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電子消費業翹楚,一邊是互聯網業領軍人物,隨著雙方競爭的明朗化,蘋果與谷歌的關系也變得非常微妙。這讓同時擔任兩家公司董事的埃里克·施密特處境異常尷尬。為此,他不得不作出選擇。 54歲的施密特決定離開蘋果董事會這個是非之地。因為他意識到,隨著蘋果與谷歌之間利益沖突的加深,自己在蘋果董事會已經成了不受歡迎的人。 8月3日,蘋果公司宣布,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已決定辭去該公司董事一職。蘋果CEO史蒂夫·喬布斯在當天的聲明中對其竭力稱贊,稱施密特是蘋果的杰出董事,他投入了寶貴的時間、才能、激情和智慧幫助蘋果取得成功,“但遺憾的是,伴隨谷歌愈來愈多地進入蘋果核心業務市場,施密特身為蘋果董事能夠發揮的作用已經大大減弱”。
施密特在聲明表示,他在蘋果董事會期間十分愉快,“這是一家很棒的公司”。他說,退出蘋果董事會是雙方同意的結果,“現在是一個合適的時機”。施密特于2006年8月加入蘋果董事會。
今年5月初,《紐約時報》首先披露,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正在就施密特兼任蘋果董事是否違反了反壟斷法展開調查。業內普遍認為,施密特的離職與此有很大關系。
施密特辭任當天,FTC競爭事務主管查德·費恩斯坦表示,不會因此停止對谷歌和蘋果的調查。目前,美國遺傳技術研究公司前CEO亞瑟·萊文森仍同時出任谷歌和蘋果董事,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則兼任蘋果董事以及谷歌高級顧問。
施密特的離開對于那些了解硅谷掌故的人來說是在意料之中。BroadpointAmtech分析師布萊恩·馬歇爾表示,施密特的離開一點都不意外,唯一意外的是他三年前就應該如此,而他一直沒有這樣做。
導火索
FTC的反壟斷調查,無疑對施密特的離開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最近幾個月來,施密特曾不止一次就兼任蘋果公司董事問題發表過評論。
5月7日,施密特公開表示不會考慮辭任蘋果董事,他還駁斥了谷歌與蘋果競爭的說法,稱FTC找不到雙方關系的任何差錯。7月初,施密特語氣軟化,只是說會與蘋果領導層協商,重新評估其在蘋果董事會中的角色;孰料,一個月后,這位谷歌掌門人就黯然離開。
那么,從拒絕離任到全身而退,是什么原因直接導致施密特態度的大轉變?
此前,施密特說,為了避嫌他一直避免出席蘋果董事會討論iPhone問題的會議。在缺乏透明度的蘋果董事會里,施密特的存在并不會讓別人擔心什么,但近期開始,他需要待在走廊里的回避時間確實已經超過了在會議室的時間,這未免有些荒唐。
比長時間等在門外更讓施密特惱火的是,自己投入大量時間和財力研發的一項重要應用程序被蘋果方面斷然拒之門外。
7月28日,谷歌證實,其安裝在iPhone上的網絡電話軟件——谷歌語音(GoogleVoice)已被蘋果從軟件應用商店中剔除。蘋果給出的理由是,谷歌語音的某些功能與iPhone現有軟件過于相似。谷歌語音主要為用戶提供免費短信和廉價國際電話服務。盡管仍然處于測試階段,但該服務受到廣泛好評。
此前,外界認為,蘋果之所以封殺谷歌語音,是因為iPhone受到美國獨家電信運營商ATT的施壓。在此之前的一個類似案例中,蘋果公司曾同意使用由Skype所提供的服務,但遭到ATT拒絕。
不過,ATT隨即與此事劃清界線,稱蘋果對軟件的審核過程中,他們沒有進行任何參與。而黑莓手機對谷歌語音的認可也讓人們相信ATT可能與此事確無關系。現在,所有的疑問指向了喬布斯。因為此前蘋果iPhone客戶端應用還拒絕了谷歌另一項具備定位服務功能的谷歌縱橫(GoogleLatitude)軟件。
最近一段時間,兩家公司潛在的對峙態勢已經逐漸明朗化。蘋果開始嚴格審查預裝在iPhone中的谷歌第三方應用軟件。一位知名軟件開發師為此公開抨擊蘋果,稱他們不僅拒絕了谷歌語音,而且移除了軟件應用商店中的第三方與谷歌語音相關應用程序,而這些應用程序是早就經過蘋果允許上線的。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新任主席朱利葉斯·格納考斯基對蘋果此舉表示非常不滿,他在7月31日發給蘋果的調查函中提出疑問:蘋果出于什么正當理由而拒絕為iPhone用戶提供谷歌語音并在軟件應用商店中將相關第三方軟件刪除?
