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田舒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一句話,然而,互聯網的出現卻讓這句俗語有了新解。當年,谷歌與微軟版權收費大戰時,谷歌將郵箱、地圖、照片管理、辦公軟件等免費,成就了如今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公司,而淘寶挑戰當年的C2C大佬易趣,同樣采取了免費策略,淘寶后來居上,成為無可置疑的老大;同樣一幕也上演在當年網易郵箱與263的較量中,最終免費戰略讓網易得了天下。
如今,這種免費的互聯網模式吸引了一個人的注意,他就是360安全衛士的創始者,周鴻祎,這個腦子靈活,敢說敢干的極富爭議的互聯網人物,正在將互聯網的免費模式大張旗鼓地引入到殺毒軟件業,這一舉動不啻于是一種宣戰,觸痛了軟件業的神經,在安全廠商里掀起了軒然大波,在許多人眼里他成為了 “砸了別人飯碗的攪局者”。
殺毒免費砸了誰的飯碗
“殺毒軟件已經是互聯網的基礎服務,絕不應該再對網民收費,我們將要顛覆這一行業規則”,去年夏天周鴻祎就開始了向殺毒軟件業的宣戰,今年10月20日,360高調發布“永久免費”的360殺毒1.0正式版,隨后又推出了云查殺。
對于周鴻祎的這一重拳,眾多殺毒軟件廠商無異反應激烈,IT時代周刊記者在采訪江民科技公司董事長王江民時,對方一句“周鴻祎愛怎么著怎么著”就掛斷了電話。“這簡直是欺負到我們頭上了,我們是市場第一,如果再不反抗,飯碗就沒了。”瑞星公司市場部負責人馬剛這樣說道。
在幾家殺毒軟件企業看來,殺毒市場本來規模不大,各家占據各家的地盤,活得有滋有味,沒有誰想過要去融資和上市、并購之類的大動作,但周鴻祎的出現攪擾了大家的好日子,遭遇多面群體圍攻自然也在情理中。
在安全廠商看來,周鴻祎這種瘋狂的攪局行為只會攪混殺毒軟件行業這個本已不豐厚的市場,而周鴻祎則火藥味實足地放言“我不推出免費殺毒,別人早晚也會推出;我們不自己革自己的命,別人就會革我們的命”。
免費的未必是低質的代名詞,收費的未必是品質的象征
在免費的問題上,王江民顯示出不一般的強硬。在王江民看來,殺毒市場需要含量很高的技術做支撐,以及充裕的資金作后盾。他堅稱,目前的免費不會是長久之計,還不如承諾消費者長期服務來得實在。
針對業界永久免費及技術薄弱的質疑,360與排名世界第一的Bitdefender殺毒引擎合作,360極其高調地推出了云查殺技術,推出了周鴻祎自稱的“在查殺能力上達到了國際一流水準”的殺毒產品,隨后,在今年的10月份高調推出云查殺,宣稱在全球范圍內真正用于“云安全”體系的云查殺引擎,360絕對是第一家。其新的技術模式拋棄了傳統殺毒軟件“引擎+特征庫”的架構,取消了用戶電腦中的本地特征庫,與服務端的360安全數據中心組成全球最大的云安全體系。只要用戶上網,就能實時和云安全數據中心的5000臺服務器無縫對接,利用服務器最新木馬庫對自己電腦進行掃描和查殺。
盡管遇到了業界的圍攻,但360推出的永久免費殺毒卻受了網民的熱烈追捧,11月1日,360安全衛士公司稱,免費的360殺毒軟件僅僅用一周時間就獲得將近2000萬網民的下載,服務器因此而告急,再次印證了免費模式的巨大吸引力。獨立分析師秦川在談到云查殺時表示 “雙方爭執實際上已經表明,這一技術恐怕將會真的取代傳統殺毒軟件技術,或許將改變行業的格局”。
分析師秦川的這番話與思科首席安全官John Stewart去年提出的“殺毒軟件無用論”有些不謀而合。John Stewart在去年5月表示,公司購買殺毒軟件簡直就是浪費錢。由于惡意軟件的更新速度比殺毒軟件更快,殺毒軟件不太可能保障用戶的安全。
而免費殺毒即意味著產品的質量得不到保障是反對免費的強硬理由之一,而美國的兩家安全軟件的測評機構的報告卻給出一份頗具諷刺意味的調查,微軟免費的Onecare查殺率為60%,等級為Advanced+;超過許多大牌、專業安全公司不足40%的查殺率,賽門鐵克就是其中之一。
當國內安全廠商大打口水戰之時,微軟已推出了只要使用正版操作系統,即可免費使用微軟殺毒軟件,微軟這樣的即具技術實力資金雄厚的巨頭也開始虎視眈眈,如果內訌口水戰成為業界安全廠商的主調,只會毀了這個行業。因為即使這個奇虎不免費,還有另外的“奇虎”去免費爭奪市場。
