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的科技網站Techcrunch專訪了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以下是TechCrunch創始人邁克爾·阿靈頓(Michael Arrington)的獨家采訪內容:
微軟的CEO史蒂夫·鮑爾默在本周四訪問了硅谷,他此行是為了參加與全球頂尖的風險投資家進行的年度例會,討論有關微軟的產品戰略問題。這是他在七月份宣布微軟成為雅虎的搜索業務伙伴后第一次回到這里。
在這次年度例會結束后,我得到了一次機會,能夠與他坐在一起,對他進行歷時一個小時的獨家專訪。在采訪的最初十多分鐘里,鮑爾默談及微軟的產品和戰略(包括Windows, Windows Mobile, IE瀏覽器,Bing, Azure, Mesh, Natal和其他產品),競爭力,搜索引擎的未來以及搜索業務的市場,連同微軟的“三屏融合”戰略計劃,以及最近對互動超級計算機公司(Interactive Supercomputing,簡稱ISC)的收購動作,他都一一詳細闡述了他的想法,當然,也包括他對Twitter的看法。
在這次視頻采訪中的精彩片段中:
——關于微軟的“三屏融合和云”的戰略計劃:
鮑爾默表示,“這是一次計算機行業的重要改變。”他說:“我們過去總在談論大型計算機,迷你計算機,個人電腦,客戶服務端電腦,繪圖電腦以及互聯網;我想,這個“三屏融合和云”概念,即多重設備的概念非常重要,在此概念中,微軟的云計算平臺不僅僅作為個人應用程序傳輸環節的一個點,它將作為一個更新的,更開闊的,更易管理的平臺而使得跨平臺的信息傳遞更安全方便。我認為這很重要。”
鮑爾默還表示,微軟顯然不是這個新市場里的唯一參與者,他開玩笑道:“有些人不知道出于什么瘋狂的理由就是不愿意使用windows,也許他們只愿意使用linux吧。”
鮑爾默:從我們自身來說,你知道我們期待著進行技術分享的嘗試,所以我們從開發者的遠景展望中尋找刺激因子。手機上的Windows,電視上的Windows, 以及個人電腦上的Windows, 還有Windows Azure, 這些不同的平臺將讓我們在分享技術時面對大量的工作。然而,很顯然的是,你并不希望在大,中,小三種規格的屏幕上體會到同樣的感受。
邁克爾·阿靈頓:好的,你曾提到過采用云計算的Windows Azure,但是人們好像更喜歡使用亞馬遜網站的服務或其他類似服務,Windows Azure是否會起作用呢?盡管我們目前大多是從產品的開發角度來談論這個問題,但你們是否有計劃讓這項技術盡可能的變得通用化?
鮑爾默:“盡可能”這三個字意味著那將帶來無限的復雜性。當然,要是這項技術僅僅支持我們自己的產品和平臺的話,我想那也是很不實際的。雖然我倒是非常希望如此。所以我們得爭取最先生產出我們的“三屏融合和云”平臺,爭取做到最好。但是也有很多人不愿意使用云平臺的,他們更喜歡使用之前的平臺。天啊,不知道出于何種原因他們不愿意使用Windows,可能他們比較喜歡Linux吧。
邁克爾·阿靈頓:是的,這很有趣。
鮑爾默:對于我來說,我同意你的想法。我們也需要把這項技術更通用化(提高兼容性),但是我們也需要最快最好的把這項技術融入到我們自己的平臺中來。
——在談到搜索業務的創新時:
鮑爾默表示,搜索業務的創新作為一種產品同時也是一種商業模式,它的發展在過去的五年里很大程度上已經停滯了。他認為,競爭會在未來促成更多的創新。“我想,如果你放眼望去接下來的10年,我們將在搜索業務上看到更多的創新。”
——在談到為什么微軟不建立屬于自己的手機品牌時(微軟旗下擁有自主開發的播放器Zune和游戲機Xbox):
鮑爾默表示,智能手機,與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視機一樣,是一種“無優勢的設備”,每年約生產3億多該類型的產品。這些市場已經飽和,很多制造商充斥其中。而不同的是,垂直供應商就能很容易的統治這個市場。
鮑爾默說得很有道理,作為這些設備操作平臺和服務的供應商,微軟在市場的表現很好。所以,我們將看不到微軟推出的手機。
