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0日消息,今年是華碩公司成立的20周年,華碩電腦中國業務總部品牌總監鄭威就品牌建設問題接受網易科技采訪時表示,華碩在短短的20年的時間里快速成長,這離不開華碩“創新”“完美”的企業DNA,更要感恩社會各界。20周年之際,華碩希望通過一系列的企業社會責任活動向社會各界表示感恩。她還表示目前的經濟危機不會影響到華碩企業社會責任活動的計劃。
今年,華碩組織了各類社會責任活動,其中包括和中國科協合作五年內計劃建設1000個華碩科普圖書館,地震一周年的時候征集志愿者前往災區的“心靈之旅”。到后來的“科技與自然同行,三江源生態考察志愿者活動”,華碩還有綠色珠峰志愿者等一系列活動。據鄭威介紹,這些活動都和華碩的企業理念分不開的,比如三江源的活動是與華碩對綠色科技的堅持一脈相承,而珠峰行也是華碩“無止境追求第一”理念的落實,組織華碩的用戶們親近自然,同時也實現對自我的挑戰。
據介紹,華碩的社會責任活動也不是在今年爆發,而是早在多年的時間中一直在做,而今年加大宣傳的力度,也是希望通過這些活動表達對社會和合作伙伴的感恩心態。(編輯:王小凡)
以下是采訪實錄:
網易科技:先說說最近比較熱的Nokia進軍上網本一事,作為最先用Eee PC開創上網本市場的華碩,您怎么看Nokia推上網本?
鄭威:首先我們覺得Nokia作為的通信廠商也正式開始進入上網本這個領域,說明他們也看好這個市場,認可這個市場,上網本這個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另外,華碩一直以來就對競爭不陌生,我們認為不斷創新,不斷把功能和美感做到完美,這種不斷地追求的能力是最重要的。
網易科技:今年是華碩成立的20周年,這期間,華碩以前沿的技術形象出現,包括上網本Eee PC,請問華碩本身有著怎樣的文化促進這些新技術的誕生。
鄭威:如果有機會看到一大群華碩的員工迎面走來,您會發現他們身上有一些不一樣的特質,這是華碩人的DNA。華碩內部有四個最主要的DNA,第一個就是華碩五德:謙、誠、勤、敏、勇,第二個是創新惟美,第三個就是崇本務實,第四個就是精實思維,這四個DNA也融入華碩人的骨髓里。對創新和品質的追求,是華碩從創立開始就根植在公司內部的核心價值觀。
不過單純的技術創新并不一定貼合市場,“崇本務實”是指導我們做事的核心理念,也是保證我們的產品能得到認可的根本。“崇本”是追尋事物的本質,是我們創新的出發點,比如從最基本的消費者的需求出發,開發的功能才會受到的認可,而“務實”是講的重視結果,我們制定切實的目標并實現。華碩內部非常看重基本功,舉個例子,公司內部每年會對員工進行產品知識和企業文化方面的考試,而就算是針對負責品牌推廣的同事的考試,都不只是簡單地考察產品的特色,而是會考到產品功能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公司認為這些是華碩人應該掌握的基本功。
這些華碩DNA,不僅僅體現在華碩的產品開發以及產品行銷中,也體現在華碩人的日常生活中。小的例子,公司崇尚創新,不僅僅是開發人員,公司會鼓勵員工提升效率的創新,或是用創意節省企業的成本,我們的工廠里到處可見員工們的發明創造,像有些員工設計制作的節水閥,馬桶里的小改造,以減少水資源的浪費。
華碩的DNA是華碩不斷創新的源泉,同時華碩也希望通過這樣的基因實現公司的愿景,我們的愿景是成為數字新世代最受推崇的世界級領導企業。
網易科技:這樣看起來,華碩內部文化有很濃的中國特色,不過華碩業務是世界級的,請問如果用相同的文化影響外籍員工?
鄭威:這的確是個好問題,因為我們的業務覆蓋四十多個國家,有很多外籍同事,讓外籍同事很好地理解中國的文化的確是有一定的難度的。華碩DNA中比較難理解的應該是華碩五德和“崇本務實”,華碩五德“謙”“誠”“勤”“敏”“勇”,公司把每個德行都細化三個要點,在華碩人的績效里也都占有很高的比重;“崇本務實”的文化出自大學和中庸,外籍同事會比較難了解,為了讓全球的同仁都能準確體會華碩文化,我們的董事長施先生關于這個詞的翻譯反復推敲,花了很多時間,最后譯成“Focus on Fundamentals & Results”,讓同仁們都能把握“本質”和“結果”的核心。華碩的文化文化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公司內部推行“精實六標準差”管理,把東方注重本質和結果的“精益管理”的方法與注重統計,注重數據的“六西格瑪”相結合。這樣,既可以讓華碩人了解華碩本質的理念,同時還有方法讓大家都能夠做出一樣好的品質。
網易科技:華碩的人才培養的體系是怎樣的?
