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完全基于國產基礎軟件開發的信息系統,已在閘北區大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順利運行近10個月
國產基礎軟件初顯過硬功夫
基礎軟件是軟件產業中最具技術含量和市場價值的部分,是發展軟件產業之本。長期以來,國內基礎軟件市場被跨國企業壟斷。“大寧項目”是中國軟件產業一次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探索,它的成功,既證明本土企業在技術實力和研發能力上“已經準備好了”,更證明了在“市場之手”一時難有作為之處,政府部門積極“出手”的不一般的作用。“大寧項目”將在上海派生出“大寧模式”。
中國軟件產業一次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探索,正在上海一家最基層的社區醫院悄然進行。對中國發展自己的“微軟”、“IBM”,這可能會是一次重要推動。
這是一個工作日的下午,上海閘北區大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顯得安靜、有序,在看得見的平常場景背后,看不見的一連串有關病情、處方、社保、費用等的重要信息在快速流動。支撐著信息流的,是國內首個完全基于國產基礎軟件開發的信息系統——所有的操作系統、辦公軟件、數據庫和中間件,都由國內一批頗具實力和代表性的軟件企業開發完成。
基礎軟件是軟件產業中最具技術含量和市場價值的部分,是發展軟件產業之本。長期以來,國內基礎軟件市場被跨國企業壟斷,這是中國軟件行業的心結。眼下,國家支持國產基礎軟件發展的力度前所未有,其中僅中央財政通過“核高基”專項投入的扶持資金,“十一五”期間預計就將超過30億元。
在此背景下,年初上線的“大寧項目”名聲漸漸傳開,從中央部委的領導、專家,到各省市考察團,來訪的人絡繹不絕,看后都給予很高評價。在業內已有了這樣一種說法:“要看國產基礎軟件,就到閘北大寧。”它已成為國產基礎軟件應用的標桿。
“跑進20秒”
在大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收費的小伙子連扭頭和記者交談的時間都沒有。從接過病人的社保卡,到完成找零、打印藥品發票,不到20秒;然后,立即開始下一輪忙碌。
20秒,是200米跑頂級運動員必須越過的門檻;而這套醫療信息系統,也曾面臨同樣的壓力。
大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天的接診量約為900人,每個人多花10秒,累積起來就是2個多小時。20秒中,收費處要根據電子處方計費,結算系統要與市級社保系統確認付費比例,藥房要照單抓藥,病人則等著交錢拿找零。一環扣一環,慢不得,更錯不得。
院方告訴記者,經過持續優化,今年1月1日,也就是國產系統正式上線那天,它終于“跑進20秒”。目前已接近18秒,完全達到了原先基于“微軟”視窗平臺所開發系統的水平。
除了速度,每天上千次扣款的準確性也事關重大。據介紹,系統運行近10個月來,經定期與社保中心對賬,準確性已得到充分驗證。
病人挺滿意,醫生和工作人員也評價不錯。記者看到,醫生在診室里可以方便地打開電子病歷,書寫診斷意見并開藥;收費處、藥房都運行得有條不紊。大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院長陳瑤說,目前來看,利用全部國產軟件進行的信息化改造是成功的。
抱團“翻山”
“跑進20秒”有多難?這個成績是醫院在現場撳秒表逼出來的。
“大寧項目”啟動于2007年。但直到去年7月模擬演練時,完成整個過程還需要1分多鐘,這意味著這里的員工要弄到半夜才能收工下班。速度慢,瓶頸在打印機環節。
這是“微軟”系統“不可能遭遇的問題”,卻成了國產軟件要苦苦翻越的大山。通常,電腦只要接上打印機,視窗系統就會自動裝好一套驅動軟件。由于“微軟”的老大地位,硬件廠商都會主動開發與它配套的驅動,但國產軟件享受不到這種待遇。