對此,《財富》雜志文章分析認為,谷歌語音有可能會最終取代蘋果軟件成為iPhone的操作主界面,這樣的局面顯然不是蘋果總部的那群官僚們愿意看到的。
這項嚴厲的聯邦調查已經讓施密特與喬布斯站到了桌子的兩邊。有分析師指出,谷歌語音事件并不是讓施密特對蘋果惱火的唯一因素,但卻是迫使他走出蘋果董事會的最后一根稻草。
多重競爭關系
蘋果和谷歌曾經是重要的合作伙伴。比如iPhone的官方授權搜索引擎就是由谷歌提供,谷歌地圖也是iPhone核心組件之一。那時候,谷歌與蘋果基本不存在利益沖突。相反,它們還有共同的強敵——微軟。
不過,最近一年來,它們越來越多地開始互相警惕,兩者間的隱形戰略聯盟因為互相猜疑而開始慢慢解體。《PCMagazine》專欄作家薩沙·西甘指出,蘋果拒絕谷歌語音,施密特辭任蘋果董事,這可能不是一次針鋒相對的行動,但也非巧合,反映了這兩家公司開始視對方為競爭對手。
在蘋果的眼中,谷歌已經不再是過去的那個最佳拍檔,谷歌正肆意入侵自己的核心業務,胃口看上去也越來越大。
去年9月,谷歌推出了Windows版Chrome瀏覽器。雖然Chrome最終目標是為了爭搶微軟IE瀏覽器的用戶,但卻不可避免地會蠶食蘋果Safari瀏覽器的一部分市場份額。近日,市場調研機構NetApplications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谷歌的Chrome瀏覽器已經逼近蘋果Safari,Safari和Chrome所占市場份額分別是4.1%和2.6%。
并且,推出瀏覽器顯然不是谷歌計劃的全部。7月10日,谷歌公司宣布,他們計劃基于Chrome開發的一種操作系統,不僅能支持上網本,還能支持其他互聯網設備。該操作系統計劃于2010年下半年上市。雖然谷歌刻意淡化該操作系統與蘋果MacOSX操作系統將會展開競爭的激烈程度,但客觀上已經使兩家公司的關系形同水火。
實際上,操作系統并非兩家公司競爭最激烈的領域。科技博客MarketWatch作者TheresePoletti認為,蘋果可能擔心谷歌的操作系統計劃,但更加擔心的恐怕還是Android軟件,畢竟它是用來運作那些將直接與iPhone競爭的產品的。
目前,蘋果iPhone仍然是最暢銷的智能手機之一,采用谷歌開源操作系統的Android手機已經成為iPhone最強勁的競爭對手。6月份,歐美市場統計中,Android首度超越WindowsMobile成為排名第二的手機操作系統,直逼第一位的蘋果iPhoneOS。
去年10月,谷歌還推出了軟件商店AndroidMarket,這是類似于蘋果iPhone的軟件應用商店,用戶可以在商店里下載游戲和社交網絡服務等諸多軟件。數據顯示AndroidMarket的軟件增長速度已經與蘋果軟件應用商店持平。
不僅如此,谷歌還即將進軍電子圖書領域,業內也盛傳蘋果正準備自行創辦網上書店;蘋果擁有自己的辦公軟件,谷歌也擁有Google文檔服務……隨著谷歌業務的日益多元化,它與蘋果公司之間的業務摩擦將持續升級。
路線的根本分歧
當敵人的敵人不再是朋友時,你也許會趕走他,喬布斯就這么做了。分析指出,谷歌已不僅僅是微軟的敵人,而且成為以硬件為核心這一傳統模式的公敵,蘋果和微軟都是該模式的代表。
在此之前,由于施密特兼任蘋果董事,兩家公司的差異性被遮掩起來。科技博客TechCrunch的作者艾瑞克·舍恩費爾德寫道,現在FCC的咨詢函讓蘋果清醒地認識到,在移動網絡發展方面,谷歌選擇站在了另一邊,谷歌希望移動網絡與互聯網一樣開放,“但蘋果不喜歡開放,蘋果對開放向來不感冒”。
谷歌一向是開源系統的擁躉,其大多數軟件都是通過互聯網實現共享,用戶不需要下載就能使用。在谷歌看來,所有的網絡標準都應該是開放的,消費者應該可以在各種計算設備上運行任何軟件。谷歌的Android戰略就是遵行這一理念:先讓智能手機用戶用上這種系統,只要用戶能進而選擇它的搜索、地圖等相關應用產品,那么其廣告就有著落。
蘋果公司的基本態度是拒絕開放,他們正小心翼翼地經營著自己的軟件開發者社區,并對應用軟件商店采取“圍墻花園”的模式,全方位地把控終端、操作系統和應用平臺。一位iPhone游戲開發商表示,蘋果已經創建了私有的商業生態系統,這種傾向比歷史上的任何一家科技公司都要強烈。
蘋果和谷歌的硬件策略也不同。《商業周刊》撰文認為,谷歌與各類產品制造商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以便推廣自己的Android操作系統,而未來ChromeOS最終也有可能采取同樣的策略。蘋果則不允許任何人染指其Mac、iPod和iPhone。
不可否認,在硬件銷售領域,蘋果公司有著很強的自信。這也難怪,作為業界傳奇人物的喬布斯總能時不時地從背后亮出新武器,這些新武器還總是那么迷人。下半年,蘋果計劃在圣誕節時推出一款新型平板電腦,可以為用戶提供便攜電視以及電子書閱讀器等功能,蘋果希望這能掀起一場家庭多媒體的新革命。
隨著蘋果所涉獵范圍的不斷擴大,它封閉的胡同越來越深。去年4月,蘋果公司甚至花費2.78億美元悄悄收購PASemi芯片設計公司,開始自主研發芯片;今年夏天,蘋果又阻止Palm公司將其智能手機Pre與蘋果的iTunes音樂平臺相連接。
現在看來,蘋果打造封閉平臺的趨勢在一段時間內不可遏制,這也將進一步加深它與谷歌之間的隔閡。隨著施密特離開蘋果董事會,抱著不同信仰的兩大科技巨頭之間的競爭將更加赤裸裸。(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MSE是WindowsLiveOneCare的升級產品,今年6月,微軟在美國、巴西和以色列推出MSE測試版,下載數量僅限7.5萬份。據權威殺毒軟件評測機構AV-test隨后的測試結果顯示,MSE查殺率高達100%,且誤報率為0。 9月22日消息,據>>>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昨日友成今朝敵 施密特為避嫌請辭蘋果董事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0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