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消息,就在微軟新一代操作系統Windows 7發布前夕,IBM公司有了新舉動。據國外媒體報道,IBM和Canonical共同宣布,將在美國推出以云計算和Linux為基礎的套裝軟件,適用于臺式機、精簡型終端機和低成本的上網本。
Canonical公司是一個私營公司,由南非的企業家馬克·沙特爾沃思創建,主要為了促進開源軟件項目。
IBM引述市場研究機構的數據指出,對許多PC使用者來說,因為需要擴充硬件規格,升級到Windows 7操作系統,最高可能需花費2000美元的成本。因此,兩家公司強調,這款采用開放式標準的方案提供了Windows 7之外另一種選擇,在既有的硬件上執行,可降低50%的軟件成本。
這套IBM Client for Smart Work是以IBM生產力和協同運作軟件為基礎,除了能嵌入于企業的商業流程中,還能與SOA-based IT環境相容,可提供一完整、開放、安全的桌上型電腦軟件方案。
IBM表示,Client for Smart Work軟件已于今年9月在非洲推出,原來是針對新興市場需求所設計,但卻在美國引起廣泛的興趣。因此,就在Windows 7上市之際,IBM適時推出美國版本,希望能協助企業解決因為移轉到Windows 7系統所需的昂貴授權、硬件升級、和移植成本。
IBM Lotus軟件事業部總經理Bob Picciano表示,如果企業一直以來都是采用Windows系統,到了某一個階段而必須評估持續升級到新系統所需耗費的成本。我們發現,美國企業都急切希望能找到Windows之外的另一種選擇,讓它們能大幅減少PC軟件成本,讓IT預算作為更具策略合作與商業轉型的計劃。
IBM和Canonical預計從明年起,將會有數百家的合作伙伴在美國提供Client for Smart Work軟件。目前包括區域的系統整合業者ZSL和CSS,虛擬臺式機供應商Virtual Bridges,以及多家網絡、垂直市場業者。IBM亦將通過與大專院校合作,鎖定教育市場商機。
Client for Smart Work套裝軟件中包括多種開放式標準元件,以執行文書處理、電子郵件、社交網絡等各種應用,以及適用于上網本、筆記本電腦、臺式機、和服務器的開放式Ubuntu平臺。
由于Client for Smart Work是以Eclipse、Linux和開放式Web標準為基礎,因此能與任何第三方軟件整合。這可讓企業擁有選擇不同技術的自由,以擴展所需的功能性,并保障既有的投資。
IBM表示,除了取代目前電腦廣泛使用的Windows系統,也希望能藉此為云計算市場帶來更開放、更安全、更好用的方案。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近日,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邵志清表示,目前國產基礎軟件發展的難點是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IBM宣布推開放Linux套裝軟件挑戰Windows 7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9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