鮑爾默說:我會把任何一樣每年生產數量超過3億的產品稱為“無優勢產品”。比如個人電腦。部分原因是因為我覺得有太多的人能夠制造這些東西了。電視業是“無優勢”產品。如你所知,每年有超過3億臺電視被出售。生產商們主要是通過技術標準進行相互合作,而非創新。電話也是“無優勢產品”。我認為,在手機領域,占領大部分市場份額的商家就是那少數的幾家。蘋果公司的iPod每年的銷量是多少:3000萬臺。而視頻游戲市場每年的銷量大概在3000萬或4000萬。當你在面對這些每年百萬,千萬甚至上億的數字的時候,你所要知道的是,是否制造商們能有一些創新的點子以讓他們的供貨鏈以及對我們軟件的使用滿意度能滿足這樣大的市場份額。所以我認為你在手機業務上可以選擇蘋果公司或者RIM公司,他們的表現很好。但是當每年13億的手機都智能化了的時候,最暢銷的手機軟件將是那些不生產自主手機的軟件商。另外,我們并不希望揀了芝麻丟了西瓜,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認為以軟件為重心是我們保持高市場份額的原因,因為即使是今天,那些正在進入垂直供應領域的商家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在談到微軟的收購戰略時:
鮑爾默表示:微軟在2009財政年度收購了15家公司,他期待微軟能在未來保持同樣規模的收購力度。
鮑爾默說:“我猜我們明年準備再買15家公司。”鮑爾默認為,這些收購大部分都是些小交易,花費為5000萬美元到4億美元不等。同時,鮑爾默強調,這些被收購的公司“必須非常符合我們的技術平臺和技術分布。
——當我半開玩笑的問他,是否Twitter很符合微軟的技術平臺和分布時,他回應道:“Twitter將會變得很棒,但我們并不是在談論收購Twitter...”然后他表示,他認為Twitter的工作人員都“在保持獨立性上非常有決心。”
訪談全文實錄:
邁克爾·阿靈頓:這里是麥克邁克爾·阿靈頓,我身邊的這位是微軟的CEO史蒂夫·鮑爾默,你好史蒂夫。自從上次和你坐在一起以來已經過了一年了,你又回到了硅谷。是什么風把你吹來的?
鮑爾默:我來參加一個年度會議,與會的有很多風險投資家,我的任務是確保他們明白我們的進展如何,并且也要了解他們的進展如何。因為我們將有機會與他們的證券投資公司進行合作,并嘗試從他們那得到對于我們目前工作的支持和幫助。當然我們也會有很多的并購機會,基本上我們每年都這么做,恰好今天就有一次。每年我都會來硅谷大約7次,但今天與以往不同,以為我要見的是風險投資的代表團。
邁克爾·阿靈頓:上次你來硅谷的時候,是不是你來和雅虎談生意的時候?
鮑爾默:上次來硅谷是因為要宣布和雅虎的交易。自從那之后,七月底以來我有兩個月的時間沒有去過別的地方。
邁克爾·阿靈頓:對于這個事情,我稍后想問你幾個問題,現在先放一放。目前你們又推出了好多新的產品,我認為其中一些很不錯,都是全新的大型業務,可能有一些就是你所說的“新型搜索引擎”。你的產品確實很多,Bing已經開發完畢, Windows 7 即將推出, 至于Azure,我想你們說過今年年底前就能出來,還有 Mesh, Natal項目等等。你是怎么看待這些產品的?他們是你的孩子么?
鮑爾默:在這一年里能找到很多讓你為之興奮的東西,這很不錯。如果你領導著一個像我們這樣的公司,擁有很多面向普通顧客和企業顧客的振奮人心的產品時,盡管說出來可能會有吸引媒體注意的嫌疑,但我仍然認為今年是有趣的一年。今年的確是好的一年,非常適合我們開展新的業務,適合為新一代的優質業務打下基礎。而這些是否能通過Bing與Natal的推出而實現,接下來的12個月就顯得非常的關鍵。
邁克爾·阿靈頓:在你所談論的話題中你提到過“三屏融合和云”這個概念。我很希望你能從商業和用戶的角度來解釋一下這個概念,同時也希望你能說明一下當這個理念得到普遍應用后行業的發展道路又是怎樣。
鮑爾默:好的,我喜歡“三屏融合和云”這個名字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我們在國際消費電子展上開始不斷地談論它,還因為我比較喜歡“三男和小孩”這個詞組中的頭韻。每一次我說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我就想,“三屏融合和云”,“三男和小孩”,如果你記得住那部電影的話。我真正想說得是,這是一次計算機行業的重要轉變。我們過去總在談論大型計算機,迷你計算機,個人電腦,客戶服務器,圖形處理器,互聯網;我認為這個“三屏融合”的概念,即多重設備的概念是很重要的。“云計算平臺”不僅僅是個人應用程序傳輸環節上的一個點,它還作為一個更新,更開闊,更易管理的平臺使得跨平臺的信息處理更安全方便。我認為這很重要。
