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制造業的成熟,也意味著PC行業的競爭日趨“無差異化”。
無論是隨需定制、低成本直銷的模式,還是“綠色”、“節能”之類的標簽,所有PC制造廠商都能玩。電腦下鄉,上網本,每一個熱市場,每一個熱門產品,各大PC制造商都會蜂擁而至,比拼的只是價格、性能以及營銷細節。
直面如此激烈的競爭,戴爾也不例外。但在戴爾8月底發布的今年二季度財報中,有一個數據引起了外界的關注:戴爾公共事業部門的收入達38億美元,比上一季增加20%,運營收入達3.8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6%。
在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這個增長顯然非常搶眼。在戴爾的四大業務部門的業績表現中,公共事業部的增長也是最高的。
在金融危機、市場低迷的時候,在紅海一片的PC制造領域,如何挖掘更大商機?戴爾公司全球公共事業部總裁 保羅?貝爾給出了一個答案:戴爾攻堅“教育本”市場。
教育市場率先回暖
被稱為“教育本”的戴爾Latitude 2100是首款配備了可選觸摸屏的上網本,今年5月推出,或紅或藍、顏色鮮艷,非常適合學生使用。作為專為學生設計的、面向教育行業的上網本,戴爾的上網本戰略不同于其他廠商,不僅將上網本的用途進行了明細劃分,也開始進一步細化市場。
推出“教育本”后,戴爾的推廣重點就放在了教育市場。9月15日,戴爾在中國推出互聯課堂(Connected Classroom)解決方案。戴爾“互聯課堂”的理念非常清晰,通過把技術、產品、服務、軟件與培訓整合在一起,建立信息化的課堂學習體系,強化教師和學生的互動,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政府、教育市場是最先回暖的市場,據IDC的報告稱,今年以來,中國政府、教育等主要行業采購在4月份以后開始逐步啟動。但相比于應用成熟的政府行業,教育領域的深入挖掘顯然挑戰性更大。
在國內,要想讓一個班級或者一個學校的所有學生都使用筆記本進行授課,這的確是個超高要求,如何面對以及開拓這塊空白市場成為了戴爾要首先面對的問題。
保羅·貝爾稱,互聯課堂模式是未來教育的重要發展方向,戴爾在其它國家已有“互聯課堂”的成功先例,“我們認為這樣的教育理念可以在中國來進行推廣,把經驗帶來中國”。
戴爾的三點教育經驗
今年以來,戴爾在中國教育市場頻頻發力,把已有的教育行業拓展經驗帶到中國。在戴爾的經驗中,有三點值得關注。
首先,戴爾為Latitude 2100設計了不少教學應用,如機身外殼上設計有提示燈,一旦有使用者違規使用接入了互聯網,該提示燈就會閃亮,教師則可以第一時間發現該學生的違規使用。據戴爾(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政府教育事業部總經理李國慶表示,未來,戴爾將繼續加強對Latitude 2100的教學應用設計,不僅僅是軟件的改良,還包括硬件設備的改進。
其次,戴爾提供的不僅是PC產品,還和英特爾、微軟、巨龍、Monarch、圣納科(Sanako)、敏特英語以及金華科等合作伙伴一起,提供包括管理軟件、網絡課程等在內的全方位服務。這些公司能走在一起,則是戴爾努力的結果。這一模式的推出,使得戴爾不再是一家簡單的PC供貨商,而成為一位高科技教學解決方案的集成商。
第三,與政府合作,培育市場。9月25日,中國教育部與戴爾就青少年教育合作簽署了合作備忘錄,戴爾將向教育部推薦的非營利教育慈善機構捐贈總價值一千萬人民幣的現金和電腦系統以及技術服務,以支持中國青少年在數學、自然科學和IT技術方面的教育和培訓。通過合作,戴爾計劃在全國建成幾十間學校的ICT移動教學支持中心。
在戴爾推出教育本之際,曾有分析人士認為,戴爾要想真正在國內開辟一塊教育應用的市場,最好的出路在于和教育部門進行合作,在實驗性的班級或者學校中率先應用。現在,戴爾在國內正穩步推進與國內教育部門及中小學校的合作。保羅·貝爾表示,“互聯課堂”方案將在國內6個學校落地,預計到今年年底,會有更多的學校引入這一計劃。
“Are you ready?Yes”,清脆的童音中,北京小學的老師和學生利用“互聯課堂”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英語示范課。從現場效果上來看,高科技的組合的確能給人帶來學習的樂趣,連觀看的成年人都有些蠢蠢欲動,想到“互聯課堂”上去學英語。
開拓空白市場,這一招數其實也不新鮮,但卻非常費力,已經很久沒有企業這么做了。但當下,經濟環境艱難、PC制造業競爭日益殘酷之際,在中國,戴爾想要深耕細做。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中國的內需市場極大,如果一個標準能在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上取得成功,它也就有可能被采納為國際標準,UOF如果在中國取得成功,它也有機會成為國際標準。 中國工程院院士 倪光南 二十年農夫與蛇:微軟文件格式成行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戴爾為何攻堅“教育本”?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8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