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上個月推出免費的MSE殺毒軟件之后,國內安全軟件市場被迅速攪熱。上周,瑞星發布了2010三年版全功能安全軟件,360安全衛士也針鋒相對地發布了“永久免費”的360殺毒1.0正式版。
免費還是付費,這是一個問題。圍繞著商業模式,幾大國內外殺毒軟件廠商互掐得面紅耳赤。
360安全衛士:免費才有好貨!
目前,主流的殺毒軟件廠商,如瑞星、金山、卡巴斯基、賽門鐵克、趨勢科技等,都是采用的付費策略。但是,免費模式的誕生為殺毒軟件市場投入了一枚重磅炸彈。除了微軟對正版操作系統提供免費殺毒服務之外,國內安全廠商360安全衛士也推出了免費殺毒軟件,并且聲稱“不設使用限制,也不附加任何條件,個人和集體用戶都可以下載安裝并永久免費使用”。
對此,360總裁齊向東對外宣稱,在互聯網行業,“免費才有好貨”,花錢買來的東西即便不好用,用戶也輕易舍不得換掉。但換掉免費的軟件誰也不會心疼,這就逼得免費軟件必須把產品做得比收費的更好。業內人士分析,360推行免費殺毒軟件的最初出發點便是通過免費的網絡殺毒服務,來吸引龐大的互聯網用戶群,在擁有這些用戶群的基礎上,再通過其他形式來進行收費,譬如插放廣告、收取合作廠商的推廣費用等。
賽門鐵克:天下沒有免費午餐!
“免費的殺毒軟件不會長久,說是免費,實際上還是得通過其他方式來收費,這只是一種商業模式的不同。”作為國際知名的安全廠商,賽門鐵克中國區總裁吳錫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擺出了一副“天下沒有免費午餐”的架勢。
顯然,免費殺毒軟件給專業殺毒廠商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不過吳錫源表示并不為之擔憂。他強調,免費的形式對于用戶而言并無保障,特別是用戶在使用免費殺毒軟件前所背上的免責條款包袱,“賽門鐵克更希望通過專業的服務,來使得用戶獲得最大的價值。”
“目前市場上炒作的免費殺毒軟件都是沒有質量保證的,用戶使用這種軟件,仍可能使電腦中毒,甚至遭遇被黑客木馬入侵等。”瑞星安全專家如是炮轟,并斷言以能夠殺毒一小部分流行病毒與木馬的免費殺毒軟件來取代專業全功能安全軟件并不現實。
對于免費殺毒軟件的市場策略,廣州太平洋電腦城一位殺毒軟件渠道商則告訴記者,目前大多用戶對付費殺毒產品的需求仍然旺盛,所謂“免費殺毒軟件”最多只能成為輔助軟件,暫時看不出全面替代付費殺毒產品的趨勢。
免費模式面臨盈利考驗
一方喊出免費的口號,一方打著專業的招牌,殺毒軟件免費與收費之爭驟然興起。
在談及360免費殺毒軟件的營銷策略,360總裁齊向東不禁將殺毒軟件與百度搜索引擎、QQ即時通訊以及16電子3郵箱等作起了對照,“這些用戶量最大、最受網民歡迎的互聯網產品全都是免費的”。他斷言,安全軟件已成為互聯網的基礎服務,基礎服務免費是互聯網行業的大勢所趨。
而對于傳統的殺毒軟件廠商來說,研發殺毒軟件必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涉及到龐大的渠道轉型問題,對殺毒軟件進行免費無異于殺雞取卵,即便爭得了大量的用戶群,也無法給用戶提供專業的安全保障。
免費與收費,到底哪種模式更能適應未來殺毒軟件行業的發展?對于用戶而言,一旦習慣了免費之后,顯然不想再吃“收費”的回頭草,特別是在大多數應用軟件采取免費模式推廣的當下,更是深感免費產品的合理性所在。
然而,免費殺毒軟件能否殺出一條盈利的血路,這是免費廠商必然要面對的嚴峻考慮。一旦對用戶免費之后,能不能吸納到足夠的廣告,能不能從合作廠商那里收到足夠的錢,維持殺毒產品的后續服務與升級開發,這是關乎生死存亡的大事。否則,免費模式就只能是曇花一現。
對于傳統殺毒軟件廠商而言,值得警醒的是,如何優化和改進當前的盈利模式,也得好好考慮一下了,畢竟免費殺毒軟件已經殺到了跟前,再不應變恐怕難抗沖擊。
瑞星副總裁盧青:免費模式不值得跟風
盡管微軟、360安全衛士等打著免費招牌插足殺毒軟件領域,國內主流安全廠商瑞星卻似乎并不為之所動。近日,瑞星在北京高調推出了其基于“云安全”系統的2010三年版全功能安全軟件,依然打出了“加量不加價”的旗號。
面對著同行免費競爭策略的壓力,瑞星副總裁盧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免費殺毒軟件對于消費者而言的確誘惑不小,同時也可以讓用戶群急劇膨脹,“不過瑞星絕不會以犧牲用戶的利益來盲目搞免費,這樣到頭來只能砸了自己的品牌,不值得。”
事實上,殺毒軟件廠商近幾年來能夠得以迅速成長主要還是得益于中國網民數量的急劇膨脹。來自CNNIC的報告顯示,我國網民規模已穩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09年6月底已達3.38億,其中寬帶用戶達到3.2億,超過網民總數的90%。
“在網絡規模擴張的同時,網絡安全形勢也更為嚴峻。”盧青向記者分析,過去制造病毒的大多是一些為了彰顯技術的人,而如今這些病毒制造者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產業鏈,并牟取經濟利益,例如盜取網銀賬號等,病毒數量急劇膨脹。來自瑞星方面監測數據顯示,自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瑞星“云安全”系統所截獲的最新病毒樣本已超過2004萬,而掛馬網站攻擊次數高達20億次,以往的病毒特征庫匹配模式早已不能適應病毒的發展速度。
“在這種情況下,所謂‘免費殺毒軟件’僅僅能夠殺毒一小部分流行病毒與木馬,壓根就無法起到真正防護的作用。再說,如果殺毒軟件真的免費了,拿什么來繼續投入研發,這點消費者可想而知。”盧青斷言,殺毒軟件搞免費最終只能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的確,現在安全行業的技術創新越來越快了,閉門造車就意味著將面臨被淘汰的風險。”盧青感慨,目前殺毒軟件行業的競爭異常激烈,瑞星想要保住行業老大的位置并不容易。因此,瑞星從來沒有停下研發的步伐,早在2008年7月份就率先提出了“云安全”概念,并通過“云安全”系統使所有瑞星用戶都通過互聯網連接起來,即時上報自己遇到的安全威脅信息。瑞星方面則宣稱,基于“云安全”系統,新產品將比傳統殺毒軟件的反應時間縮短90%以上,同時實現對新病毒的“極速響應”,從根本上解決“殺毒軟件滯后”等問題。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三星在聲明中稱,這些冰箱生產日期是2005年至2006年,安全隱患在于一個絕緣問題,很小的幾率引發事故。 10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三星電子周四稱,因安全問題將在韓國本土市場召回21萬臺冰箱。 三星在聲明中稱>>>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8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