免費正在沖擊著我們的商業時代,特別是跟互聯網相關的業務都不得不考慮“免費”的形式。什么是必將走向免費的?免費將如何得到補償?傳統行業在面對“免費”這樣殘酷的競爭,不能只用舊的規則去維護自己的利益,而是應該在重塑的過程中,更為積極地順應新規則、利用新規則。
交戰:免費殺毒是大勢所趨的商業模式還是權宜之策的促銷手段
實際上在奇虎推出永久免費之前,殺毒行業曾經有過數次的“免費嘗試”,無論是瑞星的半年免費試用、趨勢科技的單機版免費論,還是卡巴斯基與360安全衛士捆綁一年的免費推廣,卻都沒有撼動行業里的固有思維,江民、瑞星這些依靠傳統渠道起家的公司紛紛表示永久免費絕不可能。在他們看來,“免費”更多的是一種短期的推廣促銷手段,即便是在一年內用戶數量增長迅猛的卡巴斯基也是如此。
但事實上,在調查中記者也發現,即使360的競爭對手也有同意周鴻祎的觀點:通用版的殺毒軟件是可能免費的。有特殊功能需求的安全軟件就應該收費,比如網銀的、郵箱的。但或許出于各自的利益盤算,或者固有的思維模式,對周鴻祎揮出的這記重拳都無一例外地遭遇截殺。
其實免費在互聯網里并非新鮮,從免費中嘗到甜頭,從而成為后來的巨頭企業為數眾多,從網游業的盛大、巨人到C2C的淘寶,再到谷歌,不勝枚舉,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谷歌全球工程總監劉駿表示“免費是互聯網發展的根本的原則之一,谷歌一直相信什么東西都要免費,你在服務上的創新是根本的創新,而不是軟件本身是收錢的”。
騰訊一直是周鴻祎佩服的一家企業,奇虎360總裁齊向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互聯網本身就是一種商業模式,就像騰訊QQ一樣,它本身并不收費,而是通過其他增值業務在進行盈利。我們同樣也是采取這種模式,用基礎服務吸引客戶,在積累到一定數量后,我們會在適當的時機推行部分增值業務進行盈利。而且我們本身并沒有將我們的產品定位在殺毒軟件的模式中營銷,而是定位在互聯網的模式當中”。
免費成為商業模式,關鍵是要找到增值的業務模式,對此質疑,周鴻祎表示還沒有太早去考慮盈利模式和收入,現在首要任務是把用戶基數做大,在這個基礎上才有資格建立你的收入模式。
對于目前營利模式不清晰的質疑,周鴻祎表示不要因為只是盈利模式暫時不清晰,就去否定它整個的商業模式。在免費模式的推動過程中,難免會有所誤傷,觸動一些傳統的利益。但在碰撞的過程中,大家慢慢會明白什么模式應該全免費,什么模式應該半免費,什么模式其實沒有必要免費。
可以看出,周鴻祎從安全衛士到殺毒軟件,從云計算到免費,并不是一開始就想清楚的一條戰略,而是在斗爭中不斷調整策略而來。周鴻祎確實為免費找到了很好的理論依據,但在操作過程中有很多細節決定成敗。基礎服務是否能讓用戶滿意?是否有更多更好用的基礎服務粘住廣大用戶?推什么樣的增值服務是用戶真正愿意付費而不是自己一相情愿的?
免費的根本問題在于真正的免費如何贏利!只有當免費的過程本身創造新價值,只有當免費過程的所有參與者都能分享到這份新創價值,真正的免費才是可行的,贏利的。很多互聯網企業在做第一步——免費圈用戶的時候都很成功,但在轉化收入的時候則敗下陣來。未來的奇虎還有許多的路要走。 (編輯:列娜)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根據2009年11月2日,中關村與四通集團、海源控股、北京鵬泰投資、廣東粵文音像公司簽署的《還款協議》,由北京鵬泰投資代四通集團償還2584萬元。 中關村(000931.SZ)今天發布公告稱,已解決股東海源控股同一控制人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免費者將得天下 增值服務決定奇虎成敗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8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