你可以把自然用戶界面技術和平臺放到那上面,然后開始重新激發用戶界面平臺。你所能從手機和電視上看到的東西,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除了傳統的圖形用戶界面,用戶還渴望得到更多:就像Natal, iphone 或者是Windows 7中的觸摸,語音,視頻,動作等元素。這是計算機平臺的一次時代轉變。人們將需要很多的應用程序,或者我稱之為,服務。這要取決于你是喜歡舊詞還是新詞,不管怎樣人們都需要得到在那種環境下的服務。當我們坐著看電視時,我們也希望與那些不在場的朋友分享我們的感受,我們希望這項技術能服務于那些身處酒店電腦前的在外地出差的的家庭成員。所以,你可能會認為這是一項經過整合的計算機基礎設施。現在,無論產品是否來自同一家公司,無論他們的標準怎樣,也不用在乎專利權的限制,所有的這些顧慮通通都將被打消。這就是“三屏融合”概念。
從我們自身來說,你知道我們期待著進行技術分享的嘗試,所以我們從開發者的未來計劃中尋找激勵。手機上的Windows,電視上的Windows, 以及個人電腦上的Windows, 還有采用云計算的Windows Azure, 這些不同的平臺將讓我們在分享技術時面對大量的工作。然而,很顯然的是,你并不希望在大,中,小三種規格的屏幕上感受到同樣的體驗。
邁克爾·阿靈頓:好的,你曾提到過采用云計算的Windows Azure,但是人們好像更喜歡使用亞馬遜網站的服務或其他類似服務,Windows Azure是否會起作用呢?盡管我們目前大多是從產品的開發角度來談論這個問題,但你們是否有計劃讓這項技術盡可能的變得通用化?
鮑爾默:“盡可能”這三個字意味著那將帶來無限的復雜性。當然,要是這項技術僅僅支持我們自己的產品和平臺的話,我想那也是很不實際的。雖然我倒是非常希望如此。所以我們得爭取最先生產出我們的屏幕和云平臺,爭取做到最好。但是也有很多人不愿意使用云平臺的,他們更喜歡使用之前的平臺,天啊,不知道出于何種原因他們不愿意使用Windows, 可能他們比較喜歡Linux吧。
邁克爾·阿靈頓:是的,這很有趣。
鮑爾默:對于我來說,我同意你的想法。我們也需要把這項技術通用化(提高兼容性),但是我們也需要最快最好的把這項技術融入到我們自己的平臺中來。
邁克爾·阿靈頓:好了,足夠了。現在來談談搜索引擎。首先要恭喜你,Bing已經成為主要的幾家搜索服務商之一,很多人說Bing目前已經取得了10%的市場份額,大幅上升了大約8到8.5個百分點,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上升幅度,迅速而且穩固。恭喜你。
鮑爾默:謝謝。
邁克爾·阿靈頓:就搜索引擎來說,我想大家都同意Bing的推出確實是一步好棋。也許從過去五年以及未來五年來看,人們對于搜索業務的創新還是很感興趣的,那在之后的十年里人們的興趣是否還在呢?
鮑爾默:讓我來說一些戲劇性的東西,我想在最初的五年里有一些商業模式上的創新,有在路徑上的創新,這有助于提高我們的競爭力。過去的五年里確實出現了許多模仿和創新的東西,比如數字化,地圖,書籍或者任何一樣該項目能夠涉足的東西。這給信息語料庫增加了大量的內容。但在有些方面,用戶界面,路徑,以及計算方法在過去的五年里鮮有改變,所以我想如果你展望未來十年,你將會看到搜索業務上更多的創新。當然,這些創新最好能提升我們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并且希望通過這次與雅虎的交易,讓我們能成為優質競爭力的源頭。另外,我不認為我們能很快看到那些創新。無論它們是自然語言,視覺影像,或用戶界面的改變,或商業模式的改變......搜索業務的商業模式讓如今的內容提供商和商家們處境艱難。
邁克爾·阿靈頓:是的。
鮑爾默:我們不是仁慈的(注:指競爭對手),我們可以在用戶界面、商業模式上加強我們的實力,我們可以做一些他們不敢做的事情。
邁克爾·阿靈頓:是的。
鮑爾默:目前搜索領域的領先者做得不錯,我們必須努力趕上才行。他們用了很多年開發搜索引擎的算法,我們也必須在這方面下大力氣。
邁克爾·阿靈頓:你提到了用戶界面的改變,如你所知,目前很多人都在談論搜索引擎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搜索引擎能夠理解語句中的問號,我想那就是你談論用戶界面改變時所涉及到的問題?
鮑爾默:是的,那就是我所談到的自然語言形式。
邁克爾·阿靈頓:好的。
鮑爾默:事實上,對于用戶界面,我將談談有關用戶界面的改變結果。
邁克爾·阿靈頓:從字面上看……你是說那種應用程序的可視化演示?
