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企業首個收購日本軟件上市公司的 “吃螃蟹”者,神州數碼跨國并購之舉,或將掀起中國軟件企業一輪進軍海外市場的熱潮。
并購,帶來雙贏格局
11月4日,我國最大整合IT服務提供商神州數碼(00861.HK)宣布,其旗下的神州數碼軟件公司和神州數碼間接持有16.1%股權的中王科技,將于年內分別購入日本上市科技公司SJI 23.65%和6.96%的股權,同時年終將再獲得SJI公司一定數量的認股權。
認股權如最后行使,神州數碼將支付約3.6億港元的對價,并最終以40%的持股比例成為SJI的最大股東。
《日經新聞》報道稱, 中國頭號IT企業聯想控股集團下屬的神州數碼公司收購日本的系統開發公司SJI,此舉標志著從世界金融危機中率先脫穎而出的中國企業正在加快海外投資,今后對日本企業的并購有可能增加,對日本企業是“機會與威脅并存”。
此次合作,神州數碼和SJI將通過共享專門知識和知識產權、技術、人力資源和銷售網絡,合作開拓中國、日本兩地業務。神州數碼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郭為表示?“神州數碼與SJI擁有長期的業務合作關系,相信進一步的深化合作將為兩家企業的業務帶來雙贏局面。”
SJI是日本一家上市公司,年度營收折合約22.1億港元,在業務、管理能力、經驗與團隊方面都有著較好的基礎。目前SJI在中日兩地擁有近2000名IT工程師,能夠強化和補充神州數碼的技術能力,在金融、通信、政府等行業也都有較為成熟的產品,能夠與神州數碼現有業務起到非常好的協同效應,擴充神州數碼的軟件及解決方案產品線,加大在中國大型金融機構、通信公司和政府機構獲取IT訂單能力。
同時,通過與SJI的合作,神州數碼將進一步加強IT服務和軟件開發能力,并有機會將業務拓展至中國軟件業最大的外包市場日本國內,開辟了新利潤增長點,增強與國內外競爭對手對抗的籌碼。
而神州數碼資本的注入,有望緩解SJI的資金瓶頸壓力,并有利打破外資企業進入中國金融、通信、政府等行業的壁壘,撬開在華業務的更大市場空間。
并購已成軟企發展的重要路徑
如今,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新一輪企業并購熱潮,重大并購案此起彼伏,愈演愈烈。國際軟件巨頭更是頻頻并購,大規模圈地。應對并積極參與此輪世界并購潮,已成了國內軟件企業防止被國際巨頭吞并、快速成長的戰略之一。
而近幾年,以軟件業為代表的我國企業并購勢頭發展更是迅猛,目前用友、金蝶、東軟、浪潮一邊在國際巨頭們身邊周旋合作事宜,增加技術平臺的砝碼,另一邊不忘加緊圈地,內外收編行業性軟件,奪取更大話語權,也開始掀起了新一輪的并購大潮。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軟件行業有30起并購案例,并購案例數和金額分別同比增長79%和180%。年初迄今,金蝶更是頻頻出手,海內外并購高達6次。
史料證明,幾乎沒有一個大型企業不是通過并購方式成長起來的,尤其是在時下復雜變化的經濟形勢面前,資產聯營、兼并、收購、參股、控股等資本手段已經成為軟件企業加快產業轉型、快速占領市場、做大做強的一條捷徑。
目前我國已有近兩萬家軟件企業,但以中小型企業為主,行業集中度非常低,規模最大的前10家軟件企業的總收入僅有100億美元左右。這大大削弱了我國軟件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如果不采取新發展模式壯大自己,就會面臨被別人吃掉的危險。因此國內軟件企業急需尋求規模升級的途徑,而并購正好成為國內軟件企業快速成長的必要手段。
軟件產業作為IT產業的核心,過去十幾年走的主要是一條內生式發展道路。如今,內外部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外延式并購將在軟件企業的戰略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從宏觀層面看,近期國家扶持軟件行業發展的各項利好措施陸續出臺,促使軟件企業加快并購步伐。可以說是“走出去,到海外擴張”已成為近年中國軟件企業界最響亮的口號。而去年金融危機發生,海外企業經營業績下滑、資產縮水,給中國企業提供“抄底買入”的良機,進軍海外、購并國外優秀企業已成為現金流豐沛的中國軟件企業的首選目標,軟件企業增長的新利基。
專家表示,未來一兩年國內軟件業的并購將朝三個方向演變:一是通過并購進一步完善產品線,滿足客戶個性化的需要;二是通過內外兩條線的并購,完善行業應用,實現行業市場更好的擴張。通過并購,軟件廠商可以迅速進入更為細分的行業市場,并具備提供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的能力;三是并購規模、范疇可能更大,海外擴張將日漸成為常態,“強者恒強”的格局將更明顯。
企業海外擴張,并非遍地黃金
然而金融危機所造成的資產縮水,并不意味著國外遍地都是黃金。目前我國軟件企業并購國外企業的風險仍然不少:企業文化多樣性融合的過程及其風險;多體制法人治理結構的風險;海外企業知識產權保護、企業合同管理的風險;涉外企業經營、稅收方面的風險;勞資糾紛風險;環境保護風險;民族風俗、政治環境的風險性。這些都使我國軟件企業在跨國并購過程中面臨非常復雜的風險和困境。
一些業界專家認為,收購SJI,日本人看不懂,不少中國人也是一頭霧水。因為在他們眼里,日本軟件市場是一塊十分難啃、難于下咽的“骨頭”。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發達國家,其軟件市場是一個典型的“紅海”市場,一個獨特封閉的市場,甚至有些排外,競爭慘烈,利潤低薄,任何外國企業進入都將付出“血”的代價。諾基亞、三星打不進,寶馬、通用也打不進,IBM在日本也步履維艱。
而進軍其它國家,華為、中興、TCL、聯想、中移動等中國IT軍團也頻遭壁壘和挫折,甚至敗走麥城。那么神州數碼能否打進“戒備森嚴”的日本市場,SJI在日本本土還有多大的市場價值可供神州數碼“開墾”?這是個較大的未知數。
神州數碼并沒有國際軟件業管理經驗,對完全陌生的日本市場游戲規則、用戶習慣和文化情結,神州數碼目前的商業運營模式可能將遭遇水土不服,能否改變“對內內行,對外外行”的中國企業宿命,讓我們拭目以待。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AMD首席執行官梅耶爾說:“通過協議,我們努力使AMD與英特爾的關系得到改善。我們的關系曾經很緊張,很情緒化,多年以來,時不時還很尖刻。” AMD首席執行官梅耶爾 英特爾與AMD周二發表聲明,就長期以來的法律糾紛達>>>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8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