負責開發“大寧項目”操作系統的上海中標軟件有限公司,是國內操作系統的龍頭。副總經理劉文清告訴記者,圍繞“微軟”,IT業內開發打印驅動的有5000人,但中標公司內只有5人。除了藥品發票打印機,付費語音提示器、LED候診叫號屏幕等也都缺乏相應的驅動,這些專用設備的制造商根本沒想過需要支持國產基礎軟件。另一大麻煩涉及病人的名字——圍繞視窗系統,有企業專門開發了冷僻漢字字庫,但對國產軟件則是空白。若不解決,碰到姓名“特別”的病人,就可能導致無法與市級社保系統對接付費結算。
這一系列的適配問題,折射出國產軟件的生存狀態:基礎軟件市場不僅是單個企業間的競爭,更是龐大的軟件生態系統的較量。
事實上,即使在參與“大寧項目”的國產軟件企業之間,也存在適配問題。操作系統是信息系統的基礎,上面是數據庫,然后是中間件。為“大寧項目”開發數據庫的上海達夢、開發中間件的銳道和普元,都是行業內的領軍企業,但之前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與進口軟件適配。
好在這樣一個本土企業團隊,本著共同的追求,緊緊團結在“大寧項目”周圍,董事長、總經理親自督戰,遇到問題絕不推諉,“大山”最終被一一征服。
政府之手
“大寧項目”之所以引起多方關注,不僅是因為它解決了一個社區醫院的信息化問題。它的開發歷程證明,國產基礎軟件必須獲得更大的舞臺,“以用興業”,才能激發出更大的創造力,造就更強勁的競爭力。
國內基礎軟件廠商都已具備相當的技術實力,也曾找到過一些生存縫隙,但這些縫隙市場都較零散,所以沒能產生太大影響。中標的劉文清坦言,表面上,國產操作系統擁有不錯的裝機量,但消費者常常會卸載電腦預裝的國產系統,改裝上“微軟”的產品。
數據庫和中間件廠商的日子過得也不瀟灑。達夢總經理韓朱忠說,國產數據庫在銀行、電信等真正有影響力的項目上,沒什么話語權。
主要癥結并非在技術,無形的門檻遠高于此。劉文清和韓朱忠都列舉了跨國軟件巨頭的往事:他們早期的產品也都曾滿是漏洞,但用戶允許它們反復升級補洞。如今,跨國企業已主導市場,形成標準,用戶對于國產軟件信心不足,也不寬容。
要解開這個結,“市場之手”似乎暫時還有些僵硬。因此,2年前,上海市信息委(現經信委)、閘北區政府聯合啟動了“大寧項目”,以政府采購的社區醫院為舞臺,注入各類政策和協調資源。
這是一次重要的嘗試:醫療信息化高度復雜,遠遠超過辦公自動化系統,而且上線后絕無卸載可能。這需要相當的勇氣:醫療與民生息息相關,宕機15分鐘就是大事故。但政府部門不僅積極推動,還表態愿承擔失敗風險,最終,各家企業不負眾望。
“政府的推動使全國產軟件的整體出擊提前了3年。”銳道公司總經理丁崢說。“大寧項目”的成功表明,在關鍵信息系統的搭建上,國產基礎軟件“已經準備好了”。
負責開發“大寧項目”應用軟件部分的易可思公司副總經理李本強很有信心:新醫改方案對全國社區醫療給予高度關注,信息化市場空間巨大。國產基礎軟件好用、安全、便宜,具有相當的競爭力。
不僅醫療,上海有關政府部門已計劃在相當一部分政府采購的信息化項目中引入“大寧模式”,推廣全國產軟件,一系列政策即將出臺,目標是將上海打造成國產基礎軟件基地。良好的政策和市場氛圍,已吸引多家核心基礎軟件廠商落戶上海。預計到2012年,在國產基礎軟件的帶動下,上海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產值將達到3600億元。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聯想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夏立接受《IT時代周刊》記者表示,“今天的中國企業面臨著諸多變局,一方面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企業深層環境的不確定性大大加強;另一方面,客戶需求日趨多樣化和個性化,這對企>>>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政府助力抱團走 國產基礎軟件初顯過硬功夫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9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