鄭威:華碩內部一直有比較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我們大陸地區從2002年開始建立了一套比較獨特的針對大學生的人才選拔、培養和招募體系。針對在校生,我們有“碩市生”體系,會給在校大學生提供社會實踐、勤工儉學和培訓的機會。針對應屆畢業生,我們有一個“華碩學院”體系,每年9月到12月,我們到各高校做校園征才,選拔出一些優秀的學生之后,我們會舉辦集中舉辦幾場華碩學院,大概都是五天四夜的的培訓,包括壓力測試、團隊測試,也給他們講述華碩的文化和做事的方式。華碩所有的主管都會到場,所有的干部都會到場,花很多的時間觀察各位同學的特質。學生也可以通過很密切的接觸,真正判斷自己是否適合華碩,適合什么樣的崗位。我們這套體系運用了很多年,現在華碩大陸12個大區里有九個大區經理都是當年通過“華碩學院”的體系選拔出來的。
網易科技:今年是華碩成立20周年,我們在做很多包括災區行、三江源、珠峰都一系列的社會責任工作,這也對華碩工程師的形象有所改變,請問華碩的社會責任工作是怎樣的?
鄭威:作為世界500強企業,華碩一直在思考如何盡企業的綿薄努力回報社會。作為高科技企業,我們一直堅持以身作則,以領先的綠色科技回報社會,也為行業做出表率;同時也希望能幫助更多的人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減小數位鴻溝。所以,一直以來我們對于社會責任的踐行也是圍繞這些在做。
“綠色科技”方面,公司從很多年前開始推行綠色采購、綠色設計、綠色制造、綠色行銷、綠色服務,華碩內部對于產品在電磁輻射EMI,不在產品中使用有害物質等很多標準上都比國際標準更嚴格很多。
減小數字鴻溝,比如我們和中國科協共建“華碩科普圖書室”的項目,計劃在2012年前在國內建成1000個科普圖書室,到目前為止已經建好了二百多家,這也是我們從07年開始開展這項工作,得到了地方的反饋后決定和中科協合作把它做得更深入,我們希望能真正幫助落后地區的青少年和群眾解決讀書上網的問題。
另外華碩近年來一直堅持做各種志愿者活動。也一直倡導志愿者精神。在今年有組織志愿者去四川災區的心靈之旅,也有去三江源的綠色生態之旅。志愿者奉獻自己的過程體會到更多付出的快樂,從災難中學習到愛的力量,學習到傳遞愛心;從黃河、長江、瀾滄江的發源地三江源體會到生態的脆弱與美麗,身體力行地保護環境。
最后我們組織了珠峰行的志愿者活動,這次是主要從參加我們節能活動的老用戶中選拔,大家來體驗由自己節能省下來的錢幫助了藏區的孩子們的快樂,同時也是挑戰自己的一個過程,我們鼓勵每個華碩用戶挑戰自己,獲得更高的成果,這些企業活動是和企業文化息息相關的,同時這也是“華碩品質·堅若磐石”對品質的要求。
另外,有一些社會災難,我們也有參與捐贈,去年的四川地震,華碩集團捐贈了1700萬,這次臺灣臺風災害,我們也有大量的投入。
網易科技:在經濟危機下,IT企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請問會不會改變社會責任工作的投入?
鄭威:不會,我們會要把承諾的事情做好。包括這次的科普圖書館項目,是董事長施崇棠非常重視的,而當時決定做這個項目的時候,我們剛好在財報上表現并不好,但這不會影響到華碩的企業社會責任工作。像科普圖書室的捐贈工作,今年的目標是201個,現在已經做完一百多了,估計到十月份,今年大部分的地區都可以做完了。 (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蘋果CEO史蒂夫喬布斯在新品發布會演講 9月10日消息,蘋果公司今日在美國舊金山召開了一次iPod新品發布會。在會上,蘋果CEO史蒂夫喬布斯現身,這也是他在離開公司就醫后,首次公開出現。同時,蘋果公司將攝像頭搭載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華碩:經濟危機不會影響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0553.html