是不是需要把GNU的東西都做成方便使用的online service呢?
3)先不悲觀的說網絡連接的穩定性和速度了,從身邊最簡單的應用舉例子吧。如果你需要做一個統計的計算,你可以搞一個excel的表格,但是如果在云上面,結果可能就悲劇了,因為你需要上傳一個非常大的表,而只需要下載一個regression的結果(上傳和下載的效率在大多數連接上不對稱)。效率方面,不用我說了。誠然,方便的是你可以在任何機器上進行,但是,你需要把你辦公室里的數據搬來搬去嗎?
4)我是做云計算的,說實話,我能看到云計算最大的優勢就是新的成本模型和大規模數據的處理能力。注意,這里說的是大規模數據,如果我有TB或者是PB(~1000000GB)數量級的數據,云至少能讓我在沒有超計算機的情況下處理這些數據。但是個人用戶呢?云計算不過是一個提供不同機器、不同平臺間interoperability的機制。究竟有多少應用需要do it everywhere呢?可能,溝通的平臺和SNS這點是很重要的,比如Gmail和Google wave的優勢就在這里。但是別的呢?
5)如果chromeOS的授權費高,那么一切都是扯淡。如果授權費低,那么怎么盈利呢?靠廣告?你能想象短時間內OS里充斥著廣告嗎?(Google真要做成一個media firm?)否則的話,chromeOS就是Google用來鞏固搜索壟斷地位的工具,但是,到了一定的時候,總是要追求暴利的,這不是“作惡”不“作惡”的問題,這是企業的本質目的。
chromeOS是一個有趣的嘗試,這個方向能走多遠呢?我們最終會回到80年代的無盤工作站的時代嗎?我想,云計算,其實還是一個正在被定義的概念。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據了解,此次操作系統發布之所以提前一年發布,是因為渴望與合作伙伴、開源社區和第三方開發者通力合作。如同谷歌Chrome瀏覽器一樣,從現在起開發人員就可以自由參與開發過程。 【IT商業新聞網訊】今天,谷歌發布Chr>>>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友評Chrome OS:如果授權費高 那么都是扯淡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7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