鮑爾默:是的,就是那樣,事實上,搜索引擎不像其他的應用程序;因為你展示事物的方式在這里變得很重要。
邁克爾·阿靈頓:在未來的十年里,你們的搜索業務市場份額將占多少?
鮑爾默:我不知道。因為預測事物的結果是一種不實際的行為。特別是對于今天的我們來說。
邁克爾·阿靈頓:很希望你能回答這個問題,但是......
(斯蒂夫笑了)
邁克爾·阿靈頓:Zune高清播放器,確實是一個亮點。看起來是一款好產品。到現在我都還沒有一款。你是否現在身上就帶有呢?
鮑爾默:事實上我也沒有。
邁克爾·阿靈頓:看起來很多人真的很喜歡Zune高清播放器,現在都脫銷了。從Zune和Xbox來看,你似乎更善于創造綁定服務的客戶終端設備,它們都取得了成功。那我們什么時候能擁有微軟推出的手機呢?雖然我知道你們一直在說“我們不打算打造微軟旗下的手機品牌……”
鮑爾默:首先讓我問你一個問題,我會用一個問題來回答你。首先讓我們把硬件設備劃分為兩大類。數量多的和“有優勢”的。我會把所有每年產量在5000萬以下的產品稱為“優勢產品”。我會把任何一樣每年生產數量超過3億的產品稱為“無優勢產品”。比如個人電腦。部分原因是因為我覺得有太多的人能夠制造這些東西了。電視也是“無優勢”產品。如你所知,每年有超過3億臺電視被出售。生產商們主要是通過技術標準進行相互合作,而非創新。電話也是“無優勢產品”。我認為,在手機領域,占領大部分市場份額的商家就是那少數的幾家。蘋果公司的iPod每年的銷量是多少:3000萬臺。而視頻游戲市場每年的銷量大概在3000或4000萬。當你在面對這些每年百萬,千萬甚至上億的數字的時候,
你所要知道的是,是否制造商們有一些創新的點子以讓他們的供貨鏈以及對我們軟件的使用感受能滿足這樣大的市場份額。所以我認為你在手機業務上可以選擇蘋果公司或者RIM公司,他們的表現很好。但是當每年13億的手機都智能化了的時候,最暢銷的手機軟件將是那些不生產自主手機的軟件商。另外,我們并不希望揀了芝麻丟了西瓜,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認為以軟件為重心是我們保持高市場份額的原因,因為即使是今天,那些正在進入垂直供應領域的商家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邁克爾·阿靈頓:你在幾天前剛剛收購了Interactive Supercomputing公司。為什么?
鮑爾默:這里面有幾個原因。這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推動,我們在做服務器業務,如果你能看到人們今天用服務器所做的事情,你就會知道他們大部分人對我們的服務還是很滿意的。在我們的業務中,web業務是最成功的。在所有web服務器中,半數在使用Windows,半數在使用Linux。我們一直在這個方面努力與Linux競爭。而另一項較成功的業務是高性能運算。用于科學用途的超級運算應用程序。真正的問題是,這項業務的價格如何確定。相比起如何與Linux等源代碼開放軟件競爭,這個問題取決于我們是否在這個領域做到了最好。我看了看這個問題,我說“不行”,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躋身于高性能運算領域。因此我們要得到基礎設施,得到工具和應用程序,這是我們的戰略之一,
所以我們買來了Interactive Super Computing公司。
邁克爾·阿靈頓:很好。你在09財年買下了15家公司,對么?
鮑爾默:是的,基本正確。
邁克爾·阿靈頓:你們的收購規模是否會保持穩定?是否在明年會有所增長?
鮑爾默:我猜我們明年仍然會買15個公司。如果僅僅是猜測的話。我們買的大部分公司都很小。收購這些公司的花費在300萬美元到5000萬美元之間。但有時候我們也會做一些大的動作。我們的并購規模基本保持穩定,被收購的公司的規模通常擁有50, 100 到200名員工。當然,這些公司必須非常符合我們的技術平臺和技術分布。
邁克爾·阿靈頓:Twitter是否符合你們的技術平臺和技術分布呢?
鮑爾默:Twitter干得不錯。當然,我們并不是在談論收購Twitter...我的意思是,Twitter公司的高管比較喜歡保持獨立性。如果要讓Twitter成為微軟的其中一項業務的話,這才是對我們的真正難題,即雙方如何去相互適應的問題。雖然他們對這樣的平臺有很多的想法和興趣,可是,不,他們在保持獨立性方面很有決心,這是我所尊敬他們的地方。(編輯:全兒)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郭臺銘的好朋友,月初從谷歌中國公司離職、創建創業者黃埔軍校創新工場的李開復也作為嘉賓參加了昨日的開工儀式,并帶來創新工場有望在重慶建分站的好消息。 據悉,郭臺銘、李開復這對好朋友與我市官員在昨日的早餐上